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方明珠香港,不仅以光彩夺目的不夜城引人注目,而且以她拥有众多绚丽明艳的时装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东方的巴黎”、“东方时装之都”。访港的短暂几天,笔者深深处于这种浓浓的时装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2.
穿在欧洲     
法国时装自上世纪中叶登场以来 ,就一直影响着欧洲人在穿着上的审美取向。法国每一个新派别、新潮流的出现 ,都会首先受到所有欧洲人的关注、效仿 ,法国的时装品牌也因此不可避免地首先在欧洲各国移植和推广。迷你风貌、年轻风貌、浪漫风貌、动感风貌等各式风格的时装潮流从巴黎或米兰一出现 ,往往不要一周的时间就会风靡整个欧洲。因此 ,我一直认为 ,迪奥、圣罗朗、卡丹、夏奈尔、范思哲他们绝不仅仅只属于欧洲某一个国家 ,而是属于整个欧洲。我也一直认为 ,在欧洲可能人人都是时装的模特 ,是时装的表演者 ,是迪奥、圣罗朗、卡丹、夏奈尔、…  相似文献   

3.
从意大利米兰乘坐10多个小时的夜行火车,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法兰西首都——巴黎。 啊!巴黎,梦幻般的城市。人们说,你是艺术之都、文化之都、时装之都、美食之都…  相似文献   

4.
颜仕英 《新青年》2005,(7):33-34
涂鸦往往是把正经八百、价值不菲的东西粗鲁地改造一番。在沙滩上乱画不算涂鸦,在白宫墙上画画才是个顶尖的涂鸦。正因为这样,涂鸦时代到来以后,不是说穿得破败不堪就G R A FFITI了,而在Y SL般的高级时装上面大胆放肆弄点狂野的花纹,或是撕碎点裤脚才是实实在在的涂鸦。Y SL已经成了永远的回忆,宝姿、圣大保罗、甚至CHA N EL,始终高高在上,却也相对寂寞地注视着橱窗外的行人。看着越来越受欢迎的嬉皮、雅皮、BO BO,一直到涂鸦风格的成衣蚕食着大众的钱包。高级时装永远不缺少拥护者,可不能不承认,谁把市场做到了大众门口,谁才是大…  相似文献   

5.
育儿技能     
女儿长到十岁后,我就没有资格再给她当参谋了。无论是时装、音乐,还是游乐场上的社交礼仪,我都无法干涉。女儿上高中了,她最近选了一门育儿课,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听听  相似文献   

6.
散场的青春     
一 刘美丽不知道从哪八卦来的龙年运势,说她要转运不是选择嫁人就得改个名字.大连蓝空下的沙滩上,她看着身旁那个一无所有的巨蟹男,毅然决然地将名字改成了刘铭悉. 逢人就让叫她铭悉.朋友讥笑她,还铭悉,整的像韩国时装杂志的演员.前天从大连回来参加好朋友的婚礼,那阵势着实吓了所有人一跳.抹胸红色礼服,肩上披一薄纱,颈上戴了一串珍珠项链,一出场与新娘子共受瞩目.别人都说她抢风头,她眯起笑眼,用右手摆正走歪的披肩,说:"我这叫给娘家人面子,别总觉着我们小地方的丫头土里土气的!"  相似文献   

7.
亦然 《新青年》2002,(11):15-16
认识小牵是在我的时装专卖店。小牵背着一个双肩小包,很悠闲地看服装,紧身的牛仔衣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修长的身材。出于职业习惯,我一眼就看中了她的整体气质。摄影师刘铭也看到她,用目光询问我,我点点头。  相似文献   

8.
仰视名人     
雨桦 《新青年》2005,(7):28
在精品店门口,眼巴眼望地看着那些新款时装,金光闪闪的钻戒,那一刻,恨自己不是名人,或者没嫁个名人,否则,那新款时装算什么呀?金链银链算什么呀?生猛海鲜算什么呀?巴黎香水算什么呀,简直就跟家里的自来水一样。有个自称是歌坛大姐大的歌星,想当年唱一首歌就是一万。算算唱十首歌是多少?百首歌又是多少?比印钱还快,印钱还得用机器一道工序接着一道工序,她不用,张一下口“啊啊”两声就把钱造出来了。因为她是名人。某某明星拍广告,没有三百万,你最好免开尊口。某某明星出任形象大使,百万,千万,你就慢慢地想吧,想出多少是多少。某某明星同喜欢…  相似文献   

9.
雨桦 《新青年》2005,(9):20-21
拜伦说: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女人整个生命的存在。是的,拜伦说得没错,女人可以没有事业,但不能没有爱情。爱情是女人的银行,是女人的美容院,是女人最性感的时装,是女人所有幸福生活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林小冰 《海内与海外》2013,(5):64-64,70
偶遇一条白色真丝,无袖,且是彩绘的旗袍,试穿在身,一袭白旗袍,淡而韵味犹存,衬出潜藏的冷艳,欲语还休的妩媚。那种摄人心魂的魅惑,远不是什么时装所能比拟的。身边一个小女孩试穿了几条布质的格子旗袍,很显书卷气,却没能穿出旗袍的风韵。旗袍,应当属于30岁以后的女人。  相似文献   

11.
这世界上很少有人敢把自己装进Shopping Bag里,因为这样做就等于向世界宣布自己也是一种商品,有几个人敢这样出卖自己呢?尤其是在时装广告界里,又有几个摄影师会抛弃传统的豪华造型,这样独出心裁地拍广告呢?  相似文献   

