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共北平和谈中的卢郁文张富祥,王英春图为卢郁文(后排右五)与董必武(前排右三)、李济深(前排右四)、邵力子(前排右五)在参加国共北平和谈进合影。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早已载入青史,永昭后世。但和谈中国民党代表团秘书长、河北人士卢郁文先生的事迹却鲜为...  相似文献   

2.
李熙宗 《黄埔》2009,(2):62-63
我原藉四川雅安,出生于四川成都。1945年4月14日,我于黄埔军校第十九期毕业,后分配至国民党军陆军第十三军。当时,抗日战争已由防御转为反攻阶段,我随部队进军广西金城江、河池、柳州一线反击日寇。时至1945年底,国共和谈破裂,三年内战开始。  相似文献   

3.
相遇贵相知     
给张治中“推车” 张治中,著名爱国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国共和谈破裂后,张治中毅然选择了新中国.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4.
1949年是国共政权更迭的关键时期,作为职业外交家的顾维钧,以驻美大使的身份面临艰难的政治选择。出于种种原因,顾维钧最终选择尽力维护国民党的政治统治。他利用国共和谈与南京政府内部的自由主义改革争取美援,同时大力阻止国际社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1949年顾维钧的政治选择,不仅偏离了他一贯坚守的职业外交理念,而且背离了时代潮流,从而导致其一系列外交努力皆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5.
新中國成立以来,大陸出版界陸續出版了孫中山、宋慶龄、黄興,廖仲愷、何香凝、朱執信等革命前辈的專集。這些專集的出版,爲我们研究中國近现代史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引人矚目。不久前,中華書局和文史资料出版社又分别出版了兩卷本的《邵力子文集》和《和平老人邵力子》,對我們瞭解邵力子一生的爲人行事,以及從邵氏的言行中所反映的一些歷史事件,帮助極大。這是因爲邵力子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他經歷了清朝、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時代,經歷了民族、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他沿着歷史車輪的轨迹,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断學習,不断進步,爲中國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他在国共合作和国共多次谈判中,都是积极的赞助者或直接参与者。他竭诚拥护第一次国共合作,忠实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一九三七年七月,他代表国民党参与国共两党廬山会谈,为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尽了很大努力。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六年期间,他参与国共重庆谈判,达成了《双十协定》,并参加重庆举行的旧政  相似文献   

6.
社会广角     
《政策》1998,(5)
周恩来轶事三则 临终念张镇 周恩来总理临终前,还约见罗青长谈台湾问题。其间,周总理还特意嘱咐罗老不要忘记在台湾的张镇将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镇是黄埔一期的学生,与周恩来有师生之谊。重庆和谈时,张镇以国民党宪兵司令的身份参与保卫工作。1946年10月8日,国共会谈纪要定稿的那一天,张治中先生在国民党军委会礼堂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抗战胜利后,农工党致力民主和平,坚决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合作,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后,农工党积极响应,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展在中共领导下的新的军事运动,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贡献。(一)支持中国共产党和谈立场和主张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同国民党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农工党拥护国共和平谈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和谈立场和主张,致力民主和平,坚决反对内战、  相似文献   

8.
邵力子(1881-1967),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国 民党元老。1949年4月国共谈判破裂后,他留于北平, 同年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后任全国人大常委、 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呼吁"计划生育"第一人 说起计划生育,谁都知道有马寅初。但许多人都 不知道,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邵力子就提出中国要 控制人口,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公开呼吁计划生 育的第一人。在马寅初遭受不公正的批判时,他还是 坚持自己的主张,没有见风转舵。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6,(Z1)
如果说,三大战役彻底扭转了国共两党在军事力量上的对比,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基础,那么,百万雄师,挥戈南进的渡江战役,则是对国民党统治的最后一击,它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寿终正寝,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和谈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4月20日签字,但国民党政府却拒绝签字。最后,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于4月20日晚发起渡江战役。21日,东西两突击集团,在解放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成千上万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横渡长江。国民党军苦心经营达三个月之久的长江防…  相似文献   

10.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形成了政治路线对立的国民党、共产党两大阵营,使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大决战,斗争的中心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到1946年在国共两党之间夹着有近30个党派。这些党派按照自己的政治见解,有的偏向国民党,成为国民党的帮凶和追随者;有的偏向共产党,成为共产党的挚友;也有的夹在中间,忽左忽右。1946年底,国内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内战爆发,政协决议被彻底撕毁,国共和谈大门彻底关  相似文献   

11.
邵力子因为“西安事变”被迫辞去陕西省政府主席不久,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下,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三中全会,选举邵力子为中央常委,出任中央宣传部部长。毛泽东非常高兴地向周恩来、朱德等人说:“邵力子出任中央宣传部长,我们在国统区办报刊有望了,机不可失!”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一直想在国民党统治区办报刊,结果虽多方努力都未能如愿。  相似文献   

