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杰 《两岸关系》2008,(3):70-72
郑成功逝世后,台湾郑氏政权逐渐变成全国统一的障碍。1674年,郑氏政权趁大陆“三藩之乱”占据福建沿海。经5年拉锯战后,清郑双方政治与经济实力发生显著变化。郑氏政权财源枯蜗,危机重重。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叛乱,全国大陆基本统一,中央政权巩固,统一台湾提到日程。1667年始,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数度向康熙皇帝提出收复台湾之议。1681年,郑经病死,其子郑克壤继位。  相似文献   

2.
“文武官田”是郑氏时期台湾私田的别称,也是台湾封建地主经济的发端。“文武(?)”的地租和赋税情况如何?这是一个似乎已经清楚,实际上仍有许多模糊混乱的问题。本文准备就此谈一些看法。一过去,人们对郑氏“文武宫田”地租和赋税情况的认识,大多是根据连横《台湾通史》“田赋志”中的表述。连氏说:“宗室文武召民自辟,谓之私田,即所谓文武官田  相似文献   

3.
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建省,标志了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已从“患自内生”转变而为“患从外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康熙二十三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清政府与郑氏残余势力的矛盾,又一是地方官吏豪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渗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运用决策论的观点,以康熙对台湾郑氏的关系为例,考察康熙战略决策的形成及其特点。一根据历史记载,康熙对台湾郑氏战略决策的形成发展,大致可划分以下三个阶段: 1662——1673(康熙元年——康熙十二年)。初期,玄烨登极,年仅八岁,且四王辅政,鳌拜专横,玄烨年幼无参政实权。这一阶段,清朝对台湾郑氏战略未形成统一的对策,仅凭借前朝政策,未做进一步必要的调整。鳌拜不信任郑氏投诚将领,未能借郑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清廷台湾郑氏招抚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和康熙平易宜民治国之道的考察,在具体分析施琅在招抚台湾郑氏过程中的立场、态度的基础上,指出在清初统一台湾大背景下,施琅不敢也不可能擅掘郑成功墓“挈棺入京,行献俘礼”;相反,在统一大潮中,施琅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平稳实现台湾的和平统一,“受降而不复私仇”。本文进而指出河南信阳地区郑成功墓的谬说,并以考古文物实证郑成功墓确在福建省南安县。  相似文献   

6.
台湾当局近日炮制出炉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是“台独”分裂势力借教育改革之名推行“文化台独”的极端表现。 按照这份“草案”的要求,台湾高中学生必须先学习台湾史,再学中国史,最后学世界史。高一上学期为台湾史,分为5大单元:史前时期与土著文化;荷、西时代与郑氏王朝;清朝的长期统治;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战后的  相似文献   

7.
值此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之际,一本明末版的南安石井郑氏族谱被厦门一位郑姓男子托人送到郑成功的故乡——南安延平郡王祠管委会,该族谱记载了南安石井郑氏一世至十二世的情况据有关文史界的专家称,这本郑氏族谱对郑成功的先祖情况及明朝郑氏家族开发台湾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郑氏海商集团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是17世纪中叶台湾海峡最为强大的两股军事力量.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强大的海、陆军,其武器装备代表着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而郑成功领导下的郑氏海商集团,虽然军队武器装备不如荷军,但在人员数量、训练水平、作战经验、战略战术指挥等各方面都要比荷军更具优势.郑氏海商集团正是充分发挥了这些军事上的优势,才能在17世纪中叶的台海霸权争夺中屡次挫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并最终从其手中收复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相似文献   

9.
1664年春(康熙三年三月),在清朝水陆大军的强大攻势下,以郑经为首的郑氏军队从盘踞大陆的最后据点铜山岛(今福建东山)逃窜台湾,清、郑双方开始了长达20年的隔海军事对峙。在清政府和沿海军民进行统一台湾的长期艰苦斗争中,郑氏政权经历了从抗拒招抚统一、滑向覆灭边缘,到顺应统  相似文献   

