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学诚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治学方法,从文化史的独特视角切入赋学研究。章氏认为赋体的生成与诸子文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赋体习染诸子文的艺术特征之余风;二是赋体在意旨上“犹有诸子之遗意”。  相似文献   

2.
李华 《求索》2010,(8):198-200
两晋是六朝动物赋创作的高潮期,两晋赋家基于"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可以喻大"的创作观念,多方拓展题材的表现空间,写物则注重动物物貌物态的细致描绘,抒情言志则呈现多元的内涵特征,修辞则注重以华丽辞藻编织"美丽之文",整体上呈现出了"流韵绮靡"的艺术风貌,是咏物文学在魏晋时期长足发展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诗体赋的界定与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勋  曾伟伟 《求索》2005,(4):139-142
诗体赋不仅仅指从《诗经》演变而来的四言赋,还包括随着五、七言诗的兴起而产生的五、七言赋,以及保存在敦煌文献中以五、七言为主要形式的文人赋和俗赋。四言诗体赋被用于两汉魏晋,篇幅短小,风格典雅;五、七言诗体赋流行于梁陈初唐,语言流丽,风格纵恣,近于歌行;敦煌诗体赋产生于唐代,通俗平易,其中几篇俗赋更具有故事化和寓言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状物与抒情之关系来看,汉代咏物赋可分为三种类型。情物组合式咏物赋的特征是状物部分与抒情部分是人为地组合在一起的;情物渗透式咏物赋的特征是作家的情感逐渐渗透到状物之中;情物交融式咏物赋的特征是状物与抒情和谐交融,感情真挚,作家主体形象鲜明。汉代咏物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华 《理论月刊》2009,(6):136-138
建安文学出现了"彬彬之盛"的局面.其中,动物赋也呈现出"符采相胜"的风貌.三曹以及七子中的王粲、陈琳、阮玙、应玚等均参与了创作,其中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动物赋的作家.题材方面,鸟类赋大量出现,具有殊质、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动物常被吟咏,同题共作现象突出;表现内容方面,摆脱两汉动物赋载道讽喻的体物模式向楚骚抒情传统回归,"兴志而赋",重个体意识的表达,物我关系浑融;语言方面则体现出华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近人李审言辑《韩诗证选》,已发明了韩愈诗作与《文选》的关系;经微观比勘可知韩愈赋作等更是深得《文选》收录之"骚"体文的精髓:"《骚》意"和"《骚》体"。韩愈诗赋,化用《选》诗,学习《文选》古文辞藻、文法,扬弃其陈腐的思想言论,互补以现实生活中的活语言和新意,体物写意、抒情言志,唱响诗文之最强音,达到了"复古"(继承)与"惟陈言之务去"(革新)的天然统一。  相似文献   

7.
章学诚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治学方法,从文化史的独特视角切入赋学研究。章氏力举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尤为企慕战国文章之盛世。众人将萧梁的《文选》“举为辞章之祖”,而章氏整个文史校雠工作的深层动机之一,是试图在时间坐标上将《文选》调整为有为而发的战国之文,从而消解清代义理、考据、辞章严重分离的现象,以补救时世为文之偏颇。  相似文献   

8.
现当代文学史界对于古代赋文体的认识颇不一致,或认为赋是韵文,或认为赋是散文,或认为散体赋是散文、骚体赋是韵文。影响到散文史、散文选本以及诗歌史著作,就呈现出或叙论赋或不叙论赋、或选录赋或不选录赋的混乱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赋"的文体属性缺乏明确认识。而考察中国古代的赋文体论述,则可发现自两汉至明清的论赋者始终坚持着"赋出于诗"、赋"要皆属诗"、"赋当以诗为体、而不当以文为体"的基本认识,体认着赋为"有韵之文"的文体归属。因此,尊重并吸取古代赋体论述的科学见解,消除当代文学史著作及散文选本将"赋"列入"散文"范围的误解,不仅能纠正以赋隶文和韵散不辨的分属混乱,也能减少赋篇选录和学术研究的交叉重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骚体赋的内涵特征、发展历史、影响进行了界定、梳理和评价 ,认为 :骚体赋是指采用楚骚体式又以赋名题的作品 ,直接在楚辞母体脱胎而成 ;骚体赋作为赋体文学的一个重要类别 ,以其突出的抒情性、疏朗流畅的语体特征丰富了赋体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开拓了纪行、玄思、悲士不遇、悼骚等四个重要的题材领域 ,大大扩展了赋体文学的表现空间 ,骚体赋在赋体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傅玄的辞赋数量颇多 ,且绝大部分为咏物之作 ,所咏题材广泛 ,却基本遵循立象尽意、设象显情的模式 ,很少有随机而发、淋漓挥洒的激情。他在理论上提倡语言的赡丽、结构的精致和“假喻达旨”的表现手法 ;在创作上则通常运用绮丽的文辞、短小的篇幅、精美的句式和意象 ,通过物象的描写来表现预设的情志。傅玄的辞赋理论及其创作 ,对两晋南朝的赋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宛"与"悲"是曹植文章的重要风格特征,在其借物色以写心曲的动物赋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后代动物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典范.曹植动物赋能"婉转附物":一是比兴手法的运用,追慕前代文学传统,以动物为比寄予情思,并注重情节描写"婉转"叙事;二是多样化语言风格的运用,语言文雅与通俗并存,且每篇文章的体式风格因内容而各不相同,构成整体创作的"婉转"."宛转附物"的目的是"怊怅切情",写出自己复杂的"悲心".表现在曹植动物赋中,其动物赋多是"触类而作",且"慷慨悲凉"的情怀内蕴复杂,包含着才高自赏与现实不遏、奋翅远游与挂滞重绁、希冀反抗与委曲求全、"生全顾复"与"物类迁化"的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12.
赋体的起源是赋学史上聚讼纷纭而又悬而未决的一大公案,最近有学者提出赋体发生,源自宗教祭祀仪式活动,认为构成赋体的两个基本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均与远古时期巫祝的祭祀仪式活动有关,前者与赋的原始义为祭神而贡物有关,而后者与巫祝的不歌而诵特长有关。但是,通过考察发现,赋之本义为军赋而与祭神贡物无关;不歌而诵也并非巫祝之特长,故而此说不能成立。从文体功能来看,赋之诗源说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丽人赋是指以美丽女子为题材的赋。丽人赋"由容及情"的书写模式是指赋文前部描摹丽人容貌仪态,后段抒发喜怒哀乐诸般感情。先唐丽人赋大都遵循这一模式,与同一作者的其他赋作存在明显差异。丽人仪容描写的成因和艺术高度既决定于赋体的性质,又得益于骈句入赋的助推和人物对称之美的表现需求;爱美之心和物哀之情构成作者情感的起因和两层高度。  相似文献   

