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安本科院校应培养综合应用型警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公安本科院校应当把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知识广博、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应用型警察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不仅是公安院校的基本功能,也是新时期公安人才的必备素质,是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招生制度,优化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推进专业课程建设,提高人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本科教育方面起步晚、底子薄,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建设任务当中,本科专业建设首当其冲。在专业建设中应遵循资源整合优化原则、实事求是原则、以服务为导向原则、超前开放原则、特色发展原则、重点突出原则,提高认识,科学谋划,完善机制,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论公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之初的公安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传统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复合应用型理应成为新型的公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群 《公安教育》2006,(10):15-18
近些年,全国地方公安院校“升本”持续高涨,一方面表明作为国家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高等教育受到各级政府和公安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公安高等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又一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升本”不仅仅是办学形式或办学层次上的嬗变,更为重要的是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飞跃与进步。鉴于此,笔者近些年就“如何建设合格公安本科院校”这个主题写了系列文章,如2003年写了《复合应用型:我国公安本科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见《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2004年写了《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公安院校定位是指根据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公安教育规律及自身条件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类型、层次和人才主要面向。本文以"二十公"会议精神为指导从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五个方面探讨了省属公安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郑群 《公安教育》2005,(4):19-20
随着部分省市的公安专科学校相继升格为本科院校,如何实质性的提升办学层次,怎样办成合格的本科院校,已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急切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定位”正是解读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大计。本文就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定位谈如下思考。一、办学类型:教学型和应用型院校就院校类型而言,一般有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之分。从教育规律的规范和公安教育的实际来看,新建的公安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应定位于“教学型和应用型院…  相似文献   

7.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学校发展目标准确定位,应当定位于“立足公安、面向政法、服务社会”和“学历教育与在职干警培训并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准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各方面关系;始终坚持“立足公安、服务公安”,贴近公安,主动服务,充分发挥思想库、人才库、实验场的作用,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方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的水平和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大力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公安队伍”。[1]这既是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安工作的法律性质,公安院校的所有专业都与法律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公安本科院校不能只将民法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而应作为专业必修课,加大课时量,改变民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以满足公安实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钟新文 《公安教育》2012,(11):50-54
<正>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担负为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必然之举。要解决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加强教学工作。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加强教学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指本科教育时间不超过10年的院校。新建本科院校要达到国家规定、社会认可的本科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有一定的特色需要一个建设过程或发展周期。实质上,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转型提升过程。"转型提升"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共性层面的转型提升,即实现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这是新建本科院校的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新的社会矛盾逐步显现,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的任务日渐繁重。与此同时,大量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更为具体、明确地对公安机关行使职权作出了规定。来自公安系统内外部的监督越来越规范具体,尤其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顺应时代要求,公安法制工作创新紧随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脚步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以说,公安机关十年来对公安法制工作的探索进入了"深水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的执法理念、执法方式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全面变革,肩负着公安人才培养重任的公安院校也必须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做出调整.围绕公安本科院校现行的高中起点的普招本科生培养模式、大学起点的普招二学位培养模式和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二学位培养模式,全面分析各自的产生背景、培养优势和现有弊端,以期为公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公安教育》2011,(9):75-78,F0003
<正>第二届公安本科院校论坛于2011年8月13日至16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福建、广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浙江、海警、森林12所公安本科院校的领导和代表共61人参加;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公安教育》杂志社、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等特邀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代表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5.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对公安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法教学作为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目前公安本科院校的国际法教学存在特色不够鲜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必须进一步优化国际法学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定位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公安院校的主力军,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和发展问题不仅是公安院校的重要命题,也成为提升公安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在梳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历程、辨析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和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要求,提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应在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方向的指导下,破除公安教育与公安工作、学科与专业、内部与外部机制、教育教学与警务文化建设之间的壁垒,建设面向公安事业发展,服务区域社会安全管理工作,以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与发展为主的一流公安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17.
谭胜 《公安教育》2012,(6):48-50
<正>日前,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正式列入法学和工学门类,这是国家和学界对公安学人长期努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公安学科成长与发展的具体见证。对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来说,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公安学科发  相似文献   

18.
刘淑霞 《公安教育》2011,(10):60-63
<正>当前,公安教育训练"作为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关键工作",已进入"科学调整公安院校办学定位和培养机制,坚持质量兴校、特色立校、改革强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旋律的发展时期。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各专业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优  相似文献   

19.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实施内涵式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院校序列的一个新家族。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创办十年左右,已经通过或正在准备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公安本科院校;另一个层次则是近年来刚升格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刚刚起步、尚未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公安本科院校。相对而言,前者由于升本早,本科教学、课程与学科建设以及科研等已经基本走上规范,有的已经通过或即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相似文献   

20.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特征:以服务区域(行业)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校局合作与行业深度融合为特色办学模式,以注重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性、多元化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学生警务化管理。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专业管理能力,提高课程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设计与教学运行管理的能力,提高教材建设和选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