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沙湾县四道河子镇广泛开展以“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以重大节假日、农闲时节为契机,以“百姓大舞台”活动为载体,加快建设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该镇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文化站、农家书屋、各村文化大院等阵地建设,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和场所;深入推进“百姓大舞台”活动,扎实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并结合群众喜好,发挥群众特长,展演的文艺节目全部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创新演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受群众好评;同时注重培育壮大文艺骨干队伍,老年夕阳红队、“爱乐”业余歌唱队等队伍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遵义市近年着力打造“激情广场·红歌之星选拔赛”、“百姓剧场·舞台精品剧目免费展演”、“乡村大舞台·农村文艺演出”、“名城大讲堂·名家学者做客市图书馆博物馆讲座”和“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五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推动了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向经常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五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也因此被贵州宣传部授予2011年宣传思想工作创意奖。  相似文献   

3.
张建红 《政策》2008,(3):39-40
“春满楚天”——湖北省地方春节文艺晚会展播活动。已成为基层群众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成长为我省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8,(10):46-46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把“种文化”活动作为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最有效的抓手,全力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区147个村有文体协会30余家,文体活动队伍200多支,举办规模较大的文体活动近千场,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新闻     
安徽省合肥市三里街街道三里三村社居委几年来,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居民的思想阵地,做到社区搭台,群众唱戏,文化引领,文明共建,使社区居民在参加活泼丰富的文化活动中达到益智、娱乐、健身的目的,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群众的归属感。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市基层思想文化宣传活动中心示范点、全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试点单位、市级“安全文明社区”、市级“法律进社区先进单位”,2004年荣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以来,我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各地各部门着眼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创作生产百姓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举办百姓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升级版”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宋祥达  周序克  陈世兴 《今日海南》2007,(6):52-52,F0003
近年来,澄迈县委、县政府把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澄迈”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努力探索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新路子,把民间传统节庆“公期”演变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8.
《湖北宣传》2009,(3):23-24
2006年以来,襄樊电视台举办“唱响襄樊、舞动襄樊”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让普通市民上荧屏展风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一大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程正稳 《政策》2009,(6):57-58
近年来.阳新县针对农民群众有“三盼”(盼文化下乡、盼体育活动、盼乡风良好)和农村基层干部有“三想”(想文化活动有场地、想文化事业有经费、想文艺演出有团队)的实际情况,着力推进文化资源公共化、文化团体多元化、文化活动大众化、艺术生产特色化、管理队伍专业化,有力地促进了阳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文化发展究竞应坚持何种路径?怎样形成氛围且持久不衰?坚持多年的“三下乡”活动对于营造农村文化氛围.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城乡沟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多年的实践证明,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关键要靠农民自己,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先进文化的享受者和建设者。有了内在的驱动,农村文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给农村送文化更要种文化。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18,(3):64-64
1月19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甘肃省两当县举办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与此同时,元旦春节期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面展开。近年来,全国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专家和志愿者走村人户,把文化服务、科普宣传、法律咨询、健康检查等送到群众身边。今年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文化阵地、活动、人才、制度是落实文化惠民的关键要素。我们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共享农村文化发展成果,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2008年起,为了丰富城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丽水市莲都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打造出“天天乐”文化(文体)广场品牌,构建了全民共享的“十分钟文体圈”(即市民出家门口,往任意方向步行10分钟,就有文体活动场地或文化活动设施),使这座城市变成一个“没有同墙的百姓文体乐同”。  相似文献   

14.
所谓群众文化活动,顾名思义,凡是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文化活动,就是群众文化活动。也就是说,凡是人民群众在从事劳动、工作之余所直接或间接参加的文化活动都是群众文化活动,其中也包括专业文化工作人员的业余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3,(12):51-52
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宣传文化工作才能富于针对性、具有建设性、产生实效性,才能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今年以来,常州“幸福广场周周演”全面升级,推出“文明社区天天乐”群众文化活动,把舞台搭到社区中,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6.
华灯初上,河北省平泉县中心文化广场“唱响中国梦”夏日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为市民群众奉上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套餐”。如今,在平泉县城乡市民群众看“文艺演出”、听“红色歌曲”、树“文明新风”已成为文化生活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自1996年开展以来,在繁荣农村文化、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10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总结这些年来文化部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梁程  黄毅 《当代广西》2013,(21):17-18
“金城大舞台,乡村更精彩!”最近,在热烈的欢呼声中,河池“金城大舞台”月月演群众文化活动迎来了第50场专场演出。  相似文献   

19.
邓秀英 《思想工作》2005,(12):17-17
一、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维护农牧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市委、政府按照国家“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自治区彩虹文化工程”要求,深入实施“十五”小康文化建设计划,使全市农牧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加强,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较大丰富。但总体而言,农牧区的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不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活动站室有名无实、有形无力,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群众看…  相似文献   

20.
周英举 《传承》2007,(6):55-57
县级文化馆是我国政府设置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文化馆事业是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于整个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文化馆在“乡风文明”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