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重要的自由权之一。但是,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及司法实践中,对人身自由权这个概念的运用并不统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准确地界定人身自由权的外延和内涵。人身自由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民的身体活动及思维活动和精神安宁,不受他人非法限制和妨碍的民事自由权利,它包括身体自由权和精神自由权。  相似文献   

2.
论言论自由权的界定与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论自由权是精神自由在政治自由中的表现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自由、平等思想的切实体现言论自由居于政治自由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陆地区《宪法》和台湾地区"宪法"均未对职业自由权作出明文规定,而是通过劳动立法或宪法解释的方式对职业自由权提供保护。职业自由权包括职业选择的自由和职业执行的自由。保障职业自由必须反对强迫劳动。基于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海峡两岸均通过法律对职业自由权的主体及其该权利的行使进行一定的限制,同时明确了职业自由权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和强迫劳动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杨明华  张浩 《传承》2011,(17):86-87
迁徙自由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以中国的迁徙现象为出发点,总结迁徙自由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将迁徙自由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规定在宪法之中,从而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这为更好实现我国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成 《求索》2012,(4):220-222
居住自由权不同于迁徙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的居住自由权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明确载入宪法,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居住自由权。鉴于居住自由权的基本权利属性以及其获得世界上多数国家宪法的认可与保障,我们有必要将其载入宪法,同时建立宪法诉讼制度,为公民的居住自由权提供宪法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刘梦兰 《湖湘论坛》2003,16(6):64-65
中小企业的内部活动和管理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质。国家公权必须尊重中小企业市场自由权 ,不得干预中小企业的具体运作和活动方式。而国家公权与中小企业市场自由权的范围与边界 ,则依赖于法律对权力与权利范围的勘定。中国历史上国家与社会高度同构 ,国家力量无所不在 ,无时不在 ,国家公权的强大几乎湮灭了社会自治体的存在 ,是制约中小企业市场自由权的根源。国家公权介入中小企业自治空间 ,只有在特定的情形时 ,为恢复市场自由权的法律状态 ,其对中小企业市场自由权的干预才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王东霞 《前沿》2009,(12):132-135
受教育权是公民从国家那里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的权利。受教育权是一项宪法权利,也是一项重要的人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特性。公民受教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受教育平等权、受免费教育权和受教育自由权。  相似文献   

8.
新闻自由权和隐私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权利主体利益的冲突、权利主体的不对等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解决二者的冲突就要遵循隐私权优先保护原则、涉及公共利益权利让渡原则和新闻自由权的抗辩原则,同时建议从两个权利的法律地位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两方面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3,(9):46-46
殷啸虎、陈春雷在《法学》2013年第6期载文《迁徙自由的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要求改革户籍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权,而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大城市,又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迫使城市不得不通过严格的户籍政策及相关措施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入,迁徙自由面临着两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现宪法司法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实中,强大的媒体侵害处于劣势的公民的隐私权和表达自由权的情况屡屡出现.由于我国普通法律中对隐私权和表达自由权的规定不完善,有必要针对媒体侵害隐私权和表达自由权的诉讼实行宪法司法化,即援引宪法相关条款,结合普通法律的规定来审理这类案件.  相似文献   

11.
《细雨中的阳光》通过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南方小城的爱与被爱的故事,表达了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自由。这正切合了当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题。好在我们开始进入法治社会、现代社会,并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现代法学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的自由,不仅是整体人类的自由,我们更要个体的自由。自由和权利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个体的自由,权利就无从实现和落实;即使有了权利,没有自由的支撑,权利也不会牢固和持久,并且,权利会最终丧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2.
何谓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衡量个人以及人类社会的价值尺度,古今中外的学者对自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各色各样的自由理论。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原则和制度,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社会领域内获得按其各自意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庄子哲学中有许多与现代文明观念相吻合的思想资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张扬个性、和谐精神、不为物役、生态智慧、返朴归真、宽容精神和批判精神等 ,在现代化进程中 ,我们应有意识地借鉴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遗嘱自由是继承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并为现代各国私法立法所普遍采用。在坚持遗嘱自由原则的同时,加强对这一原则的监督和限制,以完善继承法体系。建立专门机构管理有关继承和遗嘱事项,同时学习外国先进的特留份制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留份制度。对破坏家庭和谐且违反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的人,禁止遗嘱人遗赠财产给这些人。从而使遗嘱自由原则在限制中发展。做到遗嘱自由与限制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与理解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精神实质。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从马克思历史观的维度看来,自由与平等是国际贸易的核心伦理精神,信用是国际贸易的伦理基础与伦理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自由与平等,也需要信用为其保驾与护航。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也要讲人道,人道是国际贸易对贸易主体所提出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迁徙自由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长期以来,除了在个别历史阶段,我国法律对迁徙自由基本上采取限制的态度,这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市民社会的缺失有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市民社会的发育,要求迁徙自由入宪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在宪法上承认迁徙自由与现实中完全实现迁徙自由是有区别的,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的转变不是一时就能实现,迁徙自由的实现有赖于相关制度的完善及市场经济的成熟.基于目前的情况,我国现行宪法中没有规定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17.
文化权利在国际人权体系中构成特定的类别,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少数人群体(包括少数民族)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本文将其称为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文化自由包含于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之中,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又包含于集体文化权利之中。由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因而少数民族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应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核心,即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是当今政治哲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以人的属性为基础,对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竞争与合作、自由与平等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化约论的解释,可以为理解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由于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解决自由与平等之矛盾的现实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人作为个体存在和“类”存在的有机整合体,是一种实践性存在物,现实生活世界体现出人的本体性存在。马克思探究人的存在,最终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这里的自由不单纯是“个体”自由,更表现为一种“类”的自由。在与萨特思想进行比较的同时,更进一步揭示出自由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