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垄断具有竞争无益性与无利性的双重特点 ,在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下 ,中国的自然垄断兼具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的双重特性 ,政府可对自然垄断领域中的市场主体秩序、交易秩序及服务质量标准进行规制 ,但同时又存在弊端。政府应当时常检讨其规制措施 ,以有效实现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行政垄断是我国在这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所出现的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行政垄断是以行政权力为基础和后盾的垄断,是行政权力在经济领域的一个突出表现。它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反垄断法中对其进行规制。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背景和法律实践上,允许一定程度的行政垄断的存在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自然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之一,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然而,自然垄断行业在为人们带来公共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不利于甚至阻碍经济发展的状况,并给相关消费者带来了损害。本文从对电信业的分析出发,通过对自然垄断的正义性与合理性的考察,反思了当下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法律困境,并希望探索一条实用的解决路径。可以说,在自然垄断的研究和应对之上,我们的法律人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特征与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中存在国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等多种性质不同的垄断形态 ,因此 ,自然垄断行业不应整体纳入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范围 ,相反 ,应成为反垄断法的重点规制对象 ;对自然垄断行业中的不同垄断形态 ,应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制手段。  相似文献   

5.
祁若冰 《河北法学》2006,24(4):114-116
反垄断法是关于竞争与垄断及其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竞争产生垄断,垄断又会加剧竞争,对两者关系的思考一定要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进程中去加以界定.我国的<反垄断法>呼之欲出.以反垄断的一个重要制度--豁免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着力剖析其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经济状况和时代大背景下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促进竞争是美国制定反托拉斯法的根本主旨也是其一贯不懈追求的方向,非必须不垄断是美国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但存在如电信业等的传统自然垄断产业,在这些领域,垄断可以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这促使对竞争与效率的正相关联系进行反思,其过程经历了对反垄断法的反动和回归。  相似文献   

7.
合理行政垄断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昕 《行政与法》2001,(5):88-90
行政垄断是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家行业经济管理部门主要凭借行政权力的行使,在其他公共权力综合运用的影响下,对经济活动进行排他性控制,消除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存在着一定合理、积极的因素,合理的行政垄断区别于不合理的行政垄断,应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行政垄断的合理性进行界定,进而为规制行政垄断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电信业是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产物 垄断分为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三种,在发达国家.反垄断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垄断,以防止企业通过合并、杀价、价格联盟以及将在某一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扩大到其他市场等手段.损害消费者和小公司的利益,阻碍创新、服务质量改善和技术进步。而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问题主要不是因为经济垄断妨碍市场竞争和提高效益.而是行政垄断.尤其是行业和部门垄断。如电信业、金融业、热力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民用航空、铁路运输、公共交通等,这些行业所取得的垄断地位,不是依靠技术创新,也不是依靠资本投入,而是依靠行政权力、阻挠市场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大洪  谢琴 《法学论坛》2004,19(4):47-51
当今世界各国在原有的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并不意味着对自然垄断理论本身的否定,相反它是从动态角度遵循该理论的体现.试图完全抛弃自然垄断理论的实践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必须科学界定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和非自然垄断业务部分.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宜采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非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则应适用一般的市场竞争规则.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可分为行业性行政垄断和地区性行政垄断。其中,行业性行政垄断由于具有和国家垄断、自然垄断等垄断难以区分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法律调整和规制时更有难度。本文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于行业性行政垄断的调整不能仅局限于行政干预的范围,而应逐步向公权干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白非  刘振环 《河北法学》2004,22(11):45-47
自然垄断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必然会带来垄断的弊端。在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 ,实行民营化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已成为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必然选择。因此 ,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各国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增强,而跨国垄断行为对国内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大,赋予反垄断法域外效力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本文指出不少国家为保护本国利益,纷纷在其反垄断法上设定的域外效力,但是对其合理性与弊端的争论却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3.
李炎龙 《法制与社会》2011,(18):154-155
自然垄断的形成有其客观的经济规律,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还表现为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混为一体。本文从我国民航业的春秋航空公司一元机票案例入手,通过现今社会对于该问题的不同看法,结合《价格法》,《反垄断法》和《不正当竞争法》,为完善我国企业垄断判定标准提供一些思路,权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水务行业毋庸置疑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并非水务行业运作的所有环节都天然的属于自然垄断,我国目前水务行业仍然以垄断经营为主,该行业在运作的过程中的弊端也日益暴露。打破垄断应是水务行业改革的前提,从目前来看,在水务行业引进竞争机制,推行特许经营制,将自然垄断业务与非自然垄断业务分离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丽  李志民 《法制与社会》2010,(24):163-163,165
近年来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出现的低效率、高工资、高福利等现象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政府也已经开始探索并改革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方式。按照经济学理论,垄断可以分为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市场垄断等几种。我国属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我国垄断主要是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两大类,而且通常是自然垄断中夹杂着行政垄断,市场垄断性行业还没有形成,政府应对自然垄断行业给予更多的管制。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加强了银行立法,以实现金融垄断。1931年《银行法》是其颁布的第一部银行法,对银行设立条件、资本额、监管体制等均采取严格主义,有一定进步性。但为将钱庄纳入垄断金融体系,该法以许多规定否定钱业习惯法,以打击其势力,体现了法律规则与习惯规则调整社会秩序的不同效力,也是阶级利益冲突在法律上的反映。从钱业习惯法与银行法的冲突,可见习惯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能弥补国家法的缺陷,实现社会法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垄断发生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包含合理垄断和不合理垄断两个方面.经济性不合理垄断是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其垄断根源在于带有更多行政权力介入因素的行政性不合理垄断.本文通过论述规制高等教育垄断行为的必要性,从高等教育合理垄断和不合理垄断两方面提出法律规制的具体措施,以促进高等教育领域公平、有序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李剑 《法学》2014,(3):128-142
"深圳有害生物防治协会垄断案"在横向垄断协议应当采用何种分析规则,以及如何证明横向垄断协议的正当性方面都存在疑问。通过对当然违法原则、合理原则的理论梳理可以看到,法院错误地理解了垄断协议的规制方式。而在对垄断协议的正当性证明中,法院的判决理由则忽略了横向限制竞争协议成立的市场条件,缺乏对相关重要因素的分析。同时,法院将避免过度竞争作为公共利益的理由亦缺乏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垄断理论在不断变化,自然垄断行业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大范围的自然垄断产业改革。从自然垄断产生与发展的理论角度讲,我国目前分拆的改革模式并不科学。自然垄断行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合理地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0.
物业服务市场的自然垄断及其规制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江平 《法商研究》2006,23(2):17-26
物业服务市场纠纷频繁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障碍之一。其治理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物业服务经营者的自然垄断地位及其滥用。小区的物业服务实质上是小区业主们的“公共物品”,不可或缺。基于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属性和业主对公共物品的依赖,提供小区公共物品的物业服务经营者获得了自然垄断地位。正是物业服务经营者滥用自然垄断地位、牟取超额利益、侵害业主利益,导致了愈益频繁的物业服务市场纠纷。解决物业服务市场纠纷,应当借鉴对自然垄断规制的思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