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西沱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首批国家级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但由于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建设,西沱古镇从整体景观到单体建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强西沱古镇保护刻不容缓,近十年来,石柱县镇人大及人大代表一直呼吁加强西沱古镇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县人大常委会更是从多个方面推动西沱古镇的立法保护工作。经过多年酝酿和论证,《西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终于破茧而出。  相似文献   

2.
枫泾镇是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吴越古镇,去年又被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唯一的特色镇。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枫泾与众不同的最大财富。在城镇建设日益趋向同质化的情况下,枫泾要在特色镇建设方面独树一帜,就必须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这一最大财富,彰显枫泾以金山农民画为重点的画乡、以石库门黄酒为重点的酒乡,以历代状元名人为代表的名仕之乡,以及以千年古镇为重点的江南灵秀水乡的特征,提升特色镇对外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千年古镇,好一幅江南水乡美丽画卷。这是许多初到嘉定镇的游客的第一印象。然而,你可知道,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还有另一个名字——练祁。名人辈出,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嘉定镇积淀了丰富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上海市目前唯一保存唐宋以来城市肌理的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4.
谭鑫  朱要龙 《创造》2013,(8):66-69
云南盐津县豆沙镇遵照省委"一年打基础、两年求发展、三年树品牌"的要求,创造出了一体两翼三建设的"123城镇化发展模式"。—体是指创新城镇化投融资体制,为豆沙镇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两翼是指积极推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两翼齐飞,实现"文化立镇,旅游兴镇",打造经典古镇;三建设是指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豆沙古镇集魅力、活力、实力于一体的城镇化发展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豆沙镇已经实现一个由亭台楼阁、牌楼门坊、会馆戏台、酒楼茶肆、驿馆店铺、城堡民居、小桥流水组成的人民安居乐业的特色精品古镇。  相似文献   

5.
辛世正 《今日浙江》2008,(20):52-52
近年来,新市镇党委、政府以“创经济强镇、建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大对古镇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充分弘扬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市镇的文化事业发展。以古镇修复为平台,加强文化传承的阵地建设。新市镇专门成立了古镇保沪力吐渲,提出了“创酬虽镇建史,艺名镇”的战略口号,出台了《新市镇古镇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古镇保护规划,三年来,  相似文献   

6.
由的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合理,操作性强。束河茶马古镇项目地、环保、市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工发展项目,是2003年度云南省丽依托丽江的优势资源,坚持“保护的作人员直接在束河古镇办公,指导江市和古城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前提下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原和协调工作。区委、区政府还成立了项目,该项目由束河古镇历史文化则,始终把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束河办事处、束河古镇管理委员会保护、文化开发和旅游配套建设三田园风光放在第一位。走可持续发和警务站,为束河古镇项目的健康部分组成。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年完成,目前,一期工程已3基…  相似文献   

7.
<正>新农村,新农民,新时尚。如今,走进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广西"四大古镇"之一的融安县长安古镇农村,扑面而来的是新农村建设的新风新事,让笔者感受颇深的是农家新院里农民朋友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家中点鼠标网上能"淘金"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山东三大古镇之首”、“三产灵芝真宝地,一条浯水是酒泉”.今天的“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创建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成绩和荣誉使安丘市景芝镇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古镇的辉煌。离不开无数建设者们一如既往的无私奉献,扎实工作。潍坊市优秀人大代表。安丘市景芝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郑学军正是其中杰出的“领舞者”。  相似文献   

9.
王春娟 《前沿》2013,(12):174-175
通过对嘉兴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崇福古镇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其历史文化沿革与现状,分析了古镇环境现状,归纳比较了本地区其他古镇开发模式,从而提出了嘉兴历史文化街区再挖掘的建议,望对现代的历史文化街区再次繁荣起到启迪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抢救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允古镇,我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媒体以特大号标题极为醒目地向世人告示:“娜允古镇,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个傣族古镇,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傣族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土司制度文化、旧石器文化、傣族历史文化、傣族民俗文化,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含量”。专家呼吁:“尽快抢救和保护,利用其旅游文化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古镇的抢救和保护纳入孟连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把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这一宝贵财富保护好。”思茅地委书记杨建甲对专家的建议专门批示;孟连县积极行动,特邀专家前来考察会商,目前…  相似文献   

