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以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在世界,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是一场最深刻、最复杂、最伟大的社会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借鉴,也由于原苏联经验在当时是唯一的社会主义经验,并且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我们的体制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不能不在许多方面受到原苏联的影响。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  相似文献   

2.
辛岩 《党史文汇》2006,(1):12-14
2006年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50周年.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私有制社会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3.
三大改造是否符合我国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它对我国工业化进程起什么作用?本文着重从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发展关系的视角对此作出探讨.认为它符合当时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它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前期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有利的条件,也是当时客观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统一战线性质,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国家政权机关中加强对优秀党外代表人士的任用,是实现政权中的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从字面上看 ,仅一字之差 ,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本质的区别 ?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 ?2 0世纪 50年代初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 ,通常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 ,即社会革命。当生产关系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 ,在阶级社会 ,就要求先进的阶级通过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 ,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 ,由此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使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则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 ,通过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旧…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朱德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我国手工业唯一正确的出路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造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要尊重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朱德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体现,其论述至今都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所发生的阶段不同,所涉及的内容不同,所解决的问题不同,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内在的、历史的逻辑联系,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者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根据马克思列宁关于过渡时期转变的理论和国家资本主义学说 ,结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的国情和社会现实特点 ,成功地提出和实践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提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过程 ,进而体现出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1953年开始的我国农业合作化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正确、适时、成功的,其标志是解 放了生产力,符合过渡时期的历史实际;合作化是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 选择;合作化的速度是毛泽东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提出变动的;合作化基本执行了“自愿、 互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十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中 《北京党史》2007,(5):31-34
20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次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十年来,国  相似文献   

12.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以满足城乡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在"一化三改"的过程中,对一些便于利用机械设备的手工行业而言,可以通过大工业提供的大量技术装备,逐步地组织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从而发挥国营工业助手的作用;而相对于一般的行业来说,由于受其自身客观条件所限,只能对组织形式做适当的调整,在操作方式、生产工序上进行技术革新,帮助其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农业合作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提高生产力的一种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20):47-4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和武装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3年起,在国家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中央已在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11):37-38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人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对立起来,对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出不同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改革在客观上否定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作出符合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姜苡 《世纪桥》2002,(6):36-37
工商联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同党团结合作了几十年。五十年代,党将民族资产阶级继续纳入统一战线,从而赋予了工商联作民族资产阶级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任务。工商联组织经过长期的沿革发展和斗争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工商联组织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对于工商联现今至今后的发展建设,对于中  相似文献   

17.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把社会主义运动同生态运动结合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的途径。目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于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倡导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初期 ,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重要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然而 ,国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存在多长时间 ?中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刘少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认为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要经过 1 5年至 2 0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以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逐步稳妥地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主张以及《…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国家政权是否具有统一战线性质问题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许多人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国家政权不再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了.作者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国家政权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并从历史发展、政治实践、国体内涵、法律依据、经济基础、统战特征、理论要求这七个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其理由.  相似文献   

20.
余金成 《学习论坛》2009,25(11):12-14
中国改革最具突破意义的实践是推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改革战略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而“以人为本”体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关注,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单纯优胜劣汰机制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