12.
董健吾,1892年1月出生于江苏青浦,上海圣彼得教堂第5任牧师,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上海特科人员,利用牧师身份开展工作。1936年初,受宋庆龄之托,带着国民党当局密信,赴陕北传递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后带着毛泽东的回信返回上海。他是自“4·12”政变后,沟通国共双方联系,重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使者。宋庆龄称赞他此行:“益国匪浅”。  相似文献   

13.
游子心声     
1988年4月,父亲以探亲名义回到山东老家,圆了做了40年的梦。遗憾的是,他朝思暮想的父母皆已过世。父亲出身胶东莱阳贫农家庭,1947年,国共在胶东不时冲突,父亲被国民党抓壮丁当了兵。父亲离家当天,奶奶送至村口,不舍地问他何时返家?父亲说待石榴成熟时就会回来。没想到那次分手竟成了永别。后来国共内战日炽,父亲在战火中结识了同乡的母亲——一个地主之女,两人成亲后于1949年辗转去了台湾。到了台湾,父亲即脱下军服,受了一年的警察训练,从此担任起人民的“保姆”。由于生活不再颠沛,母亲于1950年生下姊姊,后一年生下了我,随后9年又生下了3个…  相似文献   

14.
周明 《北京观察》2004,(4):60-61
我有幸从2000年起,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连续三年三次到过祖国宝岛台湾.更有幸的是,第一次去台湾时,2000年6月7日我拜访了国民党元老、时已101岁的世纪老人陈立夫先生.据说,我是大陆最后一位见过陈立夫先生的人.对于那次会见,先生的音容笑貌如同昨日,尤其是他关于呼吁祖国统一,提出国共联手打击台独的主张言犹在耳,令我难忘!  相似文献   

15.
1949年春,毛泽东对即将到来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并不抱太大希望,他清楚这是国民党的惯用伎俩,打不过就谈,并不真谈,而是拖时间,胡搅蛮缠,但他对代表团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一看名单就知道,这个代表团中,许多人已经是中共的老朋友了,其中就有自己的湖南同乡老友章士钊。  相似文献   

16.
陈远 《同舟共进》2008,(1):42-44
"一代直声"梁漱溟是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和声誉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有几个横断面让人惊羡:其一是1916年,梁23岁,在《东方杂志》发表《究元决疑论》被蔡元培发现,聘请到北京大学教书(当时有传闻,之前梁预考北大而未获录取);其二是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10月10日,梁漱溟由南京到上海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11日夜,梁由上海回南京,次日清晨,下车见报,看到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的  相似文献   

17.
张治中与重庆谈判马占芳在国共合作的历史上,张治中是个引人瞩目的人物,也可以说是在我党统战政策感召下投向革命阵营的典型人物之一。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曾直接或间接地为签订《双十协定》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他在1949年国共和谈中对蒋完全失望...  相似文献   

18.
张持坚 《当代广西》2014,(23):60-60
正此前有关曹聚仁的报道,多是讲述他作为"两岸密使",为两岸和谈而奔波,但对其前半生的描述语焉不详。本文则重点讲述曹聚仁前50年的激昂人生。曹聚仁1900年6月生于浙江浦江县,其父是清末最后一科的秀才。曹聚仁天生聪慧,先入私塾,熟读经典。1915年,曹聚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他和宣中华、冯雪峰等领导了著名的"一师风潮"。1921年,他从一师毕业后来到上海,成为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主要撰稿人。依靠《民国日报》的圈子,他结识了许多师友,例如陈独秀、张闻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大名,如雷灌耳,他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带点神秘性的伟大人物。1945年8月从重庆《新华日报》上得知毛主席为了与国民党和谈飞到了重庆,我很高兴,又很激动。毛主席的到来,给生活在这座少见太阳多见雾的山城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之光。我立即从远郊住处赶到市里。恰好这一天,毛主席缓步经观音岩向中苏文化协会走去。他身材魁伟,头戴一顶灰白色布盔,神态自然,周恩来同志紧跟在身后,群众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拥集于周围,场面十分动人!我一直追随在后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没过几天,叶以群同志通知我:毛主席召开座谈会,要我参加,地址在张…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大陆角度看国共平台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共平台建立六年来,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民党执政后,官方授权的海协会与海基会协商平台得到恢复,国共平台存在的必要性受到在野的民进党及一些社会舆论的质疑。本文特从中国大陆的角度,从论述与实践两个面向对国共平台进行了考察,认为该平台在两党关系的特殊背景下,为两岸人民搭起一座沟通、理解与互动的桥梁,为两岸关系从对立走向和平、从内耗走向合作发展双赢,起了奠基、引导、调节和保障的作用。中国大陆始终高度重视国共平台的作用,不因国民党在野或执政而有所改变。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国共平台与两会平台"相辅相成,同时发挥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平台的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必将继续担当"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中流砥柱"的大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