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阳  ;陈桂兰 《传承》2008,(24):40-4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矛盾,尤其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愈加凸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矛盾,尤其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愈加凸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度关注民生"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4.
县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单元。民生问题是县域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构建县域和谐社会,需要加快解决县域面临的诸多问题,其中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这既需要上级政府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对农民多予,也需要县级政府少取,更需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妇联干部,我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有幸参加了大会,亲耳聆听了报告,备受振奋和鼓舞。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政部门和民政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一要强化核心理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二要强化核心职责.“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三要强化核心作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相似文献   

7.
覃蔚峰 《当代广西》2008,(14):F0003-F0003
近年来,百色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从政策支持到财力保障都向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倾斜。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等事关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社会事业,一项项得到落实。曾经让群众倍感无奈的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正在一步步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一是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二是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三是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杨亚非 《前沿》2011,(1):162-165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生建设目标是和谐型民生。和谐型民生突破了温饱型民生、小康型民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与物质生活丰富的局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谐型民生的建设应当是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着力点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10.
金志永  文华锋 《传承》2007,(6):43-44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怎样达到社会和谐共处,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点。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人与自然等角度来理解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并尝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日渐深化。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二是邓小平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看,尽管马克思没有专门集中论述正义,但是,他并不忽视社会正义。马克思对正义的寻求就是对资本主义的非人道的批判,其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正义性。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生产方式出发,将未来的正义社会论证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即共产主义社会,并将自由、平等纳入到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目标之中。当前,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与和谐语言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是和谐语言建构的社会语境。和谐语言的建构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语言的建构与和谐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必要的和可能的。我们应以和谐的方式使得和谐语言的建构与和谐社会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区别或差异,是应予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二者提出的场合不同;二者的涵义不同;基本地位及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在内涵上有内在相互联系。应准确把握二者这种区别。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责任。”铁道部党组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与利益矛盾和利益重构过程相伴随,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以保证利益重构过程的公平正义,推动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当前,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建设,完善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制度.创新发展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已经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利益关系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职员工对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讨。本期学刊选发部分青年学者的学习体会,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党在城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社区和谐,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在于建立和健全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T街道社区工作者的调研,分析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寻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中国的后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特征。我国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没有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专门论述,但是从其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构建的有关论述中,可以发现其对和谐社会基本理论的明确阐述。分析与研究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