11.
《人大论坛》2010,(7):F0004-F0004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23处已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  相似文献   

12.
一汶水作为齐鲁文化碰撞与交织的见证,演绎了多少波澜壮阔的史诗,其历史的脚印可以推及到清朝中期;想当年,在汤汤之声里,欸乃千里,众星参斗般云集汶口古镇之下,彰显了古镇磁石般的吸力,也造就了古镇的千年繁华。沧海桑田,随着水势不再和铁路、公路的修建和交错,水运淡出历史,  相似文献   

13.
《前进论坛》2009,(3):20-21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下的集市贸易使城镇成为地域内经济中心,集中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的古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镇多数已随历史消失,原先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等传统景观已越来越少,其稀缺性以及与现代建筑景观、生活方式的强烈差异性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古镇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彰显。江南水乡古镇、安徽古村落、  相似文献   

14.
临邑县德平镇是千年古镇,文化底蕴丰厚,镇人大积极向政府提供建议,镇政府积极采纳,从发掘德平悠久历史文化、健全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生活角度出发,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一是不断发掘弘扬德平悠久历史文化。完成了《鲁北重镇德平》和《二国祢衡传》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为德平米窝头、熏鸡等传统名吃精心印制了包装、注册了商标,被列入"德州市著名小吃"行列,目前,德平米窝  相似文献   

15.
正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来,西沱古镇陷入古建筑一边复建、一边继续垮塌的怪圈。2014年施行的《西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为古镇保护带来契机,支撑起建设"库区周庄"的梦想。"西沱镇旅游发展总体形象定位为‘长江古水埠·千年云梯街',要成立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理顺旅游开发管理体制……"2015年11月24日,重庆石柱自治县委、县政府在西沱镇召开现场办公会,敲定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著名古建筑文化保护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仪三曾经说过,和平古镇在福建省乃至全国来讲,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平古镇是中国古村镇的典范。她和中国其他古镇一样,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风水学、自然学,以及天文地理,水、地、场与人的关系,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业旺 《春秋》2020,(2):63-65
微山县鲁桥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虽说知名度远不如江南名镇,但当你站在鲁桥东面的山顶俯瞰古镇全貌时,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古泗河、老运河、白马河三条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河流在古镇交汇了,而古镇的西边则是烟波浩渺的南四湖。在这里古镇与河湖相依,自然与历史同在,俨然是一幅不加任何粉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墨画。也正是有了这三条古老河流的滋养,鲁桥镇独树一帜,有着与其他古镇不一样的韵味。  相似文献   

18.
10年前去过和平古镇后,再没去过,记忆的古镇已有些淡忘,依稀还记得是黄俏公和古建筑物而已。年前听说古镇有上官世家的辉煌史。就记挂着要去看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三进古镇,惟有感叹:时光撕下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撕不下那一页历史:站立的和平古镇——和平诗书堪称第一的上官世家。每一次去都有新的收获,且都深感脚步匆匆,对上官世家的了解还只是蜻蜓点水,但,我已感到这片古老的土地,沉淀了太厚重的文化。至今保存完好的上官家庙、惠安祠堂、宋正奉紫金大夫上官凝神道碑、北胜寺、上官洎和上官凝墓地,桑梓坪、古树林,官坊墟、白莲塘等等,无一不在向我们叙说一部具有神话般传奇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9.
已经有700年历史的嘉定古镇,素以人文荟萃闻名,向有“教化嘉定”之美誉,正是有着这份文化的沉淀,1991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相似文献   

20.
保护与发展     
古镇保护,一个厚重的课题,涉及城市规划、历史文化及旅游经济等诸多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强古镇保护,挖掘开发古镇的魅力和价值,就留住和传承了古镇的历史文脉。2006年11月6日,《重庆市磁器口古镇保护区管理办法》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公布并征求意见。作为我市在此项领域的首次立法,标志着我市古镇保护工作开始迈入法制化轨道。市民们认为,立法保护古镇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