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若兰 《两岸关系》2015,(3):59-61
<正>台湾诗人余光中著作的《乡愁》的最后一段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0年后海峡两岸通航,余光中先生又续文一段:"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也去那头。"而今,我应了余老先生《乡愁》的续文,我真的通过武汉开放赴台湾个人游这条长长的桥梁,去了海峡那头。2014年3月16日,我与先生舫兄登上飞往台湾班机,我庆幸,梦想多年、筹备多日的台湾之旅终于成行了。自1949年在昆明与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一别,他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2.
"命大容作承云之乐,是为《云门》、《大卷》,著之控以道其和,中阳之月,乙卯之辰,日在奎而奏之。"——《吕氏春秋》根据古籍记载,"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创始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后来舞姿、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遥远而淡然的舞名。1973年,林怀民,一位弃文从舞的年轻编舞家,说要"中国人做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舞给中国人看"。这一年他创立的"云门舞集"在台北中山堂首演,从此展开34年的灿烂历程,影响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乃至整个台湾社会的文化生活。云门横跨的时间幅如此之长,它曾经经历的中断、复出与壮大,和台湾社会曾走过的闭锁、失序与开放是如此紧密相连,它亦成为台湾三代人共同经历的文化记忆。云门的这些作品中蕴涵着浓浓的乡愁,它不仅改变着每个人的乡愁浓度,也因为它还存在着,而面貌不改。  相似文献   

3.
<正>“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这首诗里深深地吐慕着拳拳的游子之心,引起两岸同胞强烈共鸣。乡愁里,蕴含着台湾同胞对亲人同胞的思念、对回归故土的渴望、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也正是这股乡愁的力量,召唤着一批又一批台湾青年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积极投身到大陆相关省区、特别是福建省热火朝天的乡建乡创事业中;他们是乡村建筑设计师、乡村营造师、村庄规划师、文创设计师、生态“新农人”……他们正努力以自己的兴趣发挥热情和专业与专长,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 走好     
正《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个代表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符号诗在这头诗人在那头台湾的乡愁大陆的痛一首《乡愁》让无数读者认识了余光中。2017年2月14日,享誉两岸的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在台湾高雄医院病逝,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举国上下热议这个历史性文告。一首《乡愁》借着自媒体的快速传播,迅速在网络再次流传。"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1977年  相似文献   

6.
日据时期在台日人作者芹田骑郎以台湾原住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由加利树林里》 ,虽自称是爱台湾的产物 ,其实流露出浓厚的殖民主义意绪。小说描写异域情调和乡愁 ,感觉台湾乃日本本土的延长 ;描写原住民的野蛮、无知、懒惰和肮脏 ,日本人的先进和文明 ,为的是证明日本殖民统治的合理性 ;有关殖民者带来现代文明 ,受惠的殖民地人民感恩戴德的描写 ,其实只是作者的个人想像。将其笔下的原住民形象和原住民作家笔下的自我民族形象相比较 ,孰真孰假 ,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7.
<正>曾几何时,浅浅的台湾海峡是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浅浅的海峡尽管咫尺之隔,却让人望而却步,如天堑般难以逾越。迈过海峡,踏上回家的路,走了整整38年,或者更长。浅浅的海峡,承载着台湾游子的万般无奈和浓浓的乡愁。正如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中深切地呼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  相似文献   

8.
正应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邀请,1月12日,全国台联台籍青年(福建)参访团一行11人开始了为期7天的台湾行。这是一趟交心之旅.学习之旅,更是一趟圆梦之旅。分离——那一抹沉重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福建省每年都邀请台湾的残障人士在助残日期间来参加文化周活动,但没想到规模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之丰富。几天之内,要举办“闽台残障人士摄影作品展”、“中国直文图书馆福建分馆的揭牌仪式”、“第三届闽台残疾人文化周”文艺晚会、以及两岸专家学者参加的“无障碍论坛”。台湾身心障碍者职业技艺协会、台湾彩虹工程艺术团、台湾伊甸福利基金会、台湾几所大学的教授和学者共40余人专程前来参与活动。记者有幸置身其中,真切地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亲情,一种喜庆热烈的气氛。  相似文献   

