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千里觅踪救亲人——郏县救助被拐卖台属妇女纪实□罗世军王群伟1998年1月8日,缕缕春风吹拂着中原大地。清晨,一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在郏县县委大院里响起,一群朴实的农民抬着上书“千里救难女,殷殷台办情”的镜匾,走进了县台办。金光闪闪的十个大字凝聚着郏县统...  相似文献   

2.
叶红 《观察与思考》2007,(23):62-62
<正>《盲山》和李杨的处女作《盲井》一脉相承,用纪录片的样式讲述出女大学生被拐卖至某法盲山区,多年后被解救的故事。[剧情简介]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后,发现胡晓晓早已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3.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有点"特殊",这所甘肃省的重点高校不在兰州市内,而是在国家级贫困县榆中县。在这里上学的大学生不仅要为大学学业忙碌,还要忙着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建设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大学生们各施所长扮靓这片黄土地的同时,这片黄土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社会实践天地。  相似文献   

4.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有点“特殊”,这所甘肃省的重点高校不在兰州市内,而是在国家级贫困县榆中县。在这里上学的大学生不仅要为大学学业忙碌,还要忙着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建设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大学生们各施所长扮靓这片黄土地的同时,这片黄土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社会实践天地。  相似文献   

5.
把孩子当作商品来买卖,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旧社会那卖儿卖女的凄惨景象,然而在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一、巨额利润与猖獗的人贩子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打击拐卖幼童的力度不断加大,人贩子拐卖幼童活动的成本和风险也越来越大,按理来说,拐卖幼童的现象会逐步减少甚至消失,但是,为什么拐卖幼童的现象依然猖獗呢?原因在于贩卖幼童的巨额利润。目前,人贩子已具备了集团化的特征,多以家庭为主,纠合众多的亲戚朋友形成一个个贩童黑帮。一般来说,贩童黑帮拐卖幼童大致经历三个环节:一道贩子多住在乡下或城郊靠近“货源”的地方,走村串户打听…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贵阳市一名幼童,被拐卖到千里之外的江苏省泗洪县。尔后又惨遭车祸而失去一条腿。就在他雪上加霜受苦难之时,从四面八方伸出了一双双热情友爱的手。便有了一个悱恻的故事。请看  相似文献   

7.
我曾是个“大逆不道”的孩子 1972年,我出生在陕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忧郁的性情就显露出来了。我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土塬上,眺望那又深又远不知何处是尽头的黄土地,泪水常常会莫名其妙地从眼里流出来。心头卷起一团怅惘。我那时总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片黄土地呀! 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对绘画有了兴趣。当时并不知道人活着要树立一个高远的志向,也没想将来要成为一个声名显赫的画家,我只是打心底里喜欢它——或许有这点就够了。  相似文献   

8.
妇女工作就像一个阔大的海洋,哪怕为这个大海奉献一滴水珠也会使自己感到安然和自豪。那一夜,在飞奔的火车上,陆续和被拐卖的女孩交谈,我的心里流动着一股股热流,似乎自己就是一滴水,正在为这个大海增加着容量。 那是6月,南国流火的日子,我承担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和省公安厅的同志一同奔往广东省的揭阳市,解救我省被拐卖的妇女。在揭阳市公安局的鼎力帮助下,我们十分迅速地解救出了被拐卖的7名青少年女孩。 这7名女孩,最大的21岁,最小的只有16岁。我们呵护着她们踏上了回乡的旅途。夜幕降临,随着一声长鸣列车徐徐起动了。车窗…  相似文献   

9.
风雪千里救儿童春节前夕,河南省安阳市郊区公安分局刑警,顶风冒雪,连续奋战10天,跨越两省、三县、十多个乡镇,成功破获一起拐卖儿童案,查获了涉案的赵金海等四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将被拐卖的儿童韩建勇安全解救出来。1月12日,滑县半坡店乡西老河寨村农民韩修相...  相似文献   

10.
农村穷小伙,领回媳妇招来警察 话说1995年12月的一天清早,在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里,一阵警笛声打破了小村的安宁。警车停在了一户姓蔡的人家门口,随即下来几位警察还有几位普通百姓打扮的人,操着一口山东话喊着一个人的名字。一时间村里街坊四邻全都聚到了蔡家门口,大家纷纷议论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了,前几日蔡家的三儿子退伍领回了一个漂亮的山东姑娘,莫非与这姑娘有关?别说还真猜对了。那几位从警车上下来普通百姓打扮的人正是姑娘的叔叔和姑父。用警察的话来说他们是来解救被拐卖少女的。啥拐卖少女?这从何说起呢?难道这蔡家三小子真是拐卖少女的罪犯?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16)
正"这是一片迷人的土地,西部大开发在这里播种生机;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陇上文化城在这里冲天而起;游一游青山绿水,有多少神话故事在这里演绎;望一望层层梯田,洋芋花卉何时在这里创造奇迹?"唱响这首《定西之歌》,每一个定西儿女都会心潮澎湃,新时代的定西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实现着脱胎换骨的嬗变。品读《洋芋花开》这部小说,从女主人公肖凯兰身上,我们会看到身边众多熟悉的影子。这个身残志坚的黄土地女儿,是集合了定西市多位优秀女企业家原型故事的典型形象。肖凯兰从立志"我要活出个人样"的卫生院女护士,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女青年发现自己得了一种奇怪的病 (后经认定她是以男性为主的两性人 ) ,便想方设法筹钱去外地治病 ,一人贩抓住了她想治病又没有钱的心理 ,将她骗走卖给了一外地农民。这个农民发现她的生理缺陷后 ,便给了她几十元钱让她走了。回到老家后 ,“她”做了变性手术 ,成功地成为了一个男人。后来 ,人贩子被公安机关抓获。但在定罪时出现了难处 ,他拐卖的是以男性为主的两性人 ,不完全符合拐卖妇女罪。我们想问一下 ,像这种情况是否构成拐卖妇女罪 ?小奇小奇读者 :我们认为 ,对该人贩子仍应按拐卖妇女罪进…  相似文献   

