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侨华人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纠葛中不断地前进、创造的过程。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华侨华人文化经历着文化模式的转型;从文化的存在形态上看。又经历着从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变迁。本文将在历时态的维度上。以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换做为深层坐标,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透视华侨华人文化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2.
南非现有华人20万左右,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大多集中在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首都比勒陀利亚、伊丽莎白港等沿海城市。南非华人以经商为主,从事零售、批发、进出口贸易和开餐馆等。近年来,华人在南非的投资日益增多,涉及纺织、制造、房地产等行业。华文教育推广不易,但在华人社团和华人报刊推动下,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前景看好。华人参政刚刚起步,但步伐很快,而且能代表和维护华人权益。2003年以来,南非华人屡遭劫难,安全处境甚忧,主要是南非社会治安的原因,也有华人社会内部的原因。随着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速度加快,南非华人移民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不会因安全问题而止步。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会人文化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在其形成的时间上尚存在诸多疑问。本文试从华人民族的形成、华人社会的日趋成熟和华人民族意识的日益增长三方面来分析华人文化形成的时间分段。  相似文献   

4.
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范围和规模有所扩大,主要通过侨汇、捐资、投资等方式与中国大陆发生经济联系;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不少爱国华侨华人还是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其中主要有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以各种形式资助抗美援朝战争、投资兴办企业、侨汇、捐助文教、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以发展贸易和增加投资的形式,更加积极影响到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大陆经济对华侨华人经济的影响会迅速扩大,因而会出现双方向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波士顿地区华人基督教会现在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陆新移民已成为中坚力量;华人教会分布广泛,有利于福音传播;华人基督徒年龄各异,但都有高学历、理工科等特点;华人信仰基督教并非功利,而是真正的信仰需要;男女之间的信仰差别不大;华人成为基督徒的主要动机有:寻找生活的方向、心灵平静和生命的真谛等;华人成为基督徒的主要动因有:宗教自身的力量、教会的大力宣传和华人社会经济地位提升后的精神需求;华人基督教会的主要功能有:能更好地服务华人、团结华人和对华人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荷兰侨领胡志光的中国心祝裕身在荷兰,心系中国。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第十届全荷华人体育运动会暨世界华人体育邀请赛上,来自北美、欧洲、亚洲25个城市逾500名运动员参加了足球、篮球、羽毛球等8个项目的角逐。作为发起人,全荷华人体育运动总会的终身名誉会长胡...  相似文献   

7.
由于生育偏少,华人占马来西亚人口的比例日趋降低。人口众多,一直是马来西亚华人享有较多政治、经济和文教权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华人在全国人口比重的减轻,估计也会对当地华人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可大致分为宗亲会、地缘类社团、业缘类社团、宗教类社团,以及文化社团等。文冬是马来西亚华人社团较为集中的地区,玻璃口新村作为紧邻文冬市区最大的新村也有一部分华人社团分布其中,新村现有的华人社团为两家宗亲会、两家文化类社团和一家私会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村内社团已经体现出了定位本地化和管理专业化的特点,成为联结当地华人的纽带,也是当地华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经过长期的发展,新村的华人社团在团结新村村民、促进新村和谐发展、发扬华人传统文化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着社团经营后继无人、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团是海外华人社会的核心和联系纽带。地球上凡有华人社会的地方,就必然会形成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华人社团。起初,华人社团大都是华侨华人赖以生存的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的组织。后来,随着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华侨华人自身构成的变化,一些以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为纽带的新型的海外华人社团也应运而生,引起世人的注意,比如说海外华人文学社团。一海外华人文学社团最早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中国本土发生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各类文学社团风起云涌,这股潮流波及到海外,各华埠的华人文学社团因而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萌建。1927年中国的政治动荡及1937年的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中国许多文化人纷纷出洋避难,更促进了海外华人社团的兴盛。据统计,仅从1937年至1939年间,泰国就出现了40多个由华人组织参与的诗社、读书会、研究社等文学社团,如彷徨学社、椒文学社等。在菲律宾,有1933年由林健民组织的黑影文艺社,1936年由蓝天民领导的新生社。此外,还有由旅美华人组织的美洲华侨青年文艺社等。虽说这些文学社团大都寿命不长,且呈此起彼落之势,但对于团结组织散居各国的华裔文人,继承和发扬中国“五四”运动新思想,促进海外华侨华人的...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就建基立业的广西新华书店早已成为一块人人皆知的“金字招牌”,但“新华人”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再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陈世柏 《八桂侨刊》2011,(1):28-31,27
在新世纪,全球进入了慈善捐赠的黄金时代,中国慈善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国际上全球性的慈善革命的到来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物质基础的具备、政策倡导的加强、中国社会的转型、舆论氛围的养成为其提供了极佳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施展舞台。在新世纪,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将更为光明,捐赠的队伍会持续扩大,捐赠社会化的程度会提高,改善民生和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捐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03,(2)
经过近一年的筹划,前进杂志参事会业已组建。我们衷心地感谢各参事单位及领导对本刊的支持。为了体现参事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发挥参事单位及领导的应有作用,我们将分类分批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共商办好《前进》杂志的良策;特别是要就如何贯彻十六大精神,开拓本地区、本单位工作新局面及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研讨成果将在前进杂志上刊登。希有关单位继续支持与合作。(联系电话:0351-4199837,4019573)关于组建《前进》杂志参事会的启事$前进杂志社  相似文献   

