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陆地资源的相继开发和衰竭,人类在发展陆地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外太空和海洋。我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舟山是浙江乃至全国唯一的海岛市,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海域资源不仅是对固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经济效应,增加人民收入,作用显著。研究利用好海洋资源并把资源转化为能源,研究出合理可制开发体系和方案,亟需构建完善的海洋法律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刘锦红 《法制与社会》2013,(33):170-171
在全球面临人口膨胀、陆地资源短缺的今天,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不受侵害,开发自己的海洋资源,正在成为世界各国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利益不断向外扩展,海洋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本文从资源、战略通道和国家安全形势三个方面分剐阐述了海洋权益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洋资源利用的"xx使用权模式"引发一系列海洋资源权属理论上的困境。在"体系后研究范式"下,海洋资源权属从"公有物"到私权盛行的变迁,表明传统私法视域下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具有反思和检讨的必要性,这是由海洋资源权属立法上的诟病、适用范畴的不周全性以及理论依据的争议性所决定的。基于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环境法理念以及国家主权或者管理权等多维逻辑进路的考量,海洋资源权属制度是公私法色彩兼具的混合权属机制。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多维解读,其主要的现实价值在于提升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能力。  相似文献   

4.
周清华 《河北法学》2007,25(8):89-93
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海洋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海洋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国际社会意识到要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际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这种法律秩序体系庞大,涉及到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方面面.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有关行为人犯罪及刑事责任的问题,也当然被包含在这个法律秩序当中.分析研究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洋是生命之源。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对自然驾驭能力的逐步提升,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采已经逐步达到一个空前的地步。而海洋在为人类提供各类资源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单就航运而言,海洋货物运输量就占到了世界国际贸易运输总量的2/3以上。可以说,离开了海洋,人类一天也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中后叶,人类遭受了自然环境的一连串打击和报复;痛定思痛,人类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领悟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开始走进倡导环境保护的新纪元。21世纪是环境文明时代,同时也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时代,各国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强调海  相似文献   

7.
马凤媛 《法制与社会》2014,(12):152-154
海洋强国指的是在探索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综合管控海洋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这就说明,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不仅要有发达的海洋经济、先进的创新科技和强大的海上力量,还要有健康美丽的海洋生态环境。2012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而海洋生态环境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也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8.
刘云亮 《行政与法》2014,(5):107-110
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南海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最具有潜力的海域,海南作为我国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处于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最前沿.目前,海南省已结合南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措施.建议海南省制定有关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地方法规,如制定《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条例》、《海南省三沙海域岛礁建设管理规定》和《海南省促进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以促进南海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宗浩 《河北法学》2011,29(2):173-17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合理开发海洋与有效保护海洋环境成为各国特别是沿海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韩国是三面环海的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特别是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方面,有很多我国引以借鉴的制度模式和经验。最近,海洋环评制度与陆地环评制度分开实施的一些探讨和制度实践,相信对我国海洋环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肯定会提供有益的启示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态系统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其云 《河北法学》2005,23(1):27-31
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资源衰竭、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境破坏等问题,应对这些问题的立法备受关注,在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方面均有了相应的法律。认为需要遵循生态系统规律,从海洋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立法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建立健全科学的海洋生态法体系需要注重研究海洋生态规律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性,由三个层次的海洋生态法律有机地形成海洋生态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党中央早在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战备决策。国务院也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开发海洋资源”战略决策、为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瓶颈制约问题,保障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海域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与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 0年代以来 ,我国海洋开发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 ,海洋开发利用存在不少问题 ,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 ,特别是海域使用立法中要坚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及可发展等立法宗旨 ;加强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海域有偿使用、奖励检举控告等制度 ,以期合理利用海域 ,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浙江海洋经济法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先凤 《法治研究》2014,(4):119-131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海洋法治的支撑,完善的法律制度及其有效实施可为浙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污染防治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浙江省适应海洋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需要,将海洋方面的地方立法及时地列入了议事议程,在依法治海、保护海洋和利用海洋等方面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刘昱龙 《法制与社会》2013,(15):170-171
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10%。而我国现行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执法效能不高,维权能力不足。为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必要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在此新形势背景下,有必要去探究中国海警的历史沿革和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国家的海洋权益是国家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二战以后,各国战略利益空间不再仅限于陆地,而是向海洋、太空、电磁等多维空间加速拓展.随着国家安全意识的增强,海洋权益作为新的国家生存发展权益,其重要性日渐凸显,海洋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宋时喆 《中国律师》2009,(11):42-44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确定了200海里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法律制度,把沿海国的海洋管辖权扩大到自其领海基线起至200海里的范围。这一规定导致世界上出现了大量具有油气等资源潜力的海域及其海床、底土成为国家权利主张的重叠区域.从而形成争议海区,导致相邻该等区域的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保有等相关的权利主张在相关国家间引发争议。对于我国来说,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的大陆架划界争端由来已久。中日双方在东海大陆架的划界立场上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江伟钰 《法学杂志》2004,25(5):64-66
如何以国际法原则规范海洋开发,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了21世纪海洋开发的必然性和界定海洋开发领域的必要性;当代海洋开发的前沿状况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海洋开发国际法框架研究等诸多问题,并阐述了中国应对海洋开发的法律措施架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各国国家利益的日益拓展,我国的海洋安全正在受到威胁,捍卫海洋国土,维护海洋权益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我们要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努力提升海军核心军事能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实力,加快海洋警卫力量建设步伐,全面发展维护海权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令)号]第475号令[公布日期]2006·9·19[类别]行政法·环境保护[施行日期]2006·1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和减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防治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具体包括:(一)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二)人工岛、海上和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