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如果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要把“三农”问题解决好 ,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一、加强农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各国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国民素质的竞争。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核技术、农药化工技术的发展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用知识密集型农业代替劳动密集型农业 ,依靠科技和…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中国政界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又是一些基层领导重视不够、着力不够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农业问题在农村,农村问题在农民,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解放问题。最近因工作关系在农村作了较多的调研,并重温了江泽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系列论述,感到中国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3.
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历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宏观意义上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同时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而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跳出农民在农村搞农业的狭小圈子。就农业谈农业,对现时中国来讲,恐怕是不合时宜的,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取决  相似文献   

4.
市委农村工委、市农委通过先后实施“351”培训工程和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使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迅速或为发展设施农业的典范、技术岗位上的能手、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主力军,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村建设”是在农村落实“三个代表”的有效载体和机制。其理论依据 :“三村建设”是贯彻党的路线、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道路 ;是党领导农民自我解放、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反映了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 ,找到了解放新时期农村发展三大基本主题的有效途径。推进“三村建设” ,落实“三个代表”就要树立以科技为本的理念 ,引导“科技富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树立以农民为本的理念 ,健全“民主管村”的机制 ,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三村建设”的落脚点 ;树立以法治为本的理念 ,用法律保障农业和农村改革的顺利进行 ,把提升农民的法律素养作为“依法治村”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宜宾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本市实际,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农业,城镇化建设农村,标准化组织生产,特色化致富农民”的路子,真正做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合作组织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 ,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胡锦涛同志也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 ,就是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这些重要论断 ,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不仅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而且是推动农民有效进入市场的关键 ,同时也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目前农村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拉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序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向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关键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根本大计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就是说,通过教育“搭桥”,引来科技之“水”,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一、着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决定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旨在紧紧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好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关键是要代表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在,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民群众新的利益要求与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新矛盾。  相似文献   

11.
北票农民为什么发自内心喊出了共产党好?《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解读“党群共同致富信用联合体”》一文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至关紧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农村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信社要有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淑清  万维佳 《求实》2006,(Z3):252
今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以“一号文件”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全国人民描绘了一个全景式的改革蓝图,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已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在农村网点最多、普及面最广的金融机构,作为始终以根植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金融需求为己任的农村金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要突出一个新字,但决不是标新立异。我不赞成“要想富裕农民,必先消灭农民”的观点,中国几亿农民怎么去“消灭”,消灭了农民谁来从事农业;我不赞成仅仅以外出务工人数多少作为政绩津津乐道,精壮和知识劳动力都出去了,谁来建设新农村;我不赞成资金的平均使力,毛毛雨打湿不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我不赞成农民涌进城市,人为造成地广人稀。农民要富裕、农业要强大、农村要繁荣,农村经济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彻底扭转农业发展传统的路径依赖,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局”。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重要论段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指明了方向。榆树作为农业大市,全面建设小康关键在农村。为此,市委明确提出了实施“兴工强市、农业兴市、民营富市、开放带动、城市拉动”五大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做好“三农”文章,加快了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的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思想,领会其基本精神,无疑对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1、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举世皆知,毛泽东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建立了新中国。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没有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没有中国革命胜利。毛泽…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三农”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而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增收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中其他问题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既要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又要虑及长远,开源节流,千方百计地夯实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1·增加农业投入。通过增大对农业的投入,使农民直接从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中获得现金收入,同时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农民能长期增收创造条件。农村的交通、通讯、电力、水力设施、生态环境等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理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直接决定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中国农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起步推动了中国的整个改革事业。 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挑战,即如何推进农村改革的深化 ?如何使中国农业真正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在农村又自发组织成立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这是中国深化农村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在。同全国一样,我省“农村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段论述对农村人口达36万,占全县人口65.6%的尤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是国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农民不富,中国不足;农村不稳,中国不安;农业不盛,中国不强。如果说,20年前的“一号文件”,使凋敝的农村走向繁荣,那么,今天的“一号文件”,则是在全面分析了农业新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后,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历史性  相似文献   

20.
了解农民想什么、盼什么,并积极按照农民的愿望去做,是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农民最想的是增加收入。应该千方百计提高农业效益,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增收渠道。最根本的途径是要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基础上,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本着“模式调优、品种调新、流通调活、农民调富”的原则,围绕“新、优、名、稀、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是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力量。要依托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