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初,非典肆虐神州大地,在数以千计的患者被击倒的同时,也击倒了一批负有领导责任的大小官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因抗非不力而被免职的干部在千人以上,上至省部级高官,下至村干部。这种大范围的处分官员是史无前例的。许多官员为此发出了“官不好当”的慨叹。 做官到底难还是容易?不同心态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据说李鸿  相似文献   

2.
在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中,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被赖昌星用54万元俘虏。当记者问庄“你与赖昌星是什么关系”时,庄毫不隐讳地回答:“朋友关系”。其他被赖昌星糖弹击倒的腐败官员,也都自认为与赖昌星是“朋友关系”。懒昌星看重的也是这个“朋友关系”。如果没有一批高官朋友为赖“开绿灯”,赖的巨额走私活动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没有一批高官朋友为赖撑起“保护伞”,一百个赖昌星也早就被打掉了。所以,赖昌星包藏祸心,千方百计地往领导者的“朋友”行列里挤。  相似文献   

3.
在号称是“千年极寒”的这个冬日里,葛优,葛大爷凭借“诚意”的“子弹”击倒“赵孤”,又狠狠火了一大把。  相似文献   

4.
天花板本是个很普通的词,但是在官场上就不一样了,那些晋升无望的官员被称为“天花板官员”,就是上面顶到头了。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官员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上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10,(12):62-62
中国在3000多年前就建立了退休制度,不过只限于朝廷官员。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此外,还有“致事”、“致政”等别称。“退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退休制度的核心是对退休年龄的界定,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8):21-21
“官不聊生”从“民不聊生”延伸而来,直接的意思当然是官员无法营生,但汉语的魅力常是“意在言外”,同样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境里往往会有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很显然,被舆论所乐道的“官不聊生”,并不是指中国整个官僚系统都因新一届政府的反腐败和作风建设举措而人人自危,无以为生,而主要是指那些贪腐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贪腐并已露出些许马脚的官员,在党和政府的反腐重拳之下开始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相似文献   

7.
王威 《廉政瞭望》2009,(1):42-42
一个官员因在公开场合吸天价烟遭媒体“盯梢”后,其他官员便马上“引以为戒”,随即收敛其腐败锋芒。对这些主动收敛其奢靡锋芒的官员而言,倒下去的那个官员,更像是一棵为众官员望风报信的“消息树”,他令这些平日里奢靡成性的官员赶忙伏下身来,顺势躲过了一波反腐火力的扫射。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2,(2):14-16
2011-2012年,是中共各级党委的换届年,越来越多的年轻官员,在此次换届中崭露头角。截至2011年底,已经完成换届的14个省区中,“60后”常委达到56名。 目前,中国的干部梯队形成了“5678”格局——中央领导层中,多位“50后”官员进入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省部级官员中,“60后”已经集结;“70后”则逐渐成为厅局级官员的主体;“80后”已开始充实县处级官员队伍。“5678”格局为我国的干部队伍逐步实现有序更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俸禄是古代官员收入的重要部分,不同朝代待遇不一。但不管是在厚禄之宋,还是薄俸之明,都有不少官员如巨蠹般大肆揽财,而廉洁自守的官员却可能因“没钱”而陷入窘境。可见廉洁更多地是个人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10):82-82
2005年,成都市官员最怕的是什么?是收到市纪委官员“请喝茶”的邀请。官员们心里十分清楚,市纪委“请喝茶”就像香港廉政公署“请喝咖啡”,这是纪委介入调查的开始,是一个官员即将落马的前兆。有分析人士认为,纪委从对问题官员实施“双规”到“请喝茶”的过程,实质上透露出中国反腐策略的调整——反映了执政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更加注重斗争的艺术、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国务院机构改革大量官员下岗后,华西村率先进京招聘自己所需要的政府官员,此举颇令人感慨。它至少说明,政府官员下岗后其择业观念已发生了变化,而用人单位亦充分运用了用人的自主权。 农民当“老板”而政府官员被“招聘”,这确实是“世道变了”。先前大邱庄曾招聘过教授去“种  相似文献   

12.
官员的个人财产隐私权应该让位于带有公共利益性质的公众知情权已经是学界达成的共识,官员财产申报制的推行势在必行。文章站在这一研究共识之上,对现行学界出现的“条件不足”、“时机成熟”、“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五种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如何推广落实的观点进行了客观的背景及缘由介绍。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全面推广的时机和路径作了较为独立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从两种不同身份的人那里听到了同一句话,这就是“官不好当了”。所谓“两种不同身份的人”,一是指“居庙堂之高”的政府官员,二是指“处江河之远”的普通市民。  相似文献   

14.
旧时的官员,今日的干部,区别不在于叫法的不同,而在于对老百姓的态度,是不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官员被称作老爷,干部被称为公仆,这该是一种天壤之别的变化了。其实,干部一旦染上当官做老爷的恶习,骑在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起来,真还不如旧时“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官员可敬可爱。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江西、湖南两地发生的问责官员“复出闹剧”引发公众对官员问责复出制度的质疑。日前,在《法制日报》视点版与搜狐网联合开展的调查中.对“如何看待问责官员复出”进行了深入讨论。回答“你对目前问题官员的问责怎么看”这一问题时。有97.98%被调查者认为,“不满意,很多问责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6.
官员问责制:离长效机制有多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3年“非典”事件为开端的官员问责制在我国的初步建立,表明“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已在中国的公共管理中得到推行。文章在分析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优化我国的官员问责制,应在问责对象、问责范围、问责主体和问责程序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偷拍者为什么喜欢在官员身上下功夫呢?就其动机而言。大多不是好奇于官员本人的隐私,也无意于公务秘密或人事斗争,而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偷拍者的逻辑往往是: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官员私下总会有不可靠人的秘密,通过偷拍,肯定会抓住这些官员的“小辫子”,然后,当事官员手中的权力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4,(4):51-51
“民主评议”并非新鲜事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有了雏形,汉魏时期发展为“乡议选士”制度,国家定期派遣官员到各地巡视,听取百姓对各级官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即将受到提拔重用的官员.分管房地产等高危岗位官员,可能成为我国官员财产公示的“先行先试者”。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敢表示.监察部已在起草“官员财产公示法”的建议稿。  相似文献   

20.
吴春岩 《世纪桥》2008,(3):39-40
“高薪养廉”并未从人的内在道德体系中遏止了腐败,反而陷入了越“养”越“腐”的怪圈。只有从内在的道德体系中,提升官员的道德认知、坚定官员的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才是从根本上陷“腐败”于绝境。为此,我们应该从社会道德氛围及官员的伦理道德培训两个方去面着力重构官员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