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也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样地之一。从19世纪后期开始.曾孕育了一大批我国近现代史上知名的民族工业品牌。也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企业的产生、发展与变迁的历史。积淀了灿烂的民族工业文化。如1882年黄佐卿在北苏州路51号(今甘肃路23号)开办的公和永缫丝厂,是上海最早以民族资本开办的机器缫丝厂。1890年,顾光裕、顾丕善在北山西路(今山西北路)、  相似文献   

2.
尤拉 《今日上海》2010,(6):50-51
上海的苏州河沿岸已出现多座行业博物馆,共同演绎着上海的近代工业文明。今天我们就来走一走这条“苏州河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3.
苏州河.古称吴淞江,蜿蜒于上海,承裁着这个城市的往事,沉淀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孕育着这座城市的繁华。十里洋场的上海,一条苏州河仿佛隔开旧上海的风花雪月和新上海的梦幻繁华。近代以来,众多民族工业云集于两岸,最初的民族工业文明起步于此。  相似文献   

4.
说起闸北,你会想到什么?历史上的四行仓库,现在的火车站、长途客运总站,还有蜿蜒流过的苏州河……交通汇聚之地,人流物流穿梭。在地理上,闸北是上海的陆上大门,在社会管理上,她是上海的治安难点地区。  相似文献   

5.
苏州河原名吴淞江,源自江苏太湖,东至上海外滩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53.1公里。1843年上海开埠后,因河道通向富庶的丝织中心苏州,越来越多的人称之为“苏州河”。  相似文献   

6.
血脉相连的一江一河孕育了上海,江是黄浦江,河是苏州河。往昔,弯弯苏州河怀抱苏河湾诉说百年兴衰沧桑,如今,这片饱经风霜之地将华丽转身再绘黄金水岸繁华辉煌。本期《今日上海》将从民生、人文、商业三个角度,与读者一起纵览苏河湾的传承与新生。  相似文献   

7.
展开上海地图,人们发现上海在一天天长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建设取得了飞跃的发展,随之地图上标有红色、蓝色的公交客运线路和站点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大。  相似文献   

8.
我陪妻子回娘家袁海旅客列车在沪宁线上风驰电掣般地向东疾驶,经过无锡、苏州、昆山之后,距终点站上海愈来愈近了。此刻坐在我对面的妻子显露出激动的神色,她细心地整理好行李物品,然后倚着车窗,深情地注视着前方。70年代初期,当时才17岁的她刚刚中学毕业,便随...  相似文献   

9.
河流跨越时空塑造城市,城市失去河流就失去存在的基础,没有苏州河就没有上海,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 发源于太湖瓜泾口的苏州河原名吴淞江,曾是条通海大河。在唐朝水面最阔处有20里,其水清澈,鱼虾满江;到宋朝因淤积水面变窄,但仍宽10里;宋元间百姓迫于过重的税赋围垦吴淞江滩地,到明初水面宽度仅余1里。明朝初年流域洪水泛滥,户部尚书夏原吉奉诏治水分流水势,沟通黄浦江促成“黄浦夺淞”,原是吴淞江支流的黄浦江成了人海的巨流,而吴淞江则风涛渐息,成了一条静静的支流。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年初以来,上海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的归属与处置,已成为沪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上海市政府历经20年,花了财政几十个亿,好不容易才整治得有点眉目的苏州河,转眼之间,其沿岸地带就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所谓私家花园。在苏州河尚未水清波碧之前,就同其两岸一起,被一幢幢摩天大楼挤压劈砍成了丑陋不堪的“城市峡谷”。出于民情民意,该市政府已果断表态,决不允许有人为私利蚕食公共利益,一定要让苏州河造福上海人民。然而,有两个事实已无法回避。一是少数人出于私利确实损害、侵占了上海人民的公共利益,不论这种侵占是为了真金白银还是GDP一类…  相似文献   

11.
外滩.最能代表上海城市独特文化和气质的一张名片。 外滩.浓缩了近百年中国记忆的一个历史剪影。 岁月磨损了外滩“万国建筑”上一块块青黑的花岗石墙砖.却依稀可见当年“十里洋场”的繁华。如今,外滩所处的上海市外滩社区(街道)成为了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到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2.
肖淇 《今日上海》2012,(1):34-35
总面积3.19平方公里、拥有苏州河4,7公里黄金岸线的苏河湾,是上海市首批9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和“十二五”期间上海沿江沿河开发的重要平台之一。一直以来,苏河湾的开发建设都被上海各界寄予了厚望,为此闸北区决心集全区之力、聚多方智慧倾力打造这一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上海》2009,(4):2-2
叙述上海的起因和繁华要从苏州河开始。而叙述苏州河又无法绕开苏州河上的桥。  相似文献   

14.
《现代领导》2010,(2):F0004-F0004
长风生态商务区是上海市首批重点推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已经列入《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位于上海普陀区的南部,东起长风公园,西至真北路中环线,南临苏州河,北以金沙江路为界,可规划开发的土地面积3300亩,  相似文献   

15.
肖淇 《今日上海》2012,(10):36-36
国庆前夕,由民建上海市委与普陀区政协联合举办的2012“苏州河论坛’暨“浦江论坛”隆重召开。众多政协委员与相关专家等3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为苏川河沿线开发和推进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献计献策。当天,现场还举行了“苏州河论坛”网页的开通仪式。  相似文献   

16.
曹琪 《今日上海》2009,(11):34-35
苏州河出太湖,入上海,途经普陀区境内14公里,河岸线达21公里,有18个河湾。作为拥有苏州河城市河段、河岸与河湾最长、最多的一个区,近几年普陀不断研究、挖掘苏州河沿岸独特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致力于发展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经济服务功能和谐统一的滨河经济带,打造独具魅力的苏州河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08,(8):10-10
上海今年7月1日起已正式进入主汛期,近期弛对流天气、台风、暴雨、潮汛来袭的次数明显增多。至今一直在进行的苏州河三期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项日苏州河市区段27公里防汛墙改造加固,目前已经完成74%左右。新建或加固的苏州河防汛墙统一标高已经调整至5.2米,完全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高潮位。整个工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新防汛墙建设同步考虑亲水景观平台等绿化景观建设,如今苏州河沿岸为市民休闲又增添了不少好去处。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上海》2012,(10):12-12
上海中心城区以苏州河为界,苏州河南部的“南四区”黄浦、静安、长宁、徐汇历史基础和区级财政状况较好,加上世博期间的大力投入,区域产业结构和功能显著提升,关平居民生活如居住等条件也不断改善,近期上述四区又布局了若干市级重大功能性文化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上海掌故     
《上海支部生活》2010,(1):55-55
外白渡桥 跨苏州河出口处的第一座桥梁。1日也称“威尔斯桥”、“花园桥”、“公园桥”、“外摆渡桥”等名。近代以前,上海苏州河上除了以拦泥沙为主要功能的“考闸桥”和“新闸桥”外,没有用于人行的桥梁。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英租界在苏州河南岸建立,1848年美租界也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建立,两租界之间的往来只自色通过设在今上海大厦附近的摆渡口,摆渡过江。  相似文献   

20.
骄傲——失望——期待……上海人对苏州河的复杂感情变化,是不能光用几个词汇来概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