10.
于靖园 《小康》2012,(1):120-123
正台湾眷村是离乱历史的产物。居住在眷村中的台湾老兵,背井离乡40年,怀揣着乡愁渐渐凋零。然而战争背后的人伦悲剧,又绝非"乡愁"二字可一笔带过"这是一个不说就很可能会随即消逝的故事。"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宝岛一村》的宣传册子上,写着这样一句话。2011年11月25日,北京,《宝岛一村》剧组第三次来大陆巡回演出。舞台上,简单的布景,几张桌椅,衣服古旧的男女,灯光打在那些小人物身上,  相似文献   

11.
正应朋友之邀,我在台风"玛莉亚"进入江西之前赶到了赣州,参加"2018江西会昌民俗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回顾大会林林总总的内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赖声川、王明夫对话乡愁"这一环节了。一位是戏剧大师,一位是经济学家,是什么让他们牵手登上同一个舞台?是桑梓之情,是故乡之因。赖声川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1983年,29岁的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台湾,任教于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三首台湾乡愁诗的赏析,展现了自五十年代以来风靡于台湾的、在台湾与大陆隔离的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乡愁文学”,表现了当时台湾诗人回归祖国的“归属感”、思归不得的“幻灭感”和对祖国母亲可望而不可及的“遗弃感”。反应了诗人们强烈的渴望祖国统一,两岸团圆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提起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人们最难以忘怀的诗作就是他的那首《乡愁》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  相似文献   

14.
徐军利  杨仙梅  王云生 《台声》2004,(12):52-55
隔海望乡:天涯何处是归程 长于退休后的赋闲,乡愁如浓重的海雾,愈积愈厚。弹指一挥间,离开大陆,离开家乡40多年了。老人时常到海崖之巅,翘望故乡,弥弥海浪,莽莽苍穹,何处是亲情,乡音梦难离。对于曾经在台湾警察局担任要职的郭爱物老人来讲,随着年龄的增  相似文献   

15.
廖辉军 《台声》2022,(21):102-103
<正>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脍炙人口的诗作《乡愁》中的一个小段落,由台湾知名学者余光中先生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表面看似简洁明了,实则蕴含深刻,当我读懂时已至中年,诗中就是通过一枚邮票,道出了两岸一家亲的无限乡愁。从少年时代起,我便辗转各地谋生,那时给家里写信是唯一能与母亲联系的方式。每每寄信贴上邮票的时候,我总不由得想起余光中先生这首《乡愁》来,那是对诗作最肤浅的理解。后来,得知母亲那边有个亲人远在台湾,那贴着各种图案邮票的平信,总能辗转千万邮路,  相似文献   

16.
记得我曾经读过台湾诗人余光中爷爷的一首小诗《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余爷爷的笔下,乡愁变成了一枚小小的邮票,变成了思念的鸿雁、怀乡的信使。一枚小小的邮票,那多齿的方舟上,不仅抒写着白发苍苍的老人的诗情,也满载着大陆少年的思念啊!   爸爸的邮册里,曾珍藏着一套《台湾风光》的特种邮票,那晶莹剔透、积雪不化的玉山,那湖光山色、四季不同的日月潭,那举世闻名的天祥大瀑布,…  相似文献   

17.
陈筠 《两岸关系》2009,(1):12-13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上世纪70年代,台湾诗人余光中于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的名作《乡愁》,道尽了无数台湾同胞的思乡情怀;  相似文献   

18.
乡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文艺范的一句话,出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不少人为之惊喜。  相似文献   

19.
李广玉 《台声》2024,(3):56-61
乡愁是无数赴台老兵的心结,故乡是他们的根,这里有他们的父母、亲人,他们从小生活的田园祖宅,无论漂泊多久,故乡永远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本文讲述的是一位真实的台湾老兵归乡故事,他想方设法要回到大陆亲人身边,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能魂归故乡。我们希望两岸离别不再发生,两岸从此不再有分离。本刊分两期予以刊载。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7)
正台湾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出生于江苏南京,2017年12月14日病逝于台湾高雄医院,终年90岁(虚岁)。1971年,离开大陆数十年的旅台同胞余光中先生在思乡心切情况下,仅用10多分钟就完成了蜚声海外的不朽诗篇——《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