10.
尤中 《思想战线》2002,28(1):71-78
明朝时期史籍对台湾的记载有不同的称谓 ,“琉球”指的是今台中以南地区 ;“鸡笼”指的是今台北之基隆市 ;台湾的称谓则出自闽音“台员” ,指的是今台北。这一时期 ,台湾与明中央王朝有着亲密的“封贡”关系。有明一代 ,台湾的历史是一部日本“倭寇”及荷兰、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入侵和大陆与台湾人民反抗侵略的历史。至清顺治十八年 (16 6 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建立政权 ,此后台湾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建林 《台声》2013,(2):44-44
在台湾台南市,有一座香火盛旺的庙叫永华宫,有一条笔直宽阔的路叫永华路。滚滚历史长河湮没多少事,悠悠千年尘埃埋没多少人,“永华”却镌刻在一座庙、一条路上,至今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被人们纪念、传颂。这庙、这路,显然因人得名。不由得让人要问,“永华”何许人也?从台湾史料看,“永华”是最先在台湾推行大陆教育科举制度、享有“郑氏诸葛”美誉的陈永华。  相似文献   

12.
一、台湾佛教的兴起与变异台湾佛教是随着大陆佛教徒移居台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明永历15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在郑氏三代期间,修建了竹溪寺、弥陀寺和龙湖岩等佛寺,闽粤僧人东渡台湾日渐增多。18世纪末,随着台湾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郑成功逐出台湾。1683年,清政府降服台湾郑氏,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在这二十多年间,作为中国新统治者的清朝当局,却曾与荷兰殖民者联合在一起,共同征讨郑氏,在国内的斗争中,引入了西方殖民者的力量。过去,有的著作忽视这一历史现象,认为“荷兰殖民者被郑成功赶走以后,不甘心失败,经常勾引清朝政府  相似文献   

14.
俞风流 《台声》2011,(4):87-89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为清朝平定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问归顺清朝,康熙二十年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人关系。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由“贤能”的官员来执行,认为“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得一人则事治,失一人则事败”。他在多年听政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15.
发展经济学家们曾经称颂台湾为典范的“经济奇迹”。他们指的是台湾工业生产的飞速增长率,以及台湾的收入分配(没有关于财富分配的资料)比其他“准工业化”国家公平。总之,台湾曾在相对自由的市场体制之下获得了“公平的经济增长”。因此它成为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从依附经济理论家的观点看来,台湾是不可思议的。尽管台湾完完全全是一个“外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台湾政坛,“省籍问题”象幽灵一样无时不在影响政局的发展,在一系列重大的政治问题中都可以看到它的阴影。所谓的“省籍问题”,指的是“本省人”(狭义上的台湾人,台湾社会称之为“蕃薯”)和“外省人”(指1945年台湾光复后到台湾的大陆移民,台湾社会称之为“芋仔”)之间,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形成的不同族类所引发的问题。40多年来,台湾的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经过不断接触、通婚,在社会生活层面,省籍问题已经渐渐地消失。然而,在政治生活层面,省籍问题却畸型地保留下来,近来还被不断地炒热,并日益复杂化。本文拟  相似文献   

17.
论姚启圣     
姚启圣是康熙十七年六月到二十二年十一月的福建总督。他担任总督期间起了怎样的作用?向来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讲得比较简单。我们力求以充分的史实说明这个问题,希望能够作出合乎历史实际的评价。一清政府在郑氏占据台湾的初期,曾作出很大的努力争取台湾归清。但在康熙三、四年施琅征台受挫之后,除了进行几次遣员招抚以外,对台湾郑氏没有采取其它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施琅的评价一直存在着分歧,其焦点问题是如何看待他背叛郑氏而降清。一些人指责他气节有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抹杀他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清政府统一台湾过程中,施琅所表现出的弃“私怨”而以“国事”为重的精神,尤其值得人们钦佩。  相似文献   

19.
一施琅是清初的一名武夫勇将。他以自己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受命“独任专征”,在做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1683年率领清军一鼓作气打败了台湾的郑氏政权,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施琅堪称得上清朝一代海军名将,可算是历史上真正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大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功绩可谓大也。人谓:施琅乃“仁人而兼大智大勇矣”;“大哉,将军之功,可铭闽山而不朽!”“奠封隅以永固,巩奕叶于苞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的统计资料,1999年l-6月台湾的外资直接资本投资额(包括华侨资本,指批准投资额)比1998年同期减少2.7%(此项投资额数字系在1998年11月“外侨投资条例”、“华侨归国投资条例”交付修订之后的数字,1999年l-6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