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滥用合成毒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是遏制毒品向青少年蔓延的关键。学校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各类社团组织是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主力军。我校作为政法专业院校,在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上具有专业性强的优势,应为开展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作为毒品使用的易感人群,国内外皆注重针对其的毒品预防教育。相比于美国与欧洲国家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国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以"6·27"工程为抓手,具有源头预防以学校为主阵地、运作方式自上而下、治理机制采用社会联动形式、实践创新百花齐放等特性。为使中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更加成熟,国家应从构建毒品预防长效机制、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学校工作与社会工作并重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国内有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原因分析着手,强调宏观教育预防工作。就陕西省而言,基于相关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吸毒青少年呈现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经济状况较差、初始吸毒低龄化以及强制隔离戒毒青少年中农村户籍的比例较高、使用新型毒品的比例相对较高、复吸率高、戒治难度较大等特点。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对毒品缺乏判断力、自控力以及交友不慎。预防青少年吸毒,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需要完善四级毒品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姬咏华  杜咏梅 《前沿》2010,(24):188-190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国家,尤其在对大学生自杀的预防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生命教育刚刚起步,因此研究美国生命教育问题,探究美国生命教育的特点,借鉴美国生命教育中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当前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研究、对于学校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小学生毒品认知现状,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我省十个地级市中小学生,对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对传统毒品知晓率约80%~95%、合成毒品知晓率约40%~80%、新精神活性物质知晓率约10%。中小学生毒品防范意识男生好于女生,高年级好于低年级,防范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列联系数=0.051,P0.05)、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0,P0.01)。中小学生对吸毒是否会上瘾的正确认识约为80%~90%,并且存在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8,P0.01)。双亲抚养下的中小学生对毒品认知较好;冷漠、民主教养风格下中小学生对毒品认知较好。中小学生对吸毒之于本人、家庭危害的认识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认识更加全面的特点。结论:我省中小学生毒品认知有限,并且存在地区差异;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毒品认知有较大影响;毒品预防教育应更新内容,加强力度,提供父母教养方式指导,并贯穿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7.
毒品祸国殃民,在近代历史上给中华民族造成极为惨痛的伤害。当前,国际毒潮泛滥,国内毒情蔓延,危害严重。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对大中小学生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通知》,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个《通知》,坚决贯彻落实。一、要牢记惨痛的历史教训1...  相似文献   

8.
扈晓芹 《人民论坛》2014,(3):174-175
高校对学生的普法工作应以预防大学生犯罪被害作为切入点,强调大学生被害预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被害人对犯罪的发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大学生被害预防意识.开展大学生被害预防的基本途径是消除大学生自身被害性因素,高校普法应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被害预防的教育与管理以增强普法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扈晓芹 《人民论坛》2014,(8):174-175
高校对学生的普法工作应以预防大学生犯罪被害作为切入点,强调大学生被害预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被害人对犯罪的发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大学生被害预防意识。开展大学生被害预防的基本途径是消除大学生自身被害性因素,高校普法应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被害预防的教育与管理以增强普法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外来人员毒品犯罪已成为浙江省毒品犯罪的突出问题。犯罪比例逐年增高、犯罪区域相对集中、区域特征比较明显、主体组成形式多样、犯罪手段更加狡诈是外来人员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对此,要开展毒情调研,掌握外来人员毒品犯罪活动规律特点;要开展查缉工作,力争将毒品堵在入境途中;要加强教育防范,对重点地区的外来人员实行重点管理;要利用外来人员秘密力量,及时收集和掌握外来人员毒品犯罪情报信息;要加强区域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员毒品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1.
5月29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携手首都百所高校大学生禁毒志愿者骨干。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开展了以“珍爱青春.让我们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百名大学生禁毒志愿者与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学员牵手,在印有“珍爱青春,让我们远离毒品”的背景幕布上签名,一起向毒品说“不”!  相似文献   

12.
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而科学地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实验探索,以科学和系统的普及教育为重心,凸显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地位,是我国心理教育发展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13.
吸毒初级预防作为三级预防的第一环节,立足于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是解决毒品问题的根本措施。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吸毒初级预防工作,吸毒初级预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但仍在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工作方法上存在诸多不足,需通过将吸毒初级预防放在国家级战略层面认识,转变吸毒初级预防工作理念,完善吸毒初级预防的领导负责、组织协调、经费保障、调研评估和法律保障机制等途径来逐渐完善,最终实现解决毒品问题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生态危机呼唤生态教育.目前,大学生生态素质现状不尽如人意,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态审美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开展大学生生态教育,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将生态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强化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15.
毒品公开查缉是指执法部门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依法采取的以公开方式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山间通道、收费站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货运物流场所对来往人员、物品、货物、交通工具进行检查、盘查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以期查获毒品、易制毒化学品、毒品原植物、种子及其幼苗的一项专门工作。公开查缉的基本任务是预防、发现、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将走私渗透入境的毒品堵截查获在辖区内,努力减少毒品内流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同时开展双向查缉,堵截易制毒化学品非法走私外流出境。  相似文献   

16.
政府的责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拷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生命教育在国外发展已相对成熟,但在我国大学生却缺乏系统、规范的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提高大学生对生命价值以及人生目标的理性认识,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应积极倡导生命教育理念,在行政与制度上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合法性,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和课程,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启动立体化生命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疫情发生后,大学生出现了心情焦虑、心理恐慌、情绪烦躁、心绪杂乱等心理问题。为此,可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和卫生防疫知识,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或系列化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到高校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的毒品形势,应从以下几方面确立毒品预防的理念:一是针对当前毒品预防仍存在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乏配套机制等问题,应确立毒品预防为主理念,强调经费与配套机制的落实;二是因海洛因与冰毒的危害不同,应确立不同毒品滥用危害分类预防理念,强调针对性与有效性;三是因不同滥用群体其滥用原因不同,应确立不同毒品滥用群体、滥用原因分类预防的理念,强调科学性、合理性等.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青年大学生违法犯罪数量和罪犯人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犯罪种类相对集中。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的导向和育人功能,是新时期做好大学生违法犯罪防范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教育观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教育观是顺应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为了使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能够广泛深入地开展,我们应努力建构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教育观体系。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教育观体系构建是做好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工作的基础,它包括科学的思想观念体系、课程与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等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