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文苑》2007,(3):F0003-F0004
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亲临铜鼓指挥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团和铜鼓人民的起义。  相似文献   

2.
卢庆洪 《党史博采》2011,(6):52-55,59
1927年9月,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武装暴动,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大革命失败后,我党组建的第一支工农革命军。但部队在遵照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进攻长沙时遭到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亲临铜鼓指挥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团和铜鼓人民的起义。  相似文献   

4.
开荣 《党史文苑》2007,(9):30-31
修水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秋收起义前,在修水集结了四复查革命队伍,形成了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奉命在修水设计了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9日,师部机关、特务连、一团在修水县城高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首先起义向平江进发。金坪失利后,卢德铭等率部转移,追进至浏阳文家市,与三团会师。从此,起义军跟随毛泽东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5.
秋收起义     
正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前往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地方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会议精神,讨论落实秋收起义的军事行动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参加起义的部队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共5000余人。毛泽东任中共前敌委员  相似文献   

6.
王耀南(1911—1984),江西萍乡上栗人,原萍乡煤矿工人。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此后.他一直战斗在我军工兵战线.是我军工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相似文献   

7.
1927年9月10日,毛泽东在位于江西铜鼓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驻地——肖家祠召开了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并对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编制和兵力配置重新作了统一调整,铜鼓成为了秋收起义的发起地和  相似文献   

8.
修水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秋收起义前,在修水集结了四支革命队伍,形成了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奉命在修水设计了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9日,师部机关、特务连、一团在修水县城高举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首先起义向平江进发。金坪失利后,卢德铭等率部转移,追进至浏阳文家市,与三团会师。从此,起义军跟随毛泽东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9.
王耀南(1911~1984),出生于江西萍乡一个手工业鞭炮世家。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此后,他一直战斗在我军工兵战线,是我军工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7):35-37
井冈山精神 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11.
何小文 《党史博览》2014,(3):46-47,52
正富家子闹革命智救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前一天,即1927年9月8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起义的最高领导者、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却遇到了一场生死考验。原来,正当他由江西安源到铜鼓准备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起义时,却在湖南浏阳的张家坊被地主武装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了。  相似文献   

12.
<正>铜鼓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27年毛泽东同志赴铜鼓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时期,彭德怀、滕代远、萧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曾把军政首脑机关设在铜鼓。铜鼓也因此一度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起点和中心区域。其间,  相似文献   

13.
袁文才袁文才、王佐及其所部,曾对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安下了家,站住了脚。袁、王所部被改编后,袁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团团长、红四军军委委员、32团团长、湘赣边界第一第二届特委委员、红四军参谋长等职。王佐曾任工农革命军第2团副团长、红四军军委委员、湘赣边界第一第二届特委委员、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等职。可以说,袁王二人为创建和保卫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井冈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担负着湘赣边界党政军重要职务的袁文才和王佐,却由于湘赣边界特委某些…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1,(3)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在成立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5.
正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1927年9月29日来到永新县的一个名叫三湾的小山村。部队在村里驻扎5天。进村的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部队现状及其解决的措施,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第一,把已经不足1000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编时,毛泽东宣布愿留则留,愿走的发给  相似文献   

16.
在谭希林将军百岁诞辰之际,笔者拜访了谭老将军的夫人吴文彬.他们家客厅里最显眼的是墙壁上挂的毛泽东与谭希林等合影的大幅照片,上面有毛泽东的亲笔题词: 一九二七年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人约数十人此为一部分 一九三七年五月于延安城镜框下是谭希林的半身瓷像. 年已耄耋的吴大姐,满头华发,精神矍铄.她端详着...  相似文献   

17.
王耀南(1911—1984),江西萍乡上栗人,原萍乡煤矿工人。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此后,他一直战斗在我军工兵战线,是我军工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王耀南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营营长兼第一连连长。他率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8.
王诚宏  王冬梅 《世纪桥》2002,(1):42-43,38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由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并于同年5月4日在宁冈砻市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  相似文献   

19.
正引子: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跟毛泽东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打下了新中国。另一个引以为豪的是他构筑了我们国家的国防工程,特别是领导了"两弹"工程的创建。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教导队区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排长、副连长、副营长、副大队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红一军团司令员作战科科长、教导营营长,第四师参谋  相似文献   

20.
杨梅生杨梅生(1905——1978),湘潭县(今属株洲县)淦田镇桃花园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武汉警卫团。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班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副队长,红一军团第十二军特务大队大队长,第三十六师一○六团团长,湘赣红三师师长,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