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允 《公共行政评论》2023,(1):29-47+197
早期环评改革中,以实现法制统一和矫正地方执行偏差为目标的央地逻辑无法解释“放管服”背景下环评改革的效率转向,基于政策实验的渐进式改革路径使得央地互动在传统“集权-分权”路径之外呈现差异化和选择性特征。理论上须寻求综合性框架以解释央地逻辑的转换,规范上须寻求央地关系的稳态结构,纾解改革与法治的内在张力。研究构建了“合法性-效率”二元维度的分析框架,着眼于环评“放管服”改革尤其是环评豁免制度的个案观察,引入政策创新的合法性依赖程度变量,对政策创新工具中的央地互动方式进行类型化。研究发现,合法性与效率维度在环评改革中呈现出制度上的共生叠加,环评改革演化为渐进交互的制度谱系。合法性依赖程度的差异是影响政策实验中央地互动的因素,也是中央对地方的政策试验进行选择性控制的重要工具,地方与中央博弈能力的差异影响到政策创新的认可和复制推广。效率导向的环评改革无论是在政策试验的改革路径抑或是具体的政策工具层面,均面临合法性约束困境,应从政策试验的准入评估、启动授权的制度化、全流程监督、央地权限划分稳态化、重申环评功能定位与价值位阶等方面予以纾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经历从"管办评分离"到"放管服"纵深推进,但迄今为止,推出的政策举措仍囿于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微调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正面清单的改革思路。本文澄清并提出,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目标是依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法治精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实质性含义的改革举措在于落实三张清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有关高校"不得如何"的禁令性规定的"负面清单"和教育评价组织自主权的"负面清单"。  相似文献   

3.
郭创拓 《法学》2021,480(11):160-175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风险肇源于科研项目立项、执行、结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过程不可观察、结果不确定等特质引发的经费滥用与浪费等可能.囿于当前的部门法规制思维,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风险规制呈现出"重公法、硬法、实体法而轻私法、软法、程序法"的不良状态.规制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风险应从科研资助合同的本质探寻风险的生成机理,并依据合同理论完善风险规制的法治理路,打破传统部门法规制壁垒,坚持公私法融合的规制路径,建构以自我规制为前提、以合同规制为核心、以刑事规制为补充的兼具实体与程序、法律与道德的多维度风险规制体制.  相似文献   

4.
陈朋发 《中国司法》2022,(10):68-73
<正>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重要论述,阐释了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这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坚持行政执法聚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深化改革“先手棋”、转变职能“当头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突破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激活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中央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新政。然而,受行政性分权格局与内部行政关系传统的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仍然面临着政府"放不下"与高校"接不住"的两难困境。中央与地方各有关涉教部门以及高校,对于"放管服"改革的利益分歧与观念冲突,直接衍生出改革意愿不足、实质性突破缺乏与制度空间约束等问题,折射出"政策驱动型"改革模式的弊病与限度。当前,亟待统筹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两种改革进路,促进政府与高校分权从行政性分权向法律分权与功能分权转变,以实现政府依法有效监管能力与高校依法有效治理能力的协同提升,并最终破解"放管服"改革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6.
法治政府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环节。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诚实守信”为目标体系的法治政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组织性目标的实现;通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地完成了执法严明、公开公正的过程性目标;通过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深入政务诚信建设,有效推进了廉洁高效、诚实守信的伦理性目标的制度化。以此为标志,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已经达成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译  王煜东 《河北法学》2023,(3):135-152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反映了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向要求。多元要素市场中要素的自由流通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活力。政府监管是优化市场主体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在整合多元要素资源市场的过程中,政府监管改革须首要明确要素流通与政府监管之间的权责关系。由此,政府监管改革的要点应围绕产品质量标准和市场监管规则,厘清要素市场政府监管改革的政策导向。借助大数据技术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政府在行业和地域分割市场中的数据动态监管过程中,应推动政务数据平台的优化升级,以“放管服”为指引科学调整税收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运营负担,以信用法治政府建设为导向同步实现政务诚信与社会诚信的双重价值。涉及要素市场政府监管的重大事项,还应贯彻重大事项党委请示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8.
《人民法治》:请您谈一谈目前容县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具体工作任务与目标。李唐明:目前,容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按照《容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既定的目标,努力完成2019年和2020年的工作任务,同时,加强对全县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落实,对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限定时间、挂账整改,确保完成实施方案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二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蹄疾步稳,成效显著。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显著加强,开放政府和透明政府建设提质增效。但与党中央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聚焦使命任务,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完善行政立法,实现改革与立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树立司法权威,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防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突破法律底线。坚持依法防疫和依法抗疫,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裁判要旨】科研项目经费具有明确的权属,国家及主管部委改进了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用途,但并未改变项目经费的公共财产性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没有实际发生的费用列入科研项目报销并据为己有的,属于贪污行为。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12,(26):10-10
第一,“法治文化”与“文化法制”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法治文化是由法治的精神文明成果、制度文明成果和社会行为方式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法治状态;而文化法制则是一个国家有关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体制、文化权利、文化活动、文化教育等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  相似文献   

