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起点",包括历史起点、思想起点和逻辑起点;提出并论证了其历史起点是原始人类群体思想工作,思想起点是原始群体思想工作的思想,逻辑起点是思想联结;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历史起点、思想起点、逻辑起点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起点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松美 《理论学刊》2006,(6):108-110
由朱熹的“格物致知”,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返身内求”,再到戴震的“察分理”,儒家的求知理论在发展中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朱熹试图努力将原始儒家的“道问学”精神以及“格物”之路推延下去,但结果却是陆九渊、王阳明“尊德性”精神及“内求”功夫的崛起。明清之际,戴震对宋明理学进行了猛烈批判,但在批判之下却恰恰接续了朱熹的“格物”理论,并由此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思想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是党和人民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其文献史料的研究实践和工作经验,开始逐渐形成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本文试从这一学科的属性和源流、进展和形成、建设与展望等方面作初步探讨,俾使对学科的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贯穿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  相似文献   

5.
"文化激进"中的"保守"--胡适文化思想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是中国近代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术界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文化思想中的激进色彩,而其文化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往往被忽视.胡适一生致力于国学研究,其功绩是任何一位文化保守者都难以比拟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其文化思想有所转变,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总之,其文化思想是复杂的,从总体上看,属于文化激进的范畴,但其中也不乏保守的内容和倾向.这种激进与保守的统一,正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复杂.  相似文献   

6.
在进入新世纪之际,江泽民多次向世界各国政要们提出了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即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到21世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和我们党的重要文献中,围绕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曾多次提出要尊重世界多样性的思想。这些论述对我们认识世界形势,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地理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归纳,阐述了毛泽东根据中国政治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提出的关于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以游击战略坚持持久抗战;划分三个世界和利用中间地带,联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调整国防工业的区域布局,加快"三线"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和策略,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毛泽东思想丰富的思想内涵.文章还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探讨了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及其留下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搞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建 《理论学刊》2005,1(6):52-56
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其思想奠基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就由鲁迅完成.鲁迅用"立人"的取向超越了当时社会改造的思想高峰--"制度决定论"、"人是国家的工具"和"个人乃完全自足的纯粹自性",肯定了个性的价值在于它既是社会国家的目的,又是历史演进的现实载体与动力主体.  相似文献   

9.
朱健国 《唯实》2002,(8):164-168
以我的一孔之见,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中国现代杂文以来,按杂文直接影响(不以年龄划分)的时段而论,中国现代杂文大约有六个阶段——若将中国现代杂文发展史比做一条铁路线或一列火车,它至今已经过了六个历史车站,先后有六批人登上了中国现代杂文列车,可简称为“六站杂文家”。  相似文献   

10.
庞跃辉 《探索》2005,2(3):88-91
邓小平美学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其精髓主要体现为:继承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鉴别和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是正确处理审美共性与审美差异的关系,建立正确审美标准的重要前提;大力建设“两个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培养“四有”新人,是积极开展审美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必须将文艺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把握文艺独特的创作规律和表现形式,才能积极发挥文艺的审美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小满乡党委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实际,以思想政治工作总揽全局,围绕"三个代表",做到三个结合,为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教学中要突出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融合性、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性,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自去年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在加大学习教育的力度和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工夫,把学习教育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要超越"左"与"右"对立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是安东尼·吉登斯.由吉登斯进行系统化阐述的"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包含六个方面,即修复与重构被破坏的社会团结;生活政治的兴起--摆脱解放政治,建设生活政治;现实民主制度的民主化;建设以信任为基础的能动性政治;改革福利国家,建立投资型国家;消除各种暴力.  相似文献   

15.
晚明浙东大儒刘宗周(1578-1645)提出以慎独之学统贯儒家圣学,以此发明人心本然之善,以益于世道教化。宗周所建构的慎独立极之学,是心性合一之学,是本体工夫统贯之学,是救世证圣之学。宗周对朱子"独知"说,既有审慎的批评,更有重要的推展发挥,使"独知"概念不仅具有本体性的理论地位,更成为工夫落实的一个重要途径。独知既是独体之知,可上达天命之性;更是慎独工夫,可与《中庸》诚明之道相互配解。《中庸》言性到极致处,终不脱于尽心;《大学》言心至极致处,终不脱于复性。性宗与心宗,在极致处通贯为一体;在工夫论上,则归宗于慎独。宗周通过参合《学》《庸》,以其独体论和慎独工夫论,全面克服了宋儒心性论、工夫论中的支离之病,充分呈现了宗周理论建构的统贯圆融。  相似文献   

16.
王卓斐 《理论学刊》2004,(9):117-119
萨特的美学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一样,均以人的自由为旨归。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萨特的哲学“自由”观先后历经本体论和实践论两个阶段,其美学思想也相应地由以“想象”为核心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向以“介入”为核心的艺术社会功能理论演变。  相似文献   

17.
再论"灌输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招根 《探索》2001,7(1):70-73
在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但是,"灌输论"仍然是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灌输论"的必然性及灌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云献 《新视野》2003,(6):13-16
思想上建党和组织上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思想上建党是组织上建党的前提,而组织上建党是思想上建党的物质保障,这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共同规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不仅坚持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而且针对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环境,提出了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学。  相似文献   

19.
张克 《理论学刊》2004,1(10):124-126
“中间物”思想之于鲁迅研究 ,须在鲁迅的历史生存与价值诉求之间的复杂关联中进行。基于对二者侧重上的差异 ,研究界在对鲁迅有关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战略认识上形成了“偏至”和“激活”两种不同的思路。分歧的根由 ,在于对鲁迅“中间物”思想的超越性一维的确认和安放上。本文认为 ,鲁迅“中间物”思想的超越性生成于其内在结构的分裂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和最终归宿,论述了它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它的科学涵义,指出了将它落到实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