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宅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及文化课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文化水准可由“住宅建设”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本文拟就台湾的住宅建设中的成就及现存问题作些介绍,以期达到沟通和了解,并为我国大陆的住宅建设提供某些借鉴。一、社会环境与住宅建设 1、人口发展神速——生存环境的压力。现台湾的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546人,这样的密度,是大陆人口密度的5.2倍: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16倍多;比人口高度密集的日本(每平方公里320人)还高出70%。据人口学家预测,再过50年,台湾总人口将达到2690  相似文献   

2.
2005年台湾经济态势,是陈水扁上台以来仅次于2001年的衰退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台湾内部政治社会动乱,投资环境恶化,使内外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产业外移,以及台湾当局以“台独”意识形态处理两岸关系的结果,而不是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趋势使然。展望2006年的台湾经济,从国际经济形势、两岸关系走向和台湾内部的政经状况来看,与2005年不会有太大差别。  相似文献   

3.
最近,由唐正瑞编写的《中美棋局中的台湾问题》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由于美国的介入使之成为至今仍在困扰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热点问题。 中美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与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较量紧密相关,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  相似文献   

4.
台湾资讯产业的成长及其对中国大陆的投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资讯产业快速成长从而成为90年代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但主要集中于电脑关连产业和半导体产业.成长的三大原因出口、0EM生产和在中国大陆当地生产,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主要是劳动力和市场、岛内经营环境恶化等.  相似文献   

5.
省政府连续两年把“百店万村放心店工程”列为要办的实事之一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大农村是消费者群体最庞大、管理最薄弱、出事可能性最大的区域。在浙江省,目前农村小商店已达28万家,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经营方式落后、经营行为不规范、商品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为找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切入口,2004年,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严重的突 发性传染性疾病非典 型肺炎(简称SARS)相继在海峡两岸肆虐。据台湾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岛内通报病例已增至1919例以上,病死60人,台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非典感染区”。非典疫情在海峡两岸的蔓延与扩散,已给两岸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历时7个多月的白晓燕绑票案,在主嫌犯二死一降后,终于告一段落。但这起案件在台湾社会搅起的强劲风浪,却至今难以平息,也引发人们深思:台湾社会怎么啦?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湾的治安恶化已有数年之久,成为台湾社会的顽疾之一,也成为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之一。然而,近年来在台湾发生的恶性案件有增无减,而且迟迟未能破案。如1996年发生的桃园县长刘邦友等8人被枪杀案、民进党妇女部主任彭婉如被杀案等。至1997年的4月14日,台湾著名艺人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遭绑票、撕票,使得台湾的治安恶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安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安全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时至今日,它已不再仅仅是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课题,也为社会科学所关注。本文仅从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做一粗浅探讨。生连环境安全的含义及其户客所谓生态环境安全,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免于受到环境恶化的威胁,以及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免于受到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的威胁。将环境与安全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全新概念提出,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对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安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90年代初,欧洲环保组织布伦特兰…  相似文献   

9.
台湾总面积为36,000平方公里,截至1984年12月17日,人口已超过19,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28人。这样的人口密度,为大陆人口密度的5倍,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16倍以上,比人口高空密集的日本(每平方公里为320人)还高65%,台湾已成为我国人口最稠密的一个省分,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已进入高龄社会,并加速向超高龄社会发展。2019年,台湾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即死亡人数与新生婴儿数首度出现交叉("人口死亡交叉点")。这意味着台湾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加之人口结构恶化速度快,台湾愈益面临重大人口问题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至少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生活质量的无休止追求是以牺牲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中国家,对水质的管理相对宽松,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度十分有限,其结果必然导致水质的持续恶化。水质恶化一方面影响到饮用水的质量,另一方面会导致水生态系统被破坏。饮用水质量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加强给水处理的工艺来解决,如增加活性碳过滤去除微量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则一般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到健康状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对水的需求、水质的认识是不同的。例如,中国目前主要关注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研究中国问题的西德学者对台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台湾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多,反应存各种出版物上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就大多数学者而言,台湾问题只是中国问题的一部分,很少有人把兴趣仅局限在台湾问题上。除了少数一些在研究所工作的学者外,对台湾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各个大学。柏林自出大学的郭恒宇(Kuo Heng-yu)最近编辑了一卷台湾当代文学译本。现  相似文献   

