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鱼类是多种寄生虫的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为探讨市场鱼类吸虫囊蚴寄生情况,了解其在公共卫生与吸虫流行病学上的关系,我们于1987年8~12月,对九江市六大农贸市场出售的8种淡水鱼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华支睾吸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次睾吸虫病则严重的危害家禽健康。人畜吃到鱼体的吸虫囊蚴均可感染。为提供控制其流行的资料,进行了扬州地区鱼体吸虫囊蚴的调查。 材料和方法 (一)鱼 购自扬州,共53批,有麦穗鱼、白条鱼、鲫鱼、棒花鱼、螃(鱼皮)鱼和非洲鲫鱼六种。鱼长45~90mm。来自仪征、邗江、高邮三县和扬州市郊。 (二)组织消化液配方 100ml蒸馏水 0.7ml浓盐酸 0.5~1.0g胃蛋白酶(规格1:3000,粉状)。加胃蛋白酶时,用玻棒不停搅拌。  相似文献   

3.
1992~1994年对上海地区5个鸡场、2个鸭场分别检查粪样700份和450份,隐孢子虫阳性率鸡为27%,鸭为58%;不同日龄和不同季节其感染率存在着明显差异。经观察和测定,隐孢子虫卵囊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囊壁光滑,无微孔和极粒;内有4个月牙形子孢子,呈纵向排列;残体呈圆形且大小不等;其卵囊大小鸡的为5.48μm×4.34μm,鸭的为5.47μm×4.50μm。人工感染试验中,鸡在感染后第3d排出卵囊,第6~13d达到高峰,第40d排出停止;鸭在感染后第2d排出卵囊,第8~12d达到高峰,第20d排出停止,经鉴定该虫体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bai-leyi)。  相似文献   

4.
动物日本血吸虫感染强度是显示日本血吸虫病疫情和对环境污染状况的重要指数,也是选择治疗方式的主要依据。建立感染强度测定方法,可以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和疫情监测提供技术和方法。由于日本血吸虫宿主动物繁多,既有各种家畜也有野生动物,其中间宿主又为两栖生活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者于1984年首先发现兔病毒性出血症,随后很多国家相继发现了本病。研究表明,该病毒可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因此自发现该病以来,一直采用血凝试验进行诊断,后来相继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免疫电镜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1988年3月,云南昆明海埂养鸭厂,幼龄北京鸭群之间,爆发了一场以腹泻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调查并证实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齐桂凤等,1988),我们随机采了60份与发病鸭同龄健康鸭的粪便,结果有19%的鸭粪中含有少量的冠状病毒。用发病时采集的病料(肠管及粪便)处理后口服接种幼龄鸭,结果幼龄鸭大部分仅呈现轻度腹泻,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死亡率,远不如爆发流行时严重。环磷酰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马杜拉霉素的安全性 ,对兔进行了短期毒性测试。结果 :染毒兔在 12~ 2 4h后出现腹泻、多尿、体重骤减、伏卧、嗜睡和四肢瘫软无力等症状。剖检见兔体极度消瘦 ,有的兔体腔积液 ,偶见纤维素沉着 ;心肌松软失去弹性 ,呈煮肉样外观 ;肺、肝、肾、脾肿胀 ,重量增加 ,均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出血、变性 ;各脏器系数及含水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胃肠黏膜出血、变性、坏死、脱落。马杜拉霉素的毒性上限指标 :LD0 为 0 .3 9mg/kg体重 ,MLD为 0 .47mg/kg体重 ,LD50 为0 .70mg/kg体重 ,LD10 0 为 1.16mg/kg体重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5年10月24日至1986年1月21日用美国生产的依佛菌素对本单位动物室12只患疥癣病的兔子作皮下注射防治兔疥癣的试验,2只作为对照。 方法 在注药前,随意选择几个病兔的病变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剪毛后用蘸有甘油的刀刮取皮屑和较深层的皮肤组织,刮到微出血的程度为止,将刮下的皮屑放于载玻片上置显微镜下直接寻找检查虫体的有无与死活,被检兔打耳号作记录。剂量按每公斤体重0.3ml皮下注射,注药后观察其症状,每隔7天或15天刮取皮屑镜检有无死、活虫体。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我们将无残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和穿孔艾美尔球虫卵囊搭载在我国反回式科学试验卫星上,旨在探索空间条件对兔球虫的孢子化、致病力等方面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用无残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和穿孔艾美尔球虫,均从球虫病兔的肠内容物经饱和盐水浮集获得,滴于直径为1cm的滤纸片上,密封于2个特制的塑料盒内。1盒搭载卫星,另1盒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观察无乳链球菌自然感染病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为探讨该菌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对四川省某家兔养殖场自然感染无乳链球菌家兔的病料进行了病理剖解、组织病理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组织中病原菌的原位PCR检测。结果显示,病兔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站立不稳、四肢划动、惊厥并伴有呼吸障碍;解剖时见心外膜出血,肺水肿、出血;肝、脾和肾肿大,坏死;脑膜充血,脑回肿胀,脑沟变浅等。镜检时全身组织器官广泛性水肿、出血、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特别是肝、脾、肾、脑和肺损伤较为严重,分别表现为变质性肝炎、急性脾炎、间质性肾炎、脑膜脑炎和出血性肺炎。超微结构上,病兔肝、脾、肾、脑、心和肺等器官的细胞超微结构都有较为严重的损伤,细胞发生明显的病变,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并在多组织病变的细胞内发现无乳链球菌入侵。间接原位PCR检测发现,感染家兔各个组织器官均可见不同强度的阳性信号,以胃、肝、脾、肾和小脑等组织最强,同时在心、肺和大脑中也出现相对较强的阳性信号。上述研究结果明确了无乳链球菌感染家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特征,为进一步探讨该菌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材料 1.弓形虫虫种:来源于兽大寄生虫病教研室。 2.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30~50g,用于虫种传代;日本大耳白兔33只,体重2~2.5kg,弓形虫病间接血凝反应阴性,体检健康。以上两种动物均由兽大动物室提供。 3.弓形虫病阳性、阴性血清、冻干抗原、稀释液:系兰州兽医研究所产品。 (二)方法 将试验兔分为接种组和对照组。 1.接种组:①动物感染:将弓形虫在小白鼠腹腔内增虫后抽出,用白细胞计数法计数后,按每毫升含100万个滋养体,每只兔腹腔接种1 ml,共接种23只。在接种前按每公斤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灵敏、快速的鉴别华支睾吸虫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华支睾吸虫囊蚴的COX-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华支睾吸虫囊蚴的RPA方法.结果 显示:所建立的RPA的灵敏度可达到2.75 ng/μL,而与日本血吸虫、隐孢子虫、阔节裂头绦虫、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台湾次睾吸虫囊蚴、异尖线虫和棘颚口线虫均无交叉反应;经条件优化后,...  相似文献   

