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村民委员会选举又是村民自治权的具体体现和载体.因此,村民自治的关键是切实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目前村委会选举中普遍存在选举程序失范现象,从而导致村民自治权受到侵犯.建立村民自治权利救济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宗族势力及影响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同时在管控宗族势力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当前,宗族势力影响村民自治仍然存在,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治理基本方式,核心是村委会选举和村委会履行职能。消除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负面影响,必须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入手,固牢根本,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村民自治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在农村面对的具体处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村民状况、文化特征四个方面 ,它们都对村民自治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村民自治的性质 ,村民自治的功能应该是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要求 ,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满足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需要。要克服具体处境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功能 ,就必须对村委会选举、村民决策、村规民约、财务管理以及村务公开等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村民选举权是法律赋予村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及农村利益关系的日趋复杂,村民选举权利在一些地方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这不仅挫伤了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也破坏了村民自治组织的合法性,进而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应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建构相应的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从而从制度安排上保障村民选举权利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三十年来在以选举民主为基本框架下的村民自治制度,释放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村民自治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社会多元利益格局逐步形成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平等参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对于完善选举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解决村民自治"四大民主"困境具有重要的功能与价值,必将有助于推动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与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农村最广泛的实践。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设计的村民自治是以村民委员会为核心,重选举而不重监督。在推行村民自治的初期,把重点放在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上是必要的,因为选举代理人是民主的第一步。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监督缺位的问题则凸显出来。山东省五莲县实施的“1+4”民主监督模式对村民自治的监督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议事制度是村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过程中依次进行的步骤与方式的组合排列。《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其辅助法对村民选举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则设定。村民自治议事的载体组织形式、议事程序启动机制、表决机制及救济机制是村民议事程序的基本要素。因此,村民自治议事程序规则立法应在上述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南农村村民自治状况的实证研究 ,得出一个结论 ,即当前苏南农村基层正在推行的民主选举方式———流动票箱制度 ,是一种现时性的村民选举方式 ,其现时性主要取决于村民的经济利益、权利意识、自组织能力、村民选举委员会动员能力等因素。流动票箱制度在选举过程中存在持箱人的确定、持箱人对划票过程的可能影响等问题 ,以及潜在着剥夺村民进行集中讨论、在公共场所进行公开选举等隐患 ,因此建议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备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推动了我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但由于对基层民主选举认识的不一致,实践中制度不建全,有关法律、法规不配套,程序操作的不规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直接引发或诱发了村民之间的矛盾,给农村政治稳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障碍。应当健全村委会选举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民主选举的程序,推进“四个”民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正经历着从普遍推开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转变。但村民自治并未摆脱内部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制度上的缺陷及自治主体的不适,基层民主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规范村民自治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观念等方面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1.
在现阶段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中,派系竞争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对选举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规范村委会选举中的派系竞争,成为当前我国村民自治所面临的一大急迫任务。  相似文献   

12.
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政治形式,建立了适合农村的选举和自治制度。但由于受农村各种文化观念因素的制约影响,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约和阻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善治理论来对农村选举加以思考,且将思考重点放在提出有效对策上,结合治理理论着重分析了农村选举的主体、过程、环境以及存在于其中的各项关系,旨在尝试从宏观上把握农村选举这一研究对象。选举主体要明确定位,选举过程要严格规范,选举环境要努力改善,而选举关系要得以理顺。其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村民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二是村民与乡村精英、村民与村委会、村委会与乡政府以及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良性且持续性互动要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4.
论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完善村民自治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管理民主则主要取决于村民自治的完善程度。当前村民自治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制约了村民自治的良性运行。完善与发展村民自治,要尽快界定清晰农村集体资产,建立健全保障农村集体财产安全的制度;改革农村“两委”设置,明确农村“两委”职能,建立起有效运转的监督体系;健全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村民自治的实施过程中 ,法律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法律制度对村民自治的保障 ,主要体现在宪法、专门法律、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保障等层面。由于现行法律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修订、规范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 ,才能保障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的主要活动内容。从1987年全国开展村民自治实践以来,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参与程度不断深化,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许多村民对政治活动越来越表现出冷漠的情绪,厌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当前选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文化思想对农民政治心理的影响;二是经济根源和文化素质因素;三是农村家族势力的复兴伤害了农民的参政积极性;四是选举平等性城乡的巨大差别遏制农民参政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是广大农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具体举措,它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被实践所证明。这一制度在有效执行上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改革开放后,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出现了新的制约因素。面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制约因素,要打破束缚,扫除障碍。通过对农村、农民思想以及村民自治组织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找出村民自治制度的制约因素和解决策略,为村民自治这一长期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了对农村妇女财产权、政治权、人身权等保护不力问题,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不完善是很重要的原因。在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中,应明确规定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标准、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的权利义务,完善村民自治的表决程序、外部行政监督、司法救济途径,进一步保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项目下乡是新形势下解决村庄发展财政不足的重要途径,希冀通过外部资源输入激活村民自治和村庄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项目下乡并没有带来村民自治的发展,甚至没有与村民自治发生任何互动,使得其成为单向度的资源输入形式,村民自治呈现出"去自治化"现象。具体表现有,村民选举出现"异化"状态,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较低,富人治村消解村民自治的政治空间。项目下乡背景下,村民自治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完善和资源输入,更需要基层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和村民主体性参与。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在发展过程中除受到制度、经济等各方面的制约,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本文以湖南省1999年度40个县村委会选举情况为例,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