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20 0 4年 7月 14 - 18日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十六届行政学国际会议 ,主题是电子治理 (e -governance)。这次国际行政学大会年会专门聚焦电子治理、电子政务 ,充分说明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已经在国际行政学界受到广泛、高度的重视。因此这次大会的召开 ,对国际范围内的电子治理、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而且也可以预期其必将对各国政府的电子治理、电子政务的推动、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电子治理、电子政务领域值得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很多。从公共管理、政府发展的角度看 ,电子治理、电子政务之值得重视 ,主要在于其能够…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0,(2):85-85
国际奥运会对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名的截止时间是今年2月1日,共有中国的北京、加拿大的多伦多、古巴的哈瓦那、泰国的曼谷、埃及的开罗、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日本的大阪、法国的巴黎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提交了申办报告。  相似文献   

3.
灾害防御与反应国际会议在开罗召开1993年11月23—25日在开罗召开了灾害防御与反应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国际民防组织(ICD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埃及政府共同组织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埃及、瑞士、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摩洛哥、黎巴嫩、津...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8日上午10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304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将介绍药品电子身份证监管制度和兴奋剂专项治理情况。  相似文献   

5.
秦浩 《电子政务》2014,(8):38-45
科学界定电子治理的概念是研究电子治理及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通过文献分析厘清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性分析和描述性解释两个视角对学界关于电子治理内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对狭义上的电子治理概念作了更为宽泛和明确的定义;从演进发展和内容范畴两个维度对电子政务外延的划分进行了归纳,提出电子服务和电子民主是电子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史达 《电子政务》2011,(10):2-12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电子治理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电子治理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定义;比较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的异同;阐述了电子治理的特点和实施条件;对电子治理进行了SWOT分析以期评估政府开展电子治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最后在分析电子治理主体(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了评测...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正本期"专题报告"继续刊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与《电子政务》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电子治理的未来"国际研讨会上征集的部分优秀稿件。《云计算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思考》在阐述云计算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个人数据控制权的转移、云计算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云计算自身发展的要求三个方面论述了云计算环境下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并从云计算技术本身、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云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用户自身的因素五个方面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风险;最后,探讨了  相似文献   

8.
城市韧性主要是指城市在面对冲击时具有抗压、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合格的韧性城市应该能够通过系统组成部分的优化、协调、再组织等吸收和适应灾害,从而使损失最小化,快速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韧性城市通常具备良好的城市治理能力,而电子治理使得治理在现代社会具备了更好的发展动力、实施基础和法治秩序,展示出重塑社会的强大功能与巨大潜力。电子治理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重视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其作为电子治理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二是强调政府等公共部门与企业、社会的互动,更加注重政府活动和政策决策的民主性;三是电子治理的主要对象为社会公共事务,也就是关系到多个社会主体的事务。提升城市电子治理水平,可从多渠道及时公开信息、健全电子治理法律法规、建立互动性强的电子治理平台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9.
从电子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出发,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契合性,认为发展电子治理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狭义的“电子治理”的含义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公共事务领域进行治理。狭义的电子治理主要指“政府电子治理”。政府电子治理的实施,其价值主要表现为:电子治理有利于政府管理改革的新突破;电子治理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发展工具;电子治理建设是引领社会全面变革的工程;电子治理将拉动内需、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电子治理实施中要注意以下8个要点的贯彻:应用为本,建立管理体制,整合资源、避免重复,与时俱进、创新观念,遵循标准,注重信息安全,以人为本,引导市场介入。  相似文献   

11.
《警察技术》2016,(6):96-96
9月20日,由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和中国国际警用装备网联合主办的“可视化电子脚扣系统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正>本书源于2014年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从来自中、德、美、英、澳、荷等国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所提交的高质量学术文章中,精选出14篇结集而成。全书主题集中,视野广阔,辑成"中国共产党与意识形态变迁""地方政府与中国发展""社会治理与政治参与"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府是信息社会政府治理的核心模式,其实质就是把工业化社会的官僚制政府范式变革为新的治理范式.官僚制是最适应工业社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电子政府是对官僚制的创新与超越.以公众为中心、顾客至上、政府绩效是电子政府治理的基本理念;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网络化、公共权力行使分散化与民主化是电子政府治理的范式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全球电子治理发展状况总述“良好的治理或许是根除贫困和促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科菲·A·安南1.全球范围内兴起电子治理热潮的背景首先,IT业、通信产业和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为电子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数据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催生出电子治理这样一个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课题。信息技术厂商对于这场治理革命的推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这些厂商提供建设电子治理所需的硬件条件以实现其信息产品拓展市场容量的商业目的。当然,政府对于信息产业产品的需求以及…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府把工业化社会的官僚制政府范式变革为新的政府治理范式,改变着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业务流程、行政权力结构。信息时代政府治理范式创新的特点在于:无缝隙的政府治理、以公众为中 心的政府治理、交互性的政府过程、“一站式”政府服务。建构电子政府的治理范式必须从国家统治向政府 治理转变、创新公共服务程序、建构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6.
电子治理是中国走向善治的有效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以信息资源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电子治理成为信息时代全新的先进治理模式.从治理理论角度分析了善治的状态,指出电子治理是中国走向善治的有效路径,并对我国电子治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宋迎法  尹红 《前沿》2010,(11):166-170
源于20世纪末的治理革命与信息通讯技术(ICT)的结合催生了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的电子治理,它将成为信息时代政府实现善治的新思路。然而,电子治理的发展却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的风险,包括电子治理实施的制度、决策困境与政治欺骗;资金缺乏;公民参与缺乏、数字鸿沟扩大及网络传媒的负效应,以及信息安全与创新问题。相应地,电子治理的实现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领导能力;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培育公民社会、缩小数字鸿沟;保障信息安全、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13年7月19日,是穆斯林每周一次的"主麻日"。这天,反穆尔西的民众聚集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而穆尔西的支持者则从全国各地赶至开罗市阿拉维亚清真寺广场和开罗大学门前,继续抗议军方发动军事政变。埃及对立两派的纷争,即使在临时总统曼苏尔提出全国和解的倡议后,依然没有降温的迹象。2012年6月,穆尔西以比前总理沙菲克多90万张选票的微弱优势成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穆兄会的铁杆支持者在全国充其量只有400万,绝大多数中间派民众投穆尔西选票的原因是不想让前政权官员当选。然而,穆尔西及其背后的穆兄会却罔顾自身实力,企图通过一次微弱的胜利打造其在埃及政治生活中永久的优势地位。穆尔西执政一年,在治理经济上毫无建树,甚至恶化的同时,却痴迷于权力斗争,从而遭到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正近年来,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大数据和开放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实践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方式,给政府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电子治理领域具有很强的跨领域、跨学科、前沿性和实践性等特征,亟需跨越各种传统边界,实现跨界交流。为了对电子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趋势进行深入的研讨,推进学术界与实践界对电子治理的理解与研判,复旦大学国  相似文献   

20.
尉洪池 《求索》2013,(3):240-242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普及和国际格局转型的背景下,国际关系日益呈现出权力流散的趋势。主权国家对权力的垄断遭到了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个人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挑战,权力的行使超越了主权领土的界限,从国家到个人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也趋向扁平。尤其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权力格局发生明显变化,权力集中于少数大国手中的局面逐步向由更多行为体参与全球治理和决策的趋势发展,以绝对权力缺失,多中心、多力量为特点的新国际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