13.
Fitzgerald(1973)报道,用莫能霉素(Monensin)0.005~0.02%剂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兔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和肠球虫,但对兔体增重有一些抑制。Gwyther(1976)用0.004%和0.002%剂量,高剂量组完全控制了兔球虫病,并且在21天后,兔增重情况与不感染对照组无差异,低剂量组的兔对该药表现有良好的耐受性,但肝脏出现一些病变。本试验旨在阐明该药对兔肝球虫病的疗效,筛选出最佳剂量,以便生产上使用。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物:莫能霉素(含量95~98%),由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盐霉素(Salinomycin),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提供;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  相似文献   

14.
兔出血症(RHD)病毒 难于适应组织细胞培养,因此 对该病毒需经兔体传代,取死 亡兔的肝脏或脾脏组织保存病毒。近年来发现,兔出血症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可存活较长时间。但对于该病毒的确切的保存时间还未见报道。本人对本课题组分离保存的及向有关单位索取保存的不同来源、不同保存时间的毒株,进行血凝抑制价的测定、免疫电镜观察及动物接种试验,掌握兔出血症病毒在保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该病毒的保存与传代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预防和治疗试验赵林,宋宝云,陈绳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430071)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我国近年来在长毛兔和家兔中流行的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据最早资料报道是1983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发生此病,1984年苏南地区家兔中...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对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RHV)后体温升高1℃和濒死期患兔进行剖检,取各主要脏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且对患兔同步进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室诊断检查,以探求DIC在患兔体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兔病毒性出血症(RVHD)患兔急性死亡的原因。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旋毛虫病流行病学中,由于绵羊的食物特性和饲养方式与猪不同,故不像猪那样感染,传播旋毛虫病原而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但一些地区曾有因食用涮羊肉而爆发人旋毛虫病的报道。因此,有关学者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了解西北地区放牧绵羊感染旋毛虫的状况,我们用猪源旋毛虫肌幼虫对绵羊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用ELISA检测了内蒙、青海、宁夏和甘肃4省区部分地区放牧羊血清旋毛虫抗体。  相似文献   

18.
用杀灭菊酯防治兔螨病试验肖芳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阳550005)兔螨病传播迅速,特征是剧痒、脱毛、结痂,冬季潮湿、阴暗笼舍饲养的兔更易发。痒螨主要寄生于外耳道皮肤表面,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严重的中耳炎,使耳内分泌物增多,形成厚厚的纸卷样痂皮堵塞外耳...  相似文献   

19.
兔瘟病毒对人的红细胞具有很强的凝集作用,血凝效价可达到很高的滴度。我们在进行兔瘟病毒的凝集试验中,发现凝集反应在振荡情况下完成时,不同时间内红细胞可被凝集成微粒、颗粒直至团块,凝集物在液体中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特殊运动。而且凝集反应的程度与病毒含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根据这一现象我们设计和建立了一种新的血凝试验方法——振荡血凝试验(VHA)。VHA能对兔瘟病毒进行检测,5分钟即可获得定量结果,判定客观,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是一种快速诊断兔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46例实验感染急性兔瘟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动态观察,同时进行了部分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现先将有关肝功能的病理变化报道于后。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购自非疫区经常规观察健康的成年或青年短毛兔。 2.感染用病料:用本系传染病教研室提供的Y_(8504)、F_(11)和F_(14)兔瘟病毒纯毒株感染家兔,发病死亡后,立即采其肝组织制成10%肝悬液,作为病料,每只供试兔股部肌肉内注射1毫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