12.
《海内与海外》2010,(3):78-78
黑色的薄纱半掩着宫女曼妙的身姿,在幽蓝色调的灯光下,舞得花枝摇曳,在光与影错落出的王宫场景中,仿如时装电影的艺术效果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个黑色调的大明。开场我便被如此悉心打造的画面风格卷进了一个暗沉的年代,沉醉于这样一种横行阔视的视觉浪漫中。  相似文献   

13.
李刚 《海内与海外》2003,(4):25-25,27
世界时装宛如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折射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正由于世界各国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不同,其着装风格也各有特点。着装随意的美国妇女 今日美国职业妇女所追求的,不是那种显示地位身份的名牌服装,而是舒适、随意、普通、在各种场合都得体的装束。  相似文献   

14.
辛卡     
茶茶 《新青年》2005,(7):35
辛卡,是一个四处走场的模特,从小小的家乡出来,没有任何人提携,仗着一份天分,拍杂志,走秀,能够找上的机会,都会努力去尝试。可是她拒绝和任何人打得火热,那些时装队里的伙伴,那些经纪人,那些混迹在这个圈子里的其他看上去有些能耐的人,他们是她生活的背景与底色,却与她天然隔离。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的服饰日本民族是比较注重穿着打扮的。现代日本人的服装有"和服"、西服,也有其他各种便装与时装。"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它起源于我国唐代的服装。"和"即日本,"服"即服装,"和服"就是日本服装的意思。日本人的和服是在仿造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恢复高考后,李力林从北大荒插队回京参加高考,以7分之差落榜。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路。回城的一年时间里,他先后试验过种植药材、快速养猪、首饰加工……因缺乏信息、技术,都失败了。后来,李力林在北京西直门的服装市场租了两个摊位,借钱买了几台缝纫机,请了一些师博设计、加工时装款式。几年下来,李力林赚了5万余元,成了新中国最早的万元户之一。1983年,服装业不好做,李力林决定改行,  相似文献   

17.
乔祈 《海内与海外》2008,(10):20-23
从一个不为人知的荒凉洼地,到成为财富之门、服装之都,成为国内最重的服装产业集结地之一。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硕果,不仅是丰台,一年一度的“大红门服装节”的骄傲,也是北京的骄傲。服装节已成为北京和国内一个著名的品牌,而且一年比一年影响大,不仅辐射亚洲,对欧美服装市场也形成了吸引力。谁说北京“大红门”不会成为继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这五大时装之都后,又一个引领服装潮流的圣地?  相似文献   

18.
服装市场 随着外国各类时装的大量涌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俄罗斯服装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服装需求档次的多元化 据俄官方统计,俄罗斯现月收入1500美元以上的富人大约有500万,约占总人口的4.5%。他们是欧美高级服装的主要消费者,追求服装的时尚和名牌,月薪在150—250美元左右者为中等收入阶层,约占总人口的31.5%,人数在5000万左右。他们虽不以追求名牌时装为导向,但对低价劣制品缺乏兴趣。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同时要求品质不能太差。俄罗斯的低收入者为总人口的62.5%,月收入在30—85美元之间,是目前俄低价服装市场的主要消费者。这些人在选购服装时以价格为导向,品质不十分重要。 实用功能大于时尚功能 俄罗斯的冬季长达半年之久,皮夹克首先以实用为主,长度仅及腰部的牛仔式夹克是没有市场的。西装式的领因冷风会透入而不受欢迎,所以最好是高领的,且拉链能一拉到顶。领围也要宽松些,以便能放进厚毛围巾。前襟也必须是拉链和钢扣共用,以防冷风的透入。俄罗斯女性冬季最喜欢的当然是貂皮大衣或其它  相似文献   

19.
想当年,外祖母也是悉尼小有名气的裁缝和时装设计师,她在悉尼有名的富人区邦才海滩附近开了一家时装店,整个东区的各界名流都时常光顾她的小店,她收费低廉,但时装的品位却一点都不俗,所以大家都喜欢她的小店。即使在那个时候,富人们也知道物美价廉的道理。我一直叫“姥姥”而不是“外祖母”,她还有另外一个崇拜者,是一个年轻的希腊女裁缝,有一天,姥姥和这位希腊女孩在一起吃午餐,姥姥剥开了一个橙子,发现里面长了一个绿色的叶子,就像一个小小的橙子树长在里面一样,那位希腊女孩子兴奋地对姥姥说“:橙子树就是那样生长的,如果你把它种起来,它…  相似文献   

20.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10)
魔鬼身材一天晚上,全家正要吃饭时,小姑拎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了,一进门便大声吆喝,让大家来看她从专卖店买来的时装。众人都在吃饭,没人捧场,只有我礼貌地“嗯啊”了两声,小姑并不在意,热情不减地跑进屋,把刚买回来的衣服穿在了身上。“你们看,我穿这衣服好看吧?卖衣服的小姐说我穿这件最合适了,最能衬托出我的魔鬼身材了!”小姑大言不惭地说。老公冲我们大家做了个鬼脸儿,嘴撇得差点把脸一分为二了。原本老公只想偷偷地表示一下自己的观点,不料嘴撇得时间长了点儿,被小姑逮个正着。“哥,你讨厌,干嘛把嘴撇得这么难看?人家就是魔鬼身材呀,好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