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支部生活》2009,(2):27-27
贵州桐梓县针对近期部分外出务工党员返乡的时机,切实采取“四清一抓住”措施,建好统一的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关爱。“四清”即:一是做到党员外出返回时间清。针对近期外出党员大批返乡的情况,随时和流动党员保持联系,知道他们返乡时间,并在他们返乡后及时联系,作好登记。  相似文献   

2.
依安县是外出打工人员大县,同时也是外出打工流动党员大县.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党员?县委借鉴上海等地的经验,对其中部分党员实行了委托管理,即对外出务工且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党员,依托务工单位党组织进行委托管理.目前,我县共依托挂靠流入地党组织138个,委托管理外出务工党员156名,入党积极分子482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批劳动力在产 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其 中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 中的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 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如何进 一步加强对下岗党员、流动 党员的管理已成为新形势下 党员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研 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就此,谈 点个人看法。 一、完善制度,加强组织 管理 各级党组织根据下岗党 员、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把 建立制度作为下岗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的主要措施: (1)外出登记制度。党员外出必须向所在党支部请假,支部要依据党员外出有关规定及时将其外出时间、去向、从业内容以及组织关系的管理等有关情况进…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外出务工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组织难管理等问题,清原满族自治县做实"牵挂"文章,使外出务工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身流心不流,离家不离党"。一是组织"牵线",让外出党员在异地有"家"。在对全县流动党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的基础上,在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采取"小型、灵活、务实"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在外出务工党员分散的地区,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双向互动协调机制,让外出流  相似文献   

5.
苍山县常年有10万余人在上海务工经商,流动党员400多名。为解决外出务工党员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苍山县委于2008年6月成立了苍山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创新了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各地传真     
《党建》2009,(5)
内蒙古阿荣旗做好返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针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村外出务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情况,阿荣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学习交流活动,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散、学习不断、管理不乱。  相似文献   

7.
针对支队各单位党员外出多、常流动的特点,党委注重建立完善有关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支队外出党员中没有发生任何违纪问题。一是建立党员外出报告登记制度。统一印制了《林芝边防支队流动党员登记卡》,对流动党员做到了流入有记录、流出有备案、经常有联系。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7,(9):39-39
一是建立“登记管理”制度,“管实”在职党员。在全县三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站,并确定了联络员,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二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管住”流动党员。制定了社区党员外出报告制度、定期汇报交流制度和支部定期探访制度,在各社区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站,对辖区内的流入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光山人纷纷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创业,全县外出务工创业19.2万人。其中党员3560多名,占全县党员总数27611名的12.9%,占农民党员19986名的17.8%。面对庞大的外出务工群体和大量外出务工党员,为确保他们“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岗、转岗不转向”,我们积极刨新实践,在全县实施以外建党支部为载体、以加强外出党员管理为重点、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目的的“金桥工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地方针对流动党员管理薄弱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健全组织,创新管理模式。针对流动党员不同的分布情况,各地主要采取了三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原籍管理为主,派出联络员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江西省丰城市在外出党员较多的武汉、石狮、厦门、海口、三亚等35个城市,聘请了60名外出党员作为教育管理联络员。联络员人选由市委组织部考察确定,统一颁发聘任书,并通知其他外出党员。联络员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掌握党员的工作、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形成书面材料,每半年向市委组织部汇报一次。这一制度建立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外出党员全部参加了前年的民主评议,无一人被评  相似文献   

11.
易建辉 《支部生活》2005,(10):F0003-F0003
2004年4月,会泽县委驻昆明工作委员会成立,它意味着该县在昆务工的1100多名党员有了自己的家。一年来,党工委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条主线做了大量工作,从“管住、管活、管好”上人手,不断探索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分别在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5个流动党支部和19个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服务管理网点以及流动党小组,改变了外出务工党员“流出地管不着,流入地管不了。  相似文献   

12.
商褚闻 《实践》2008,(1):28-28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强化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商都县的作法值得借鉴。一是创新管理寻访流动党员。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状,他们实行"一联一、一找一、一帮一"的寻访流动党员责任制,在全县建起230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并配备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到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城市进行回访,出现了流动党员回归、技术回流、资金回笼的局面。二是建立制度畅通联系渠道。制定出台了流动党员联系制度、流动党员奖励制度和流动党员帮扶制度。为确保这"三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他  相似文献   

13.
董晓峰 《新长征》2010,(6):50-50
随着外来和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越来越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吉林油田公司机关党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途径,使流动党员扎根于油田党组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范娜静 《党员文摘》2009,(11):28-29
在北戴河打工的曲周籍流动党员李贵海说:“虽然离家远,但‘网络党支部’让我过上组织生活。”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联系难等问题.曲周县依托“曲周党建网”建立了“网络党支部”,并实施“网络联络员制度”,明确专人定时与外出务工党员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系。  相似文献   

15.
罗志华 《党课》2008,(7):72-7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江西省吉水县迅速启动了党员“红色短信”工程,利用电信移动平台向在四川、云南、甘肃等灾区务工的外出流动党员发送“红色短信”,对他们的安危情况进行了解和慰问。目前,全县已向153名流动党员发送了274条“红色短信”。许多通讯尚未受到影响的震区流动党员纷纷打来电话或发回短信向组织汇报目前的生活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党建经纬     
【党建动态】安龙探索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新路子 为使外出的党员能够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安龙县切实加强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教育,确保外出务工党员"离乡不离党",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流动有序,异地有家,管理有章,建功立业"的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子。 一是采取"推进城镇化,发展经济和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17.
禄丰县黑井镇积极改进工作方法,通过与流动党员联络员结对,实行“一对一”专人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联络员由党组织指派、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等方式确定,其中党组织指派的联络员一般为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每人联系1至5名流动党员;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担任联络员的,一般在双向选择、组织审核的基础上,实行“一对一”定向联系。联络员通过平时联系、节日联系、返乡联系等方式,跟踪了解外出党员的实际情况,把管理和服务工作做细做好,尽力帮助外出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8.
白山市八道江区共有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流动党员48名。为加强对这些流动党员的管理,区委从1994年以来,采取了五项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使党员离乡不离党,不忘尽义务。 一、实行分类管理。按党章和有关规定,根据外出期限和务工经商的具体情况,将流动党员划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晏县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巩固拓展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以“五个一”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以建强组织体系为根基,织密基层组织“一张网”。在农牧区完善构建“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片区网格党小组+农牧民党员示范户”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创新设置流动党员驿站和外出务工的党员“e支部”,补齐村级党组织工作空档。  相似文献   

20.
<正>流动党员是指离开组织关系所在单位或居住地,长期到外单位或外地务工、经商,并且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最大的难题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即流动党员务工、经商所在地(流入地)的党组织看得见他们,却管不着;而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单位或居住地(流出地)的党组织管得着他们,却看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