13.
夏日里,河南两少女被拐卖到安徽,其中一少女通过巧计逃脱了苦海。另一少女的父亲得知情况后前去安徽解救,当见到其女时,未想到其女却摇摇头说:“不!我不回!”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初,晋西北的一位平时老实巴交的农民被逮捕了,他一脸的困惑、满腹的委屈“俺花钱娶媳妇犯了哪门子法?” 村里的人也不理解,甚至要为他联名上访。原来,在半年前,这名农民花了一万元从人贩子手里买了个被拐卖的妇女。为了传宗接代,他强行与其发生性行为,这名女青年要走,他将其关在屋里。可悲的是这名农民,是十足的法盲。本以为我花钱讨老婆,她就是我的人,为我生孩子,我让不让她走,都是我的权利。岂不知,他分别触犯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他至少要被判10年徒刑。 试想,如果他和他的…  相似文献   

15.
小楠  黑丁 《公民导刊》2006,(6):39-40
2006年3月6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奇特的大学生诈骗勒索案。大学生吴代毅竟然公开以在网上开办“会所”的名义,招徕在校大学生从事色情服务,不但骗取了大学生们的钱财,还以“特殊面试”的名义骗色,并拍摄了女大学生照片和做爱录像,对受害女大学生进行敲诈勒索。被判刑后,吴代毅竟然说:“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都在寻找获得财富的捷径,我就是利用了她们的这个想法。”吴代毅不过是一只小苍蝇,那么——屡遭挫折1980年5月,吴代毅出生在福建省建瓯县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1999年7月,争气的吴代毅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国民用航空管理学院。上大学后,吴代毅的成绩一直不错,并做了学生干部。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体检中吴代毅被查出患有乙肝,消息传开,周围的同学立刻退避三舍。老师虽然很同情吴代毅的遭遇,但也爱莫能助,吴代毅只能含泪离开了学校休学治病。2002年春节之后,吴代毅在天津市东丽区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打工挣钱治病。性格内向的吴代毅并没有多少朋友,工作之余,他便泡在网吧里上网聊天。  相似文献   

16.
黄河畔上的一方乐土王秀英,郑晨迎汽车在黄河之滨新乡郊外笔直的公路上疾驰,突然眼前一组造型奇特的建筑群映入眼帘,我们仿佛坠入梦境一般,不由得惊叹起来:这真是一片童话般的天地!农民世世代代居住的黄土地上哪来的这番异国风光,域外情调?这就是河南新乡县小冀镇...  相似文献   

17.
我们要下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量拿出一些钱,对农民进行培训。在英国、在法国,申请当一个农民,不管你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国家要对你进行半年的脱产培训,要学会驾驶农业机械、要学会种田的本事,然后才给你一个允许银行贷款的资格,这样你才能够去当一个农民。在西方国家,当一个农民比当一个工人难,农民是有产阶级。我们国家的农民,特别是我们的青年农民,应该像城市里的职工一样进行培训。今天的农村,传统农业正在发生变化,高科技农业正在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工业化,分门别类专业化,对农民的要求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我们农民也要敢于竞争”郭小军,张文春春天是一个开满鲜花的季节,是一个处处生长着希望的季节。4月中旬,西安市打破身份.地域界限招考乡镇公务员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大街小苍、田野村落,给世世代代从黄土地中“刨食”的农民带来了希望。几十年来,身份、户...  相似文献   

19.
当你走进地处黄海之滨的大丰市农村,随处可以接触到来自各类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村官”。他们曾经跳出“农门”,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繁衍的黄土地,而今,他们又回来了,回到了这片热土。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问题,妇女拐卖同样引发了文艺界的关注。2016年3月,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出版新作《极花》。小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位向往城市的农村女孩胡蝶,从拐卖到获救,最后又自愿回到被拐乡村的经历。本文以《极花》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虚实相间的小说笔法背后,被拐妇女群体在去与留之间惶惶不安的当下和未来;并连同其他一些以拐卖妇女为主题的电影、电视作品,揭示作者所代表的介于传统伦理和现代法治之间的矛盾立场;分析徘徊于新兴都市与塌陷乡村的罅隙里,当代被拐妇女不得不面对有关于性别暴力与道德偏见等命题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