13.
华人移民吧城历史悠久,并构成其“东方外侨”的主体。荷兰殖民者对华人采取“分而治之、间接统治”的民族政策。1742年成立的吧国公堂是吧城华人精英分子管理华人社会内部事务的半自治性组织。间接统治政策给吧城华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诸多不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华人社会内部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华人社会抵御各种疫情的侵袭。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吧国公堂组织协调华人社会力量,积极配合殖民政府的天花抗疫工作,避免了因疫情而导致的排斥华人问题的出现。吧城华人的天花抗疫实践对新冠疫情下反击西方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论调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身为北欧五国之一的瑞典,和西欧的其他国家相比,并未吸引太多华侨华人移民定居。华人移民瑞典始于清末民初,几十年间,在瑞华人数量从起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数万人。为了实现在瑞华人的广泛团结与联系,瑞典华人自1978年开始陆续成立华人社团。数十年来,瑞典华人社团类型逐渐丰富,在组织结构方面,瑞典华人社团大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稳定的组织结构,功能也逐渐凸显,展现出鲜明的双重文化认同,并体现出混杂融合以及利益优先的特性。在这样双重文化认同特征的影响下,瑞典华人社团呈现出组织形态本土化、规范化而运行模式灵活化、中国化的特点。在功能模式方面,瑞典华人社团从政治和经济上适应住在国规则,体制化趋势明显,从社会和文教上满足华人切实需求,凸显实用性。总的来说,瑞典华人社团较好地适应和融入了当地社会,有力地促进了中瑞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中国人到东南亚去旅游,新加坡、马亚西亚和泰国往往会成为首选之地。这也难怪。因为那些地方比较发达,能令人感受到更多的现代气息。但如果是要对华侨、华人社团作一番考察的话,那么缅甸的仰光很值得一去。由于相对的封闭和滞后,仰光的华侨、华人社团反而保留得相当的完整,这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多见的。目前缅甸的华侨、华人并无精确的统计数字,不过100万左右还是可信的。这在全缅总人口中,约占2%至3%。100万华侨、华人,居住在仰光的估计有20万至30万。全缅华侨、华人社团估计有400个左右,其中仰光占了近一半。所以,如果对仰光的华侨、华人社团进行一番探讨的话,那么就能够把握住缅甸华侨、华人社团的全貌了。一、历史的回顾仰光古时的地名有六七个之多,只是到了1755年,当缅王雍籍牙从孟族人手中夺得这个小镇时才将它定名为仰光。缅语的意思,“仰”是斗争,“光”为终结,其含义是纪念那次征战的胜利。正因为如此,所以仰光又有“和平之城”的称谓。其实早在雍籍牙夺取仰光之前,已有中国人流寓在那里,只是由于年深日久,未曾留下相关的资料。1824年英国人第一次侵缅,当时他们曾经画过一张仰光地图,上面就标有“中国码头”、“华人区”、“华人坟场”...  相似文献   

16.
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是一支素质高、潜力大、富有生机与满活力的新生力量。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侨力资源,是侨务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新华侨华人应是我们海外侨务工作中的重要对象。本文认为做好新华侨华人的路径主要有:支持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推动海外和谐侨社的构建与完善;增强新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祖(籍)国的认同感;鼓励新华侨华人为翻开两岸关系新页做贡献,充分发挥新华侨华人在民间外交和民间关系中的作用。总之,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侨务”战略,借助社会力量,聚合侨力资源,切实加强对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的工作,培育侨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中国统促会副秘书长方乃纯率中国统促会访问团一行5人赴南非、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进行了访问。访问团应邀出席了第二届非洲论坛,博茨瓦纳华人慈善基金会成立揭牌仪式和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足进会年会,与津巴布韦中国和平统—促进会、华商会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8.
刘权 《八桂侨刊》2001,(2):9-13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对华人的民族歧视从立法转变到司法、舆论和影视作品等方面,华人因此遭受深刻而广泛的伤害。认识和辨析歧视华人新形式的表现,有助于逐渐排除歧视,争取华人在西方国家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9.
韩枫 《统一论坛》2023,(1):21-23
<正>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年前夕,吴炳林接受中新社专访时曾经表示,“中国一直注重海外华侨华人的力量,下一个60年,中国会越来越富强,中国的发展机遇将吸引更多的华侨华人关注祖国、支持祖国、回归祖国,老华侨的后代也会渴望到中国寻求发展”。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吴炳林预测的这种趋势正在不断增强,他本人的积极作为也在为这一趋势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20.
超市是阿根廷华人主要从事的行业,华人超市在阿根廷零售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虽然华人超市众多,但并不是无序的发展。华人通过成立超市公会对行业内部进行整合,并以超市公会作为同外部沟通、协调的媒介,为超市行业的发展积极谋划。阿根廷华人超市公会月刊作为记录华人超市发展的文本,它见证了华人超市在阿根廷发展的困境,也显示了华人应对各种掣肘因素的果敢智慧。通过该月刊的文献分析将有助于研究阿根廷华人超市行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