14.
张伟 《求索》2023,(4):178-186
王夫之针对清初颓靡的士风与诗风,以理学为基础,继承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传统,结合心学的时代思潮,对传统诗学“诗言志”“诗缘情”的抒情传统和明清诗学中的尚情传统进行了重新梳理。他主张情志合一,认为只有“贞志”“大欲”“公意”可入诗,并细致区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意”,提出了“俱不在意”和“不得以名言之理相求”的原创性命题。王夫之融合“志”“欲”“意”“理”“势”,构建了废虚返实的诗学精神和以主情崇正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情感论。船山诗学中的“情”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具有理论的契合点,其诗学范式、方法、格局和境界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丽芳 《思想战线》2002,28(2):102-104
21世纪写作学发展的思考 ,首先是学科定位的思考 ,即在注重以往文本的社会学认识基础上充分注重写作与语言及表述的关系 ,以发展写作学科 ;其次注意对写作“体”的区分 ,不同“体”的写作 ,对语言、思维都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根据“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述 ,即宽式语言方式、严式语言方式。而写作与社会关系之维面 ,一方面体现写作与写作者的目的性、自觉性相关联 ;另一方面强调写作者满足服务社会某一方面需要所使用的规范的表述语言。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司法系统,是一场关于治理方式的变革与重塑。在大数据赋能司法治理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能够实现“强赋能”,但有的地方却是“弱赋能”。本文认为“技术开发度”和“治理依赖度”是理解这种赋能差异的理论线索,两者强弱交织,建构出解释技术赋能差异的理论框架,并产生出反映不同赋能效果的四种亚类型。“嵌入型”代表着技术和治理良性互构的“强赋能”类型;“游离型”、“约束型”和“追赶型”代表着技术和治理失衡的“弱赋能”类型。因此,未来司法改革需要平衡技术和治理间的关系,技术开发需要技术方案的系统性建构,技术应用有赖于司法流程的再造和重组,技术改造会对既有的司法审判带来挑战,技术赋能需要技术开发和司法诉求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17.
曾祥云 《湖湘论坛》2009,22(4):38-42
《公孙龙子》书中的“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坚白石二”、“白马非马”、“二无一”诸辨题,因为其表述上的超出常识而常常遭到曲解。实际上,从现代语言哲学角度来看,这些辩题不仅不是诡辩,而是揭示汉语言文字系统特征的科学命题。  相似文献   

18.
卢杰 《青年论坛》2001,(3):89-90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意义.广告语的翻译不同于其它应用文体的翻译,它既要传达意义,又要语言生动;既要注重内容,又要注重形式;这就需要多种方法和手段的融合.在广告语翻译的诸多因素中,语法和修辞的作用非常重要,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既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所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使然。从问题逻辑看,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时空灵活度和供需匹配度;从理论逻辑看,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求、发展规律和价值追求;从实践逻辑看,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必须树立“技术为育人所用”的理念,警惕技术异化,不忘共性的价值引领,同时注意数据使用伦理。  相似文献   

20.
美国现代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有句名言:“广告是语言的推销术”。为了获取好的信息传递效果和诉求效果,广告文案语言必须利用语音、词汇、语法中的一切修辞手段。广告语言属于应用语体,它具有独自的属性和运用规律,因而,其修辞手段也别具特色,自成一体。一、语音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