12.
《政法学刊》2018,(6):23-29
十八大以来,广东依法行政取得了质的飞跃。在观念上,实现了依法行政的"控权"理念向"服务"理念的更新,"单兵突进"思想向注重依法行政的顶层设计、协同推进理念的转变;在制度上,大力推行权责清单制度、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不断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度化、全面深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制度、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年度考评制度、不断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等等;在实践中,结合"放管服"改革进行了广东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佛山禅城区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改革等一系列实践创新。广东依法行政观念更新、制度健全与实践创新,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司法》2004,(9):95-96
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国法学理论研究,根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规定,《司法部2004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课题指南》(简称《课题指南》)面向全国公开申报。现将项目申报受理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以下简称“部级科研项目”)的立项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以…  相似文献   

14.
崔凤生 《行政与法》2022,(10):13-21
基本公共服务智慧化项目承载着顶层制度设计与部门政策落地的双重使命。“十四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明确了各部委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但仍存在政策供给不足、跨部门协作困难、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演进逻辑、内涵属性及框架结构,分析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供给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法治的“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价值理性、价值真理的视角发现法治作为固有 价值、构成性价值的本来涵义,即以规则之治为载体,以宪法和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严格实施法律 规范、程序与制度为存在形式并以公共政治的规范化为实质;二是指赋予法治以神圣性的价值基础,它 作为“道”,体现为法治捍卫公民的自由,保护共和国全体公民的人权和尊严。法治的“形”指法治的 形式性,它使法治具有生命。它的出现在我国具有历史基础,但它的实现需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达成 共识、需要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建构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法治的“魂”与法治的“形”二者之间关系 密切,法治的“魂”赋予法治以“形”。法治与德治在规范方式、形成方式、内容、表现形式、实施方法等多 方面均存在不同,它们各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功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各自独特的重要作用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5,(9):111-112
为了繁荣发展和指导全国法学理论研究,根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司发通(2001)05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规定,《司法部2005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面向全国公开申报。现将项目申报受理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以下简称“部级科研项目”)的立项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法学理论先进…  相似文献   

17.
董程  田进 《行政与法》2023,(5):23-36
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建设是释放“放管服”改革效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一环。本文以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以277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引入TOE框架,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地方政府的互联网服务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关键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构建一个全新的一般性解释框架。同时,也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后续建设提供符合实际的经验借鉴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法治是指在一个政治协调统一的地域内,为体现统一的法律精神,由不同区域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区域的法治规则和制度,对社会进行治理的方式。它是区域主义理论的应用。“法治浙江”是依法治国区域化的政治策略,是立足浙江实际落实法治国家目标的具体实践。刑事政策是服务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保障手段。以浙江为例研究刑事政策的区域化,将“法律至上”和“良法之治”与现实的存在与趋势有机结合,设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完善司法机关经费保障体制。司法机关的经费要由国家公共财政来全额保障,坚决实行收支脱钩”,“要会同财政部门分地区、分部门研究制定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标准,并建立逐年递增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廖吕有 《法学》2024,(1):63-78
行政黑名单制度具有失信惩戒和风险预防双重功能。而目前的行政黑名单制度以失信惩戒为主,导致失信惩戒功能对风险预防功能的挤压,行政黑名单制度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重叠,行政黑名单制度设计预期的落空,以及对信用主体权益的不当侵害。风险预防功能与失信惩戒功能在规制目的、规制地位、正当性依据等诸多方面存在本质差异。基于“信用”的风险工具属性、“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以及风险预防功能的独立性等理据,行政黑名单制度应当转向风险预防定位,并需在列入程序、跨领域参考、合比例衡量、修复标准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