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卉 《理论月刊》2010,(8):82-84
本文对利己主义的两种形态作了详细的考察。分别列举出利己主义者对自己观点的论证以及非利己主义者对其论证的反驳,试图展示出纯粹的利己主义虽很具吸引力,但却不能作为道德理论被人们接受,与此同时,纯粹的利他主义仍有待进一步的证明。于是,我们可以选择这两者的交集——己他两利主义。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批判哲学或隐或显地对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将梅洛—庞蒂的文本理解为:基于生活经验的矛盾结构,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重述,而这一矛盾结构则清晰地存在于康德的先验美学和先验分析当中。尽管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对康德的第一版先验演绎的解读影响了梅洛—庞蒂,但是他还是发展出一个在康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之间的独特视角。因为梅洛—庞蒂的涉身的(embodied)、生活的综合实际上瓦解了康德对感性和知性的区分,并且最终使得时间感和主体感成为矛盾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科亨对诺齐克的前期批判集中体现在他对"张伯伦论证"的回应当中。诺齐克以张伯伦为其理论设立的对象,从个人权利角度出发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至上"进行辩护,并采用两种方式试图论证社会主义的非正义性。科亨通过分析诺齐克例证中的细节问题抓住其论证要害,有效的揭示了"张伯伦论证"的不合理性,指出其并没有实际证明出社会主义与自由是相冲突的,进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平等观提出了展望。尽管科亨的一些观点比较偏激,但是他强烈的社会主义信念昭示着我们: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积极回应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者带给我们多元化的理论挑战,从而有效捍卫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尚艳华 《传承》2009,(12):104-105
通过对先天认知结构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基本特征的论证,肯定人类具有先天认知结构的观点,并论证了这种先天认知结构的唯物性。由此,展开对人类认知结构的深入探讨。在分析先天认知结构与后天认知结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概括出人类无限的认知能力源于两种认知结构的结合,并论及二者在认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列维纳斯在伦理领域中揭示出了主体对他者的屈从关系,但他并未揭示出在先验现象学认识领域中,也有主体对于他者(作为不同于主体的对象)的屈从关系。在先验现象学中,意识和对象的原初的意向关系是意识与物的意向关系。在物与意识之间,有着存在论上的差异,而主体对于物(对象)的屈从关系的基础则在于物的存在方式。这导致了主体对对象的屈从的两个方面,即悬搁和直观。首先,悬搁并不是主体任意加给对象的,而是由对象的存在方式所要求的。其次,直观也不能够任意地显现对象,相反,直观必须符合于对象的类型并被物区域所规定。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理论视野下,曾经作为合法和整一性力量的元叙事丧失了合法地位,曾经无限乐观的人类理性被放置在一个慎重的空问中考虑,曾经被压制的"他者"--非理性、女性等由边缘靠近中心.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系列和<第五个孩子>等作品中,作者利用虚幻想象和现实描写两种创作手法,着力凸显差异的地位从而解构"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实现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基于彼此差异的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7.
陈巍 《理论月刊》2022,(7):153-160
他心直接感知议题正在引发新一轮的推理主义与感知主义之争。并现论旨在回答“直接性”的概念内涵,并与以胡塞尔、施泰因和梅洛-庞蒂为代表的同感现象学思想存在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同感现象学的洞见在于:我们在观察他人时,意识到的不是纯粹的行为,而是他人的经验生活本身。自我与他人的经验在具有互补性的结对中实现了意义的类比转移,最终,他心并现在同感活的异己身体的过程中实现了。现象学为他心通达开辟出超越推理主义与感知主义二元对立的进路,也为并现论与当代认知科学的对话留下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先天认知结构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基本特征的论证,肯定人类具有先天认知结构的观点,并论证了这种先天认知结构的唯物性.由此,展开对人类认知结构的深入探讨.在分析先天认知结构与后天认知结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概括出人类无限的认知能力源于两种认知结构的结合,并论及二者在认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代伟人与世长逝,而他为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划时代的伟大理论创造将以其光焰指导中国人民去创造美好幸福的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的被广泛的认同,在改革开放中的业绩彪炳史册,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的中国社会主义风景独好。邓小平,这位革命老人在已经七、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奉献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样的历史杰作,当然是中国人民的幸运。而这样的历史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共产党人回应了历…  相似文献   

10.
