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来杰 《学习论坛》2003,(10):73-74
互联网在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从而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研究网络空间、网络文化现象 ,借鉴、利用相关技术手段 ,从而达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终端的广泛应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对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进行了阐释,旨在为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终端的广泛应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对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进行了阐释,旨在为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社会特别是对高校师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高校是互联网+时代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园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地。研究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探析通过新媒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合理恰当地利用好网络媒介等新媒体,以人为本,建立科学教育新体制,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王越彤 《世纪桥》2024,(1):77-79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媒体育人时代。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阐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运用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渗透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传播主流思想舆论、开展舆论斗争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新媒体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占领主阵地、决胜主战场,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中的优势和作用,以新思路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新发展,积极建设具有充沛正能量的宣传思想工作新媒体教育平台,着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6)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在校园中得到广泛运用,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压力。作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因素,教育方法的改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政教育最终效果的呈现。  相似文献   

9.
文敏  梁燕 《学习月刊》2022,(10):30-31
<正>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媒体时代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新空间,也是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斗争的新阵地、新战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N位一体"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体化云平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品牌化建设,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网络"E"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网络育人的新方法,切实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新媒体模式的转型,构建科学完善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克服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发展与网络文化的产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控制、对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阵地;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提高网民的素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快制定网络政策和法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网络文化;健全网络文化运行体制,加强网络管理,从而应对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重要的政治任务。由于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丢失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导致的多元化危机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等因素,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正遭遇各种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挑战,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承继和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积极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实际生活的解释力以及加强实践教育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善于及时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有利于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文章对媒介融合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通过调研总结了媒介融合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误区,对产生误区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剖析,探索了全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1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冲击,高校如何做好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工作的吸引力,本文将探讨高校思政工作的原则,在综合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上,结合笔者实际工作,有针对性的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具体实施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姜婉宁 《世纪桥》2016,(7):38-39
大学生是受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影响至深的群体之一,这决定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适应新的时代特点,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7,(10)
在新媒体时代,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优化和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更好地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新媒体上的话语权挑战,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岩 《世纪桥》2013,(3):87-88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指出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应该转变固定观念,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自觉担当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意见领袖",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借力新媒体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相似文献   

19.
雷璐豪 《湘潮》2016,(1):67-68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大力提倡高校要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微信是目前网络新媒体最活跃的代表之一,将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一次新机遇。本文以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微信公众平台"教之初湖湘学前"为观察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位"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究增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教育、社会需求的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理性的生态人",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