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丁冬 《党政论坛》2014,(15):48-50
食品安全事关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下中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高层将食品安全问题归结为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理,实现民众“食得安全、食得安心”的食品安全基本目标,切实维护好民众的“食品安全权”,是近年来决策高层以及社会各界孜孜以求的。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食品安全风险沟通是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食品安全部门与媒体、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用科学的声音和科学的知识来引导消费者,减少误读、误解、误传,已成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且不断升级,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重点指出我国食品监管体系运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矛盾,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三方互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通过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各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动机,阐述了这一监管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指出这一监管模式运行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1)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成为政府部门亟须解决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哈尔滨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以及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完善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切实保障好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形势趋于严峻,食品安全犯罪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食品安全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大、专业性强等特点。传统食品监管部门有工商、质检、卫生等,公安机关起配角作用,仅在涉食案件后期介入,这样可能会造成打击不及时的情况出现,为扭转这一现状,各地公安机关先后成立了多支食品安全(侦查)支队,拓宽食品安全犯罪情报信息来源,主动出击,精确打击,直接参与涉食违法案件的侦破,与现在监管部门形成打击合力。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5,(2):29
<正>目前,中小学校餐饮安全情况仍然存在监管力量薄弱、硬件设施落后、制度执行不力、经营模式存在弊端、学校周边餐饮现状不容乐观、食品安全意识有待增强和监管合力不足等问题。保障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是一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1.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大对学校食堂建设的投入,改善食堂硬件设施和师生用餐环境,确保食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
201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在反思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试图改变多部门监管模式的缺陷。然而,2014年上海"福喜"事件折射出了统一监管模式仍然存在问题。难道多部门监管机制真的存在"原罪"吗?本文阐述了多部门监管机制存在的必要性,探寻了目前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丁冬 《党政论坛》2013,(11):29-31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出重大调整。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与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整合,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体制从分段监管向一体化监管的迈进。此次机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丁冬 《党政论坛》2013,(6):29-31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出重大调整。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与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整合,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体制从分段监管向一体化监管的迈进。此次机构调整,是基于对  相似文献   

10.
耿锟 《学理论》2012,(10):82-83
分析了传统文化、社会意识、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食品安全;通过"金字塔"式的食品监测与管理网络,运用行政、非行政手段,发挥宏观监管功能,加大软件和硬件投入,有助于提供食品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向以企业为主导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的发展方向;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通过案例调研进一步阐述传统监管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性,如监管重复化、程式化和低效率,市场执行效果不好,抽检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追溯可信度低等;并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政府和企业(市场)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和控制的行为决策过程,找出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而促使企业从"反应型食品安全监管"向"自主型食品安全监管"转变的关键所在与有效路径,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重在防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的食品安全态势 趋于好转,但基本国情决定了食 品安全工作依然艰巨。针对当下 消费者较为关心的食品添加剂、 农药残留等问题,专家们郑重提 示:公众不要因"苏丹红事件" 而乱花迷眼,全世界包括中国在 内的最大食品安全问题是由致病 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丁冬 《理论导刊》2012,(9):100-102,109
尽管法律之于食品安全保障的作用十分关键,但食品安全保障绝非一个依靠法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时下媒体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密集报道产生了经由"议题限定"的"铭印效果",在民间话语层面重新激发了简单的重刑主义思维。对法律作用之过分倚重所衍生的"法律万能主义"思维和媒体报道下所衍生的"重刑主义"思维的相互勾连,并无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从决策高层的角度而言,需要跳出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中心主义"思维,转而强化食品安全保障的社会多主体参与的"社会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着中华大地,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一把手"影响下的"权责一致"处于困境,纵向分权有时导致"权责失衡",横向职责分工不合理形成权责碎片化,"行政自由决定"下出现权力"打酱油"现象。"权力至上"的文化基因、"有权无责"的立法隐患以及权力运行的"问责漏洞"造就了监管权力与监管责任之间的分离。可通过官德塑造、立法构造以及问责完善等方式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权责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是维系民生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在严重危及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食品犯罪案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以“严刑峻法杀无赦”的重刑主义规制食品犯罪无异于舍本逐末;反之,在食品犯罪认定中,降低因果关系的证明强度,提高刑罚的不可避免性,才是规制食品犯罪之正途。对此,在食品犯罪认定中可引入过错推定责任、疫学因果关系说,将食品犯罪认定中因果关系的证明强度相对淡化,从而遏制食品犯罪的高发势头,保障民众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主要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这种模式细化了监管领域和监管环节,有利于提高专业化行政能力,但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监管的"碎片化"。整体性治理着眼于政府内部机构的整体性运作,主张从分散走向集中,从破碎走向整合。以整体性治理的视角检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成、运作逻辑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重塑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在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一系列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依然不断触碰着国人敏感的神经。"十倍赔偿制度"作为《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定,为何在现实中难以发挥其警示作用?本文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该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应进一步在责任适用条件、赔偿金计算标准及求偿程序的建立上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日益尖锐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表示:"人们不会因为存在飞行事故就不坐飞机,因为这些风险人们能接受。对于食品人们则希望零风险,零容忍,但这个从科学角度不能做到,这个心态需要调整。"乍听似乎有理,然而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能否做到零风险、零容忍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去努力做又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前者是个事实问题,后者是个态度问题。公众希望食品零风险、零容忍是  相似文献   

19.
正十八大以来,中纪委一手抓反腐,一手抓宣传;一手抓线下,一手抓线上。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已经成为一个反腐直通车,在政府高层和普通百姓之间搭起一座沟通桥梁。中纪委网站发挥着"去科层化"的政治传播功能:一方面,它为网民参与反腐提供了便捷的举报通道,使普通民众的声音能够直通纪委高层;另一方面,中纪委的信息发布也可以直达民众,克服了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中的阻隔和传播失灵。在权威的政策解读、反  相似文献   

20.
目录·反馈     
《瞭望》2005,(15)
应该由谁签下食品安全责任书北京/张丰现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由谁签下食品安全责任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饮食安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我认为,对于特别重大、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地政府有一定的责任。为了遏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