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想法,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干部太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漠,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和风细雨地做群众工作,而是斥责他…  相似文献   

2.
据《河北日报》载,河北省泊头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一改往日各级领导做报告的方式,把农民群众请上主席台,请他们给干部讲课,讲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最喜欢什么样的干部,以及生产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乡亲们的一句句肺腑之言,使干部们深受教育,也使他们深感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受群众欢迎的好干部。时下,一些地方的干群关系不够融洽,个别地方甚至比较紧张。究其原因,有的干部与群众交流少,对群众所思所盼知道少;有的干部办实事的决心很大,但思路却与群众愿望脱节,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相似文献   

3.
群众公认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党政领导干部的考察、考核、选拔、任用、调整、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更不能作为唯一条件。有些基层单位把群众公认原则作简单化的理解和处理,在考察、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干部时,回避矛盾,唯票是瞻,以票取人,导致了干部使用上的一些偏差。在这种导向下,有的干部不敢得罪人,不敢开拓局面,不敢主持公道,以赢得“群众公认”的好结果;有的违反政治原则,拿原则做交易,用透消息、说软话、搞许诺,来获取“群众公认”的票数;有的不把精力用在工作上,而是热衷于牺牲集体利益,用小恩小惠去“关心体贴群众”;有的慷国家之慨,乱发奖金、补贴、福利,甚至私分公款,以取得“群众公认”的好感;更有甚者,拉山头,搞宗派,拉帮结派,以猎取“群众公认”的多数。这些人就像李瑞环同志讲的  相似文献   

4.
百字杂论     
警惕“满票”时下一些干部发现群众投票的重要性后,一门心思在“赢票”上做文章:大搞“微笑外交”,到处讨好人,甚至拉选票,搞贿选。结果常常以“满票”当选。而工作做的多,遇到的矛盾就多,有些干部往往多干了事反而丢了票。其实,只要允许自由表达,就不可能出现“完全一致”的情况。总希望“票要集中”,甚至不得“满票”誓不罢休,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金堂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具体内容是普通党员问:“在党旗下,昨天,你说了什么?今天,你做了什么?明天,你将留下什么?”干部党员问:“入党为了什么?在职干了什么?为民做了什么?”使不少党员干部在“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中重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时下,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抓经济建设时,忽视了思想建设。比如在工作作风上,有的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叶群众提出的问题敷衍搪塞,常常是说得…  相似文献   

6.
时下,一些基层干部善于对上汇报工作,而不善于对下做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这也是干群产生隔阂的一个重要原因。少数同志做群众工作时,往往避开难点。疑点。热点问题,兜圈子,绕弯子,群众“想听的听不到,不想听的耳边绕”。比如落实“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县区开会大半天,乡镇开会小半天,村委开会说一遍,到了组里农民问组长:“干部开会说什么?’回答说“还是一个‘包’字”。一个“包”字省略了千言万语,群众听了不放心。又比如讲到农业结构调整,什么“调整出思路,调整出效益,调整出产业…·。·”话虽没有大毛病…  相似文献   

7.
信息集锦     
在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解决四种现象等6则 湖北省谷城县委在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注意解决党员干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干部工作中“霸王硬上弓”现象。一些年轻干部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不会做或不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民往往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工作方法,严重伤害了农民群众的感情,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二是解决淡化农业基础地位的现象。一些乡镇领导不顾乡镇实际,热衷于“大手笔”、上大项目,对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催种催收上,而对种子更新、科技推广普及等却不闻不问,结果…  相似文献   

8.
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群众不找干部、干部也不找群众的“两不找”现象,不少农村基层干部无事可干,有的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闲得发慌,有的甚至长时间外出,平时找不到人影,到发工资时才能见上面。群众不找干部,干部也不找群众的“两不找”现象,凸显了时下一些农村基层干部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新任务存在着作风“不符合”、方法“不对路”、能力“不适应”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催粮收款等传统的工作职能没有以后,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  相似文献   

9.
任炳 《前线》2005,(11)
领导干部做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应将求实、务实、落实视为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的人并不少见。有的“以虚为实”,未做先吹,不做也吹,甚至大吹特吹,目的是“报上见名,电视显影,电台有声”,但口惠而实不至,吹完就了,以后如何,不再问津;有的“以假乱真”,只讲表面,不讲实质,只管往脸上擦粉,不管屁股上有脏,饿着肚子穿西装,满身债务住洋房”“,驴粪蛋面上光”,以假象掩盖真相,以小成绩掩盖大问题;有的“以大为纲”,计划要做大,以充分显示“魄力、远见、雄心壮志”,能否落实,另当别论,“此一时彼一时也”,场面要…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些在农村工作的干部常常抱怨与群众沟通困难。一位在农村工作二十多年的乡镇党委书记颇有感触地说:“现如今你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了实事,群众也不感激你;有时辛辛苦苦走村入户到农家,连一口水都喝不上,更不要说让板凳给你坐了。有时为了布置一项工作,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口干舌燥,他们也不买账,现在的群众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巩固农村政权的骨干,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在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不找群众”、“群众也不找干部”的“两不找”现象。不少农村基层干部上班无事可干,有的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闲得发慌,有的甚至长时间外出,平时找不到人影,到发工资时才能见上一面。目前,农村干部真的不需要找群众、群众也不需要找干部吗?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采访时,常常听到一些基层干部感叹:“如今的群众不听话。”有的人甚至将基层工作千难万难,归结为“难在群众不听话”。“群众不听话”这样的事确实存在,许多干部也遭遇过。但也有不少干部反映群众很听话,宁武县石辉沟村党支部书记说:“俺们村群众就很听党支部的话,办啥事都一呼百应,结果两年摘穷  相似文献   

