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丰富发展于江泽民.所以说,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建国50年来,我们党三代领导探索、集体智慧的科学结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的道路的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顺应历史的潮流、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历史进程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历史的新时期,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把新时期的历史推进到新阶段,因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是新时期的第一个历史阶段。相应的,作为这个历史进程反映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从产生、逐步展开到走向成熟,形成了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这一形成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历史纬度上,准确深刻地反映了50年来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在理论纬度上,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一套完整的认识体系,使其更具逻辑认知的严密性、价值引导和操作指导的稳定性,有利于更清楚自觉地认识党的理论;在现实纬度上,提供了认识当下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纲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强调人的价值和健康发展理念,引导现代化建设沿着健康轨道前进,并在新的高度为反思改革开放50年历史实践及其经验教训,为认识和提升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提供了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依靠力量、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坚持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总结了18年来改革开放丰富的历史经验,把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前后不同历史时期的体制机制变革的历史沉淀、历史考察和历史反思。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相似文献   

7.
(一)党的十四大报告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是我们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的着重点。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分析这一理论形成的时候,既要看到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也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在借鉴其他国家社  相似文献   

8.
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因而其理论体系也是紧紧抓住和围绕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展开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明显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这一理论虽然没有关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专门论著,但是在回答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的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没和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必将起到极其巨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这一理论中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丰富发展于江泽民.邓小平理论是建国50年探索我国社会卞义建设道路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科学结晶.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探讨邓小平理论和新中国50年建设道路探索的关系,首先有必要简略地反思一下50年来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反思50年来我们党三代领导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间的29年.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本义的基本制度,对如何建设社会上义进行艰辛探索的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前期.这期间,“我们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的历史。通过理论创新,破除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从而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理论创新,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十四大以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召开了三次全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1993年在上海召开,认真贯彻十四大精神,着重研讨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意义,明确学好这一理论重在掌握基本观点、理解精神实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广大理论工作者在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中负有重要责任。第二次研讨会,1994年在北京召开,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联系实际,着重研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促进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今年这次研讨会,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张立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亿万农民培养成具有高度文明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形势下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拟结台我县近年来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作初步的探讨。一、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基  相似文献   

15.
穆敏 《理论学刊》2007,3(11):22-26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基础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重大课题。但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一个时期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过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那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新探索、开拓的历史时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党的十七大报告对29年来改革开放历史经验进行了新的概括,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  相似文献   

16.
从1978年12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大地兴起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最鲜明特征的革命,成就斐然,瞩目于世,其思想理论旗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十四大报告指出: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依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扫除前进道路上的理论障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回顾50年来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认识和创新的历史过程,总结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对今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描绘整个蓝图,领导这一伟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其政治家的博大胸怀.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使其成为亿万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指南。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19.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要搞清楚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来自对中国革命、建设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成就的认同。只有在理论上清醒、历史中明辩、实践有成效,才能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20.
方立 《求是》2002,(23)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政党,也是一个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党。党的十六大在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实践基础上,联系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统一,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统一。这既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