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识窗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影响全国的著名事件《中国青年》事件《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创办的一份杂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刊。1978年9月11日,该杂志在复刊第一期上刊登了《革命何须怕断头》一文和童怀周编辑的一组“天安门诗抄”。《革命何须怕断头》介绍了19...  相似文献   

2.
和莫妮卡·莱温斯基一样,我现年24岁。同她一样,在1992年年满18岁之后不久,我曾头一次有机会投票选举总统。在那次和1996年的选举中,我们X一代(指18岁到30岁的青年人)对比尔·克林顿的支持是美国任何年龄段中最有力的。总部在华盛顿的民意调查公司...  相似文献   

3.
观点与数据     
观点与数据路得/采编青年▲我国青年就业比例下降,就学比例上升199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15—24岁就业人口占同龄人口的比例为65.20%,比1990年下降13个百分点,比1995年下降7.5个百分点。15—24岁年龄组人口就学的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4.
青年再就业与青年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人民日报》1998年4月17日报道,至1997年底,全国城镇下岗未就业人员为720万,其中34岁以下的为219万,占46%。另据《芜湖晚报》1998年4月30日载:在下岗求职者中,30—40岁年龄段的已占70%。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5岁以下者均属青年范畴”的  相似文献   

5.
青年实验戏剧:在自由中挣扎汪燕勇对传统戏剧进行的改良在80年代初其实就已开始,但是这种尝试的可能性和范围都太可怜,它始终摆脱不了对“叙事性”和“剧场性”追求的阴影。在对自由表达的追求中,这一时期,高行键及其《绝对信号》成了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80年代...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都市新世象─—“少女帮”王敏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青少年暴力犯罪又添新族:妙龄少女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及其它地区,提起小年黑帮人们再也不会只想到男孩子了。警方及从事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指出,近年来参与青少年非法帮派和严重刑事犯罪的少女人数激增,她们的年纪都在12~18岁之间甚至更小,其影响已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少女们为了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一席之地,纷纷卷入社会黑帮中,她们既是危害公众的肇事者,同时也是受0者。加拿大统计局1990~1991年度公布的一项研究统计数字表明。女青年包括中女的暴力活动日益猖镢,全加被起诉的女少年犯已从1986年的近2万人猛增至1990年2.3万人,增长率达29%。根据《少年犯罪法案》,男性少年犯占按该法案被起诉人数的72%,而目前女少年犯的增长率为男少年犯的一倍。据从1991年9月开始调查少年团伙犯罪的猩太华警查局透露,这里的数字只相当于实际参与犯罪少女人数的三分之一。有关人士还发现,参与少女帮活动的大孩子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且范围遍及全加。在猩大华已侦破的18个少年犯罪团伙中,其成员全部为女性的有4个,冠以“混世女孩”、“红粉女杰”浑号。许多女性参与犯罪团伙只是想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欧洲青年如何感受他们的生活 ?如何看待欧洲的前景 ?对于这些问题 ,1997年进行的一项“欧洲晴雨表”调查显示了有关情况。调查以“欧洲的青年”为主题 ,对象为9500名15~24岁欧洲青年。调查显示 ,对于欧洲和欧洲事务 ,年轻人表现出两种态度 :其一 ,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年认为 ,欧洲有“更好的未来” ,经济上会进一步改观 ,流动与就业机会会更多 ,条件会更好。在青年的心目中 ,欧洲积极的方面似乎明显超过了消极方面 ,青年更倾向于肯定欧洲。从平均值看 ,34 %的欧洲青年认为欧洲将会有更好的未来。认同这种看法的青年 ,在希…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马克恩逝世之后12年的晚年活动中,对他们从青年时期以来不同时段的著作进行重新认识。一方面证明他们建立的基本理论的正确,一方面认为有些结论已经“过时”、“不完全”、“错了”,要“补充”和“修改”。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序言中,期望的社会革命“没有言中”。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导言中,阐发了剩余价值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在《共产党宣言》多篇序言中,证实基本原理的正确性,但提出有些提法和内容已过时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法兰西内战》导言中,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模式——民主与廉政。在《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指出,资本主义还有发展空间,那时革命因素时过境迁,要运用新的革命策略,利用选举权。恩格斯不抱残守缺,而是与时俱进推进和发展他们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文革”十年,文艺舞台一直是样板戏一统天下。1973年后,终于抗拒不住群众的不满情绪,开始试验制作少量故事影片。1974年春节,电影《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上映。到1975年,陆续上映的还有《春苗》《红雨》《难忘的战斗》这几部故事片。“文革”中拍摄的片子,政治上,都在高调歌颂极左路线,曲解革命战争史;艺术上,由于样板戏经验的强大限制,  相似文献   

