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油价波动的原因,石油民族主义情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国内油价的波动率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收益率序列呈现明显的GARCH效应.国内油价波动受国际油价的冲击性较高并呈现较长的持续性.我国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改革石油定价机制,加强石油战略储备等,尽量减少高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不同于其他消费品或大宗商品,油价波动受供求、投机、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主要机构,通过投资石油期货及其金融衍生品等影响着石油业,并从中获取丰厚利润。中石油应根据需要和各银行的具体优势逐步与其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内在的路径依赖性和外部的国际油价冲击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目前我国存在石油管制的根本原因;其次,着重阐述石油管制面临的现实困境和两难选择;最后,运用AD\|AS模型深入考察我国社会福利在不受政府管制和受到管制两种情景下的损失情况,并根据相应结论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油价持续低位运行,石油产业盈利受到严重冲击,全球各大石油公司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低油价挑战。我国东部油田因多数已处于高勘探程度和高采出程度阶段,其资源低品位与成本难控制的现状致使各油气田企业经营形势更加严峻。大港油田公司为应对低油价而实行的增储建产一体化管理创新与实践是我国东部成熟探区实现效益勘探开发的新模式,它能够推动发现效益储量,提高储量动用率,缩短储产转换期,降低发现和开发成本,提升油气田公司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5.
油价波动下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价波动给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尤其在低油价时油田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不得不压缩投资规模,安全环保的投入、科技创新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阻碍了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SWOT理论,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油田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取了"能效倍增"计划、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科技创新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石油企业的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项制度安排,它通过相对独立地履行监督与服务职能,为国有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有石油企业进入油价严冬,这些新形势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有石油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从经济新常态理论出发,通过创新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价的持续上涨给石油出口国带来数千亿石油美元。巨额收入的大量积累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石油出口国需要采取措施对其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油气勘探实践中充满了辩证思维。在低油价形势下如何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各种关系,以期减少利润下降、保持效益最大化,是石油企业必须解决好的一个课题。笔者从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哲学问题入手,分析了低油价形势下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认为抓住低油价形势下油企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油气勘探潜力、用辩证的思维处理好勘探投入、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低油价,恰当地处理好近期生存与长远发展、当期效益与长远风险投入的关系,石油企业就可以化危为机,走出目前低油价的困境,并夯实未来长远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我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企业建立价格传导机制,把高油价的风险适时化解,减轻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建立风险采购屏障;找准时机,抓住机遇,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建立相应的能源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金融市场体系,并正在影响着实体经济。目前全球经济呈滑坡趋势,全球的石油需求减少,油价大幅下挫、剧烈震荡,从而影响了石油工程业务。国际石油工程业务市场急剧萎缩,投资减少,竞争加大。中国的石油工程业务,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态势,虽然快速发展的趋势受到遏制,但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我们应针对中国石油工程业务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影响未来国际油价变化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疯狂上涨,是什么因素导致油价的这种变化呢?本文从石油的供给、需求等方面对决定国际油价变动的因素做了较全面的归纳和讨论,试图为人们分析石油价格变化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石油企业与义务石油储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暴涨的国际油价,中国企业更多的是找政府要政策、要补贴、要市场准入,却很少从石油安全的角度出发主动建立企业的义务石油储备,协助政府完成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构建。结合中国市场特点,进行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完善方略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使中国越来越依赖海外石油,石油安全由此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的高位回落短期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经济安全,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加大中国海外石油的供应风险.为了应对海外石油供应的脆弱性问题,即对外石油依存度高、石油供应中断风险大以及应付供应中断能力弱,中国需要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进一步推动进口石油供应来源与运输渠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厄瓜多尔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对外国石油公司超出基准油价的额外收入征收99%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又称石油暴利税)。这一法令被多家外国石油公司视为间接征收,已有石油公司启动ICSID仲裁程序。近年来,东道国不再常以直接征收方式剥夺外国投资者的财产权,而多用间接征收的方式以达到与直接征收类似的效果。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应对间接征收问题有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本文将以厄瓜多尔政府征收99%的石油暴利税为视角,对其中凸显间接征收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因应措施,这对保障中国海外投资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的产业结构是畸形的,其调整和优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使得俄罗斯不得不依赖石油等初级产品的出口,而石油的出口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普京政府鉴于世界油价的高涨和自身战略需要,制订了一系列石油出口政策,这些政策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俄罗斯只有合理利用石油出口政策,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国际石油价格一直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石油定价作为一种经济问题也会威胁各国能源安全,从而转化成为政治问题。作为世界上两种最重要的基准油,西得克萨斯州轻质原油(wTI)和布伦特原油(Brent)是国际石油定价中的核心要素,两者价格从历史上来看基本趋平,但从2010年至今,这两种原油价格倒挂价差峰值大,持续时间长,从本质上改变了WTI和Brent相互参照联动的关系。从历史上WTI和Brent四次价差拉大案例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政治因素能够影响并左右国际石油定价的经济问题。从中国角度来看,wTI和Brent倒挂对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美国由于获得低油价优势制造成本下调,中国制造占相对优势的行业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美国wTI对油价的低估,将导致其他石油生产国更倾向于同中国合作,并且WTI影响力的下降给中国参与国际石油定价系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石油文化的演化伴随石油工业的发展,受到内外部诸多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笔者运用ISM(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分析了石油文化演化过程中复杂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链,梳理成表层影响因素、浅层影响因素、中层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为当前"三期叠加"的低油价"新常态"下石油文化战略管理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其价格波动频繁,对国家安全也极端重要。在我国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现代石油市场,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目前,建立现代石油市场完全可行,石油流通量、人才环境等条件都已具备,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企业和消费者的原动力和积极性也很高。  相似文献   

19.
国际局势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及相关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以来,北非中东国家陆续出现国内局势动荡和政治危机,日本遭受罕见地震海啸袭击并引发核电站事故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能源供应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短期上涨有限,但价格波动和震荡更趋剧烈;长期上国际石油消费将持续上升,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迅速加大。石油将占据中国能源消费的核心,因此在维护中国石油安全上,需继续坚持石油进口地多样化、协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关系、加强商业石油和战略石油储备、推进战略性跨国石油通道建设、加速能源利用技术研发和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0.
伴随全球供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国内又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严重影响我国石油经营利润,国内油气需求增速放缓挤压集团公司市场空间。作为集团公司最具战略性、成长性、价值性工程的天然气管道企业更应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强管理、促改革,抓住集团公司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天然气管道业务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