13.
宫力 《两岸关系》2005,(3):12-13
2005年2月19日,有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日本外相町村信孝、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参加的美日安伞协商委员会会议,把台湾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安全关切问题列入讨论的主要议题。会后美日发表共同声明,首次公开把台湾问题明确列为两国"共同战略目标",引起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各级、各部门不断拓展闽台经贸合作,初步形成了闽台经贸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格局, 福建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台商投资聚集地,制造业对接是闽台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服务业已成为台商来闽投资的新热点。尤其是闽东南沿海地区, 与台湾经济落差显著缩小,福建已完全具备与台湾产业进行全方位、宽领域对接的条件。建议中央给予福建更加灵活的对台政策,把福建列为闽台经贸合作试验区,让福建在进一步扩大对台经济合作与交流方面先走一步,在某些领域先试先行。为此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中就产生了台湾问题。在过去30多年间,台湾问题不仅曾经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关键问题,而且也是当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隐患。台湾问题的长期存在是美国推行其台湾政策的直接后果。由于这一政策严重地侵犯和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同时直接影响到台湾与大陆统一及其前途等重要问  相似文献   

16.
前言尽管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台湾的经济增长自1987年以来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亚洲地区中经济最有生气的地区之一。1988年和1989年台湾的出口贸易增长幅度显著缩小,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萎缩,但这种降速是和缓的,而台湾走向较低经济增长道路的经济调整工作却进行得相当顺利,新台币的大幅度升值和劳动成本的日益上涨突出了台湾经济必需进行适当的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湾当局以大陆导弹“威胁”形势日趋严峻为由,加速筹建反导弹防御网,将各型导弹的采购、研发和部署列为军事投资的最优先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导弹防御实力正进入关键阶段。(一)中、低空导弹防御网已基本成形在中、低空防御(离地150—7600米)中,台湾主要部署了“天弓1型”、“天弓2型”及“霍克”改进型等防空导弹。“天弓型”防空导弹是台湾“中科院”在引进美国有关导弹技术基础上研制的系列防空导弹,其接战范围达200公里,是目前台湾在海空防中的主力导弹。由“天弓1型”、垂直和机动发射架、相位雷达…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执政6年来,台湾经济一直不景气,甚至日益衰退,比如经济低速增长,外贸顺差减少,投资环境恶化,资金外移加快,财政金融问题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扩大等等。我们可以用一种横向比较的方法来印证台湾经济衰退的状况,以台湾与韩国相比,可以说明台湾经济陷入了困境。因为韩国除了在人口上比台湾多、面积上比台湾大以外,韩、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还具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点,相互之间有可比之处:首先,它们都曾是日本的殖民地,政治上现在都处于分裂状态中,都有一个国家统一的问题。其次,在经济上它们都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佼佼者,而且都是…  相似文献   

19.
赵德三 《中国减灾》1992,2(1):27-30,37
一、海水入侵灾害分析山东沿海地区海水入侵,从七十年代中期发现以来,以十分惊人的速度急剧扩展。截止目前,全省滨海平原发生海水入侵面积已达到538.8平方公里。特别是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已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1.地下水质恶化,加剧淡水资源匮乏海水侵染地下水使淡水变咸,氯离子含量增加,矿化度升高,地下水质恶化。全省五百多平方公里的海水入侵区地下水氯离子含量≥300毫克/升,矿化度≥1克/升,地下水已不能用于农业、工业、人畜饮用。  相似文献   

20.
党外运动是台湾目前最大的政治反对势力,正确认识这股力量,把握其发展趋向,对于研究当代台湾政治、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探讨党外运动的阶级基础,又是认识和研究党外运动的必要前提。三种观点目前,对党外运动阶级基础问题,有三种较为典型的观点。一是中小企业主说。主要依据是:七十年代以来,中小企业主和知识分子已逐步取代老一代党外势力,而现在的党外势力中,中小企业主占百分之六十。这批人受台湾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