13.
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有的领导议论某个干部“个性比较强”,“棱角比较突出”等等。在有些领导同志看来.干部的个性和棱角是不能容忍的。,一些单位不出人才、少有政绩.恐怕与其领导用人求全责备、容忍不了有个}生的人才有关系。一般来说,有个性的干部大多思想观念新、有魄力、敢想敢干,同时在性格上、工作方法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毛病。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活中,有极个别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的升迁和荣誉,特别重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任职期间急功近利,大搞“闪光点”。有的急于树立自己“有魄力”、“能办事”的形象,贪大求多,不顾实际地搞“一揽子工程”;有的为迎合上级口味,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挖空心思造一些中看不中用的“点缀工程”;有的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采用行政手段强迫下属和群众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千军万马齐上阵,只讲场面壮观,不讲实际效益。表面上看这些干部的“知名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您好!我们在组织部门工作。最近,结合本职工作,对某些干部“带病”上岗(即带着问题走上领导岗位)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思索。特致信贵刊,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有关方面关注并扭转这一现象。曾庆红同志曾经尖锐批评干部“带病”上岗的现象:有的人刚刚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群众就反映有严重问题;有的干部犯了错误,一查就发现早已劣迹斑斑。可见,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入口关,防止干部“带病”上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揭露出来的案件触目惊心。这些人堕入腐败的泥潭固然是他们长期放松自己世界观改造…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临汾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了“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其中“两定”就是乡、村两级党组织年初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当年要办的实事和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这项制度一经实行,就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由此联想到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经常有怨气,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不少工作,为群众办了不少事,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觉得自己很冤枉。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事违背了群众的意愿。如有些干部为了自己的前程,大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他们“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群众当然不会买账…  相似文献   

17.
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为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供了制度化、规章化的依据。但干部工作的民主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目前尚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难点与问题1、旧的用人观念导致干部工作民主化的渠道不畅。一是受旧的观念和习惯做法的影响,有的领导干部过分强调选人用人工作的保密性、敏感性和特殊性,对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有顾虑,怕泄密、出漏子,不敢让干部工作真正走近群众;二是有的领导干部过分“恋权”,片面强调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怕选人用人权削弱、失控,对干部工作扩大民主不积极不主动;三是对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缺乏正确引导,宣传不够,有些群众虽参与但不能正确使用手中的民主权利,甚至认为选拔干部是领导们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不愿参与;四是有的搞形式、走过场,形式上听取群众的意见,实际上“听  相似文献   

18.
应当肯定,当前广大中青年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总体上做得是好的,在他们中间涌现了像孔繁森、汪洋湖、吴天样、吴登云等那样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也有一些中青年干部,由于没有受过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系统教育,没有经过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长期锻炼,因而对群众的感情不够深厚,向群众学习不够自觉,缺乏密切联系群众的紧迫感。当前,在一些年轻干部中存在“浮、粗、骄、逸”的问题。“浮”,就是作风漂浮,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粗”,就是作风简单粗暴,独断专行,甚至作威作福、欺压百姓;“骄”,就是骄傲自满,盛气凌人,看不起群众,把群众当“阿斗”;“逸”,就是贪图享受,不愿意到艰苦环境去工作,不愿意同群众一起艰苦奋斗,个别的甚至“嫌贫爱富”,不愿结“穷亲”,热衷于傍“大款”,等等。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破除在选拔年轻干部上存在的种种陈旧落后观念。邓小平同志说“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要有所突破,首先要在更新观念上有所突破。现在有的领导同志不从本质上、发展上、潜力上看年轻干部,而是习惯于拿年轻干部与在位干部比经验、比成熟度,总感到用年轻干部不放心;有的认为年轻干部还有提拔机会,年龄大的同志再不照顾一下就没有机会了;有的用人时先考虑个人利益,认为启用年轻干部有风险,缺乏大胆重用的魄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陈旧观念,是优秀年轻干部选不上来的主要原因。各级党委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必须树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同样是过错的观念;破除论资排辈观念,树立早压担子早成才的长远大局观念;破除求全责备观念,树立用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当今世界,众说纷纭。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风云突变,西方政界人士“不战而胜”、“社会主义大溃败”的渲染,国内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对社会主义的恶毒攻击,一股歪曲、否定社会主义的鼓噪,甚嚣尘上。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和职工中,对社会主义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看法,有的领导同志在回答职工提出的“社会主义能否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否比资本主义优越”等问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