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 《求索》2013,(12):174-176
我国宪法于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而后几经修正。成为我国宪法的现行正本。作为国家根本性大法,宪法只能对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民主制度、国家的法制原则等做出框架性规定。所以。宪法解释就成了当代宪法学研究的核心论题,对宪法解释方法进行考察也成了理解当代宪法实践的前提预设。本文拟从法学比较域出发,解读宪法解释在预设前提、解释对象性质、解释方法应用、解释创造性程度、解释结果确定性程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部门法解释的法学特质。研究宪法解释及其法学特质,以充分凸显宪法解释在法律解释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更加全面的把握宪法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完法及其解释方法的研究有益于廓清现代法律的框架体系.深化对宪法文本特别是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群 《岭南学刊》2020,(1):101-109
刑法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均根源于人民主权理论,两者论争的实质是人民主权下的卢梭和洛克之争,法理的同源性决定论争难有实质性的解释"增量",更难说推动刑事司法善治。"人民主体论"超越"人民主权论",是历史观和基于历史观基础上的政治观的一次重大飞跃。可用人民主体论为我国刑法解释理论论争"定分止争"并将其融入我国刑法解释理论;刑法解释应以刑法条文为体,确立面向公众共识、面向刑事政策、面向所有人发展的刑法的主体解释观,真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解码中国刑法解释何以有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宪法监督的主体机构、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要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该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在人大之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该机构拥有违宪审查权、宪法解释权、受理违宪诉讼权以及裁决国家机关的权限争议;完善宪法监督的法律制度,制定宪法修改法、宪法监督法、宪法解释法。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刑法解释的多元存在源于解释权的多头拥有,现行刑法解释权的改革必须从多元归于一统。建议取消刑法立法解释,建立以司法权为中心、以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省(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刑法司法解释体系,同时兼顾司法权威与保障言论自由的互生互助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 ,有学者提出 ,要加强宪法解释 ,强化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因为 ,“有些新情况需要通过修改宪法来解决 ,有些新情况则需要通过宪法解释来解决。需要通过修改宪法来解决的情况事关重大 ,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经验。而在这之前 ,通过宪法解释来保持宪法条文与社会生活实践衔接则是十分必要的”[1] 。而且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规范与现实发生冲突时首先采取的方式是宪法解释 ,当宪法解释的功能已达极限 ,不足于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时才开始考虑采用宪法修改的方式”[2 ] 。不过 ,由谁来解释宪法 ,却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 …  相似文献   

6.
廖卓 《岭南学刊》2020,(1):110-115,128
合宪性解释方法可以溯源至宪法回避及合宪性推定理论,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司法谦抑理念。普通司法层面的合宪性解释在我国极易流于形式,甚至导致“宪法泛化”,作为宪法判断方法的合宪性解释亟待发挥应有的作用。合宪性解释必须与国家权力机关主导的宪法审查模式相契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方面可以在立法解释中贯彻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进行合宪性解释,另一方面可以在合宪性审查工作中运用合宪性解释方法作出规范意义上的宪法判断。  相似文献   

7.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是一国法律秩序的基础与最高的依据 ,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权威性、原则性。但同时 ,诚如一切法律一样 ,宪法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而宪法规范必然要与社会现实之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 ,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宪法问题。宪法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宪法在法治社会中应有的权威 ,而且容易损害社会主体对宪法的信仰。特别是在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宪法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处于紧张状态 ,如司法改革中出现的宪法价值体系与改革的具体方案之间的冲突 ,某些经济改革的措施缺乏…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解释法律的职权[1],其作出的法律解释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律解释权配置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理应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长期虚置或实际旁落其法律解释职权,明示作出法律解释的情形十分罕见,大量的法律解释由并非居于主要地位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作出。批评者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国法律解释权配置不当,法律解释领域存在着解释主体泛滥,解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建设富强中国的必经之路,依法治国首先应当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理性化,是自由的政治生活进程的保障,是人权的保障。任何遵守法治原则的政治共同体中,宪法解释都是一项关系万千重的问题。中国正面临司法改革的转折点,宪法的解释是违宪审查的必经环节,构建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宪法解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宪法可实施性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我们呼吁,上至党和政府下至社会组织、公民,都应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根除传统的"人治"流弊,提高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进一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新刑法中关于职务犯罪主体的类罪的划分;职务犯罪主体特征;我国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比较成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是由于宪法法官在宪法裁决中援引他国先例。援引他国司法先例大体上包括美国模式、加拿大模式和南非模式。这三种模式触及到为国家的传统和人类共享的宪法价值和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它们解释本国的宪法文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宪法司法中的比较和对话是不可避免的潮流。  相似文献   

13.
14.
立法委员申请宪法解释程序的法定要件分为:申请主体、申请条件和解释对象.在界定这些法定要件时,是否考虑申请主体的主观利益、政治立场?台湾地区在将德国宪法解释制度移植于本土法治环境时,对于上述问题都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和争议,而这些分歧与争议主要源自对宪法解释程序功能定位的困惑,而这一困惑又源自于违宪审查永恒的难题,政治与法律的界分.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因素入手剖析1787年美国宪法制订的历程,能够从本质上揭示独立后的美国联邦政府渴求联邦宪法的深层原因。尽管制宪会议争论非常激烈,方案的分歧也很明显,但克服联邦内部混乱,消除各自为政的政治局面,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确保国家政治稳定,成为制订联邦宪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物权法》的讨论中,应如何解释宪法中的有关条款、如何认识物权法与宪法的关系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立法者制定的法律也是在解释宪法,而一般专门意义的宪法解释是在法律生效后进行违宪审查时对宪法的解释。立法者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者的宪法解释是有区别的。应该说,立法者通过立法对宪法的解释要比违宪审查中的宪法解释余地更大,更可以甚至更应该作扩大解释,更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而加以发挥。立法者在立法中主要是考虑社会实际的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宪法解释工作没有明确的宪法解释程序可遵循,现实中是按普通法律解释程序来援引适用的,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启动宪法解释程序的主体局限于国家机关,宪法专家参与宪法解释的过程没有制度化,以及宪法解释案没有统一书面表达形式等问题。我国应尽快制订一部《宪法解释程序法》,宪法解释程序法扩大提案主体的范围;建立宪法专家制度;明确规定宪法解释案的书面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8.
张丽华 《前沿》2012,(14):59-60
宪法解释作为重要的宪法保障形式,已经具有上百年的存在历史.尤其随着世界宪法解释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结合宪法解释的概念,对其本质及当前发展的困境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宪法解释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辛一科 《前沿》2014,(15):102-103
宪法解释的困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制宪“真意”与宪法适用的两难选择;二是宪法安定性与宪法解释合目的性的截然分立。造成以上困境的根源在于将传统认识论哲学错误地运用于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宪法解释学之中,在本体论层面提出兼具科学性与推测性的预先性假设,从而为宪法解释设定错误的研究方法与任务。  相似文献   

20.
各国宪法解释机关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人大研究》2004,(8):43-45
一、普通法院宪法解释的体制这是指由国家设立的管辖普通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法院 ,承担宪法解释职责的宪法解释体制。该体制的形成 ,源于美国的宪政实践。实际上是通过法院判例逐步确立起来的 ,而并非宪法明文授权的宪法解释制度。在美国 ,联邦最高法院作为普通法院的最终上诉审法院 ,行使宪法解释的权力 ,使得自己成为联邦宪法的最终解释者与保障人。2 0世纪以来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人权保障在国际社会受到普遍的关注与重视 ,由普通法院作为宪法保护人的美国宪法解释制度 ,也被一些国家广泛地移植 ,形成了由普通法院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