杨子潇 《求索》2022,(1):107-116
在农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机制中,"感知—判断决策—图式形成"是基础性内在结构,农民生活中的法治实践是外在影响因素。通过观察"迎法下乡"遇冷的现象可知,正负面法律信息与农民的"关系性距离",规避风险为目的的"判断标准",和既有图式对新判断结果的"顺应",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生成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它们联通意识生成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社会特征,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意识生成机制。正是因为负面法律信息与农民的"关系性距离"更近,农民对法律的避险功能产生消极判断,法律图式又顺应了这些新判断,导致出现了"迎法下乡"遇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改革以来 ,中国的经济方式与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并伴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组织方式的调整。这一趋势随着中国“入世”而继续发展 ,并将对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强大的、能动的影响。本文就这一进程对我国现行制度与政策的影响和挑战进行了论证 ;对回应挑战的社会政策取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曦 《前沿》2013,(19):130-131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学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得出“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来分析,这条原则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能得到很好的借鉴与应用.教学中处理好结构、功能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培养与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是范式概念,他认为范式与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对科学进步合理性的正统观点构成严重的威胁,因而托马斯·库恩被批评为相对主义者和非理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过程在本质上是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有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减少公共政策的失误,增强公共政策的回应性与合法性。公民参与的最终实现需要科学设计并逐步完善公开听证、民意调查、政策咨询、公私合作等多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情境性伤害犯罪人犯罪动机的生成具有非预谋性、境遇性,但仍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通过同样是动态建构过程的认知结构的研究,可以认为情境性伤害犯罪人犯罪心理是在一种"手段—目的链"式认知结构的统领下生成的。这或许可以成为探寻情境性伤害犯罪人犯罪行为发生原因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方法论上,民族志的难题之一,是自我无法从本体上变成他者,但若他者缺席,则会陷入自我唯主观论。它需尊重自我与他者差异,但不限于写差异,否则就只是猎奇。自我与他者皆不可缺,但若无互动,他者就是与自我无关的任意抽象,针对互动的自我反思更无从谈起。因此,不是他者、也非自我,唯因互动而情境性生发的、超出自我与他者的实践增量,才使得“做”民族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法理论在民事权利属性上坚持严格的人物二分法.随着社会发展,人格权与财产权之间的界限开始逐渐模糊,出现了人格权财产化和财产权人格化现象.但关于这一现象至今尚无一以贯之的理论解释.在对人格权财产化和财产权人格化两种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民事权利二元性”概念,认为不论是人格权还是财产权都兼具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的二元结构.这一概念可以打破人格权非财产性和财产权非人格性的理论桎梏,为人格权的财产性救济以及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救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格雷马斯在结构主义上关于意义与历史的解析,带来了时间性因素与非时间性因素在语义学中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的论争。在利科看来,其实只要通过对三个方面的论证就能说明非时间性在结构语义学中是不能或缺的:(1)对考验的概念证明;(2)对结构主义语义学的术语的转换过程的说明;(3)由时间的延展所带来的方法论的接合。这三个方面的论证使历史与意义在语言学中找到契合点,通过它们的补充,从而使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语义学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举目尽匆匆     
也许是由于性格关系,我这个人忍受寂寞的能力特别差,没有友谊的生活对我来说等于不是生活。即使是空气,我也总希望它是热烘烘的。这种温度,可以是被朋友的纵谈豪饮烘烤出来的,可以是被同事在共同研究工作时的热烈争论同化出来的,可以是被陌生人路遇时的互相问候烙熨出来的。但是眼下,人人的脚步、身影、眼神都是匆匆式的,彼此的关系都是擦肩而过式的,即使相识者也形同陌路。我在某大学里教一点课,每次上班,首先要在公共汽车上忍受近一个小时的寂寞。车上的人自然是很多的,也很挤,人与人之间的肉体距离很近,近得几乎无距离,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很远,远得像是分住在两个星球上。如果说若干年前,车上还能听到一伙人或几伙人的哇啦哇啦神侃声,一伙人与他伙人的争吵声、叫骂声,眼下的中国人似乎对此已经厌倦。人人只要上得车来,或坐或立,便立即进入沉思状,继续想着他永远想不完的心事。此时,如果你不慎碰了他一下,他也  相似文献   

20.
网络公众司法参与具有参与主体的非组织性、参与行为的不可控性以及表达意见的无序聚集性等非理性特性。非组织性的网络公众参与导致参与个体认知的非理性、司法机关与网络公众之间缺乏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以及司法运作过程缺乏透明度等,是网络公众非理性司法参与的主要原因。实现网络公众司法参与理性化的目标,需要从选择和建立网络行业协会的参与模式、建立司法信息公开制度和司法网络回应机制、加强司法信息体系建设,以及规范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