10.
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对爱情阶级属性的强调,使得爱情成为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场域。剧作明确否定了基于普遍人性的资产阶级爱情观,但在戏剧叙事上不断出现的对私人爱情的悬搁和延宕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主导性的阶级话语无法为革命青年的爱情提供整全的价值图景。爱情作为叙事要素的反复出现与其在具体叙述中不断被阻断的叙事困境,反映了60年代中国革命内在的文化冲突。《千万不要忘记》中被规训的“爱情”,折射出60年代中国革命话语、阶级认同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应被视为一种情感政治。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初,台湾出现过一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颇有生气的政治浪潮,这就是港台舆论界称之为“青年问政”的民主运动。“青年问政”,首先是由台湾大学法学院陈少廷发起。1971年10月,他在该校的《大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中央民意代表的政选问题》,向政府当局提出了“改选中央  相似文献   

12.
杨建民 《同舟共进》2013,(11):71-74
1957年10月17日的《人民日报》刊出了一篇正题为《青年作者的鉴戒》,副题为“刘绍棠追求名利堕落叛党”的“新华社综合报道”,文章将各界(包括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副主席老舍、党组副书记郭小川及作家严文井等)对刘绍棠的批判发言作了综述,其中措辞十分严厉:“发言者一致认为,22岁的青年作者刘绍棠堕落、叛党的经过,深深值得广大青年文学作者和青年们引为戒鉴。”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论坛》2011,(1):F0003-F0003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始于1985年创刊的《青年工作论坛》,1998年经圈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在全国公开发行。在26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学院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刊先后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青年干部院校最佳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理论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等荣誉。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与流行音乐”访谈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生部分被访谈者:刘子豪(代号“A”)16岁男体育委员黄越(代号“B”)17岁男组织委员凝雪曦(代号“C”)15岁女团支部书记缪汉威(代号“D”)15岁男副班长吴创亮(代号“E”)17岁男班长访谈时间:2002年7月25日访谈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富源文武学校高中生部分被访谈者:杨晓蓓(代号“F”)18岁女学生会卫生部长飞雪(代号“G”)18岁男团委副书记许婷婷(代号“H”)18岁女团纪律部长何眼飚(代号“I”)18岁女团委副书记刘锐(代号“J”)17岁男学生会主席访谈时间:2002年7月24日访谈地点…  相似文献   

15.
“老三届”:跨世纪的话题谭刚强据权威部门解释:“老三届”指“文革”初,1966、1967、1968年在校就读高中(含中专)、初中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步入中学就遇上十年动乱,毕业时,奔赴广阔天地的1969年的中学生。“老三届”──一个特定时代的环境造就的有一定社会特质的人群。他们:50年代的少先队员,60年代的红卫兵,70年代的知识青年,80年代的中青年,90年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他们:共和国的同龄人。实现中国跨世纪的一代人,掌握中国未来发展命运的一代人。“老三届”,在沉寂了一些年之后,如今又成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其基本原因似乎有三:一是“老三届”具有“红卫兵”的代称,伴随着“红太阳热”的再次升温,一种说不清的同情还是责怨的社会目光重新开始了对“老三届”的特别审视。二是进入90年代之后,许多“老三届”人士所开始的对自身成长过程的综合考察与回忆。《北大荒风云录》、《咱们老三届》《来自老三届的报告》、《第三代人与第四代人》、《共和国的第三代》等书籍的出版,已真正引发了人们对“老三届”人士的重新关注与认识。三是如今“老三届”中的大多数人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岗位上,以  相似文献   

16.
论“实事求是”的价值内蕴农志鸣“实事求是”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指一种切实的治学态度和学风。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赋予它以新的含义,使之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点。1938年10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2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对1980到2009年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青年人物报道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析.通过抽样、编码、阅读,本文基于527篇报道样本描述和分析了被报道青年人物的“地区形象”、“生理形象”、“文化形象”、“婚姻形象”、“身份形象”及“事迹形象”,初步展示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青年媒体形象的特征及变迁.  相似文献   

18.
弹性货币政策在中国的运用华东师大国际金融系副教授周炼石鉴于1994年1—2月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20%已超过改革中最高年份1988年的18.5%的形势,“通货膨胀形势严峻”,“我国出现通货膨胀预期”,“谨防滞胀幽灵再现”的惊呼声连连四起。通货膨胀的阴影...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中国青年形象研究多关注西方媒体对该群体形象的“他者叙述”,本研究站在“我者建构”的角度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国际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出的中国青年形象。通过采用语料库驱动的话语历史分析法分析《中国日报》2013—2020年中国青年新闻报道的议题设置特点和话语使用策略,发现《中国日报》向国际社会呈现的是一个具有多重社会身份和社会责任、在个人成长中优缺点并存、自身发展需要外界帮助的中国青年群体形象,由此揭示出了与西方学界不同的青年媒体形象,在青年形象研究中发出了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拒绝“性革命”潘绥铭许多人都知道,美国在60年代出现过一次"性革命"。当时的人们主要是根据美国大学生里性行为的急剧增加,才发觉"性革命"已经到来的。自从1985年以来,一部分中国人也开始感到"性革命"似乎已经在自己身边出现。但是有意思的是:不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