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本意识”在新时期的升华。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牢牢坚持“民本意识”,永远不停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推进党的事业,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2.
台湾各界,目前对于“一国两制”的看法十分混乱,真正拥护的是少数,坚决反对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处于怀疑和无知状态。台当局及一些既得利益者,他们一直在恶意攻击“一国两制”,但他们中有的对“一国两制”也并不了解。比如  相似文献   

3.
羽林 《学习与实践》2001,(10):10-10
2000年初,世纪之交,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经提出,就得到全党乃至全国的拥护,一个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迅速掀起。  相似文献   

4.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要站在时代前沿,坚持先进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运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坚持先进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立足“群众拥护”,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漫画     
董伟 《辽宁人大》2008,(3):47-47
领导干部真想做到“亲民”“爱民”,首先要有一颗“平民心”,始终保持“平民心态”。应该说,我们许多领导干部来自普通百姓家庭,又都是从基层干上来的,因此对群众有感情,老百姓想些什么、需要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多数人并不陌生和无知。  相似文献   

6.
马英九胜选,这是海外同胞期盼的,也是台湾同胞坚定地选择了和平、发展、繁荣和幸福。最主要的原因是,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领导人达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致意见,获得台湾绝大多数同胞的拥护。台湾人民阻止了民进党重新执政,  相似文献   

7.
最近,正在参加“三讲”教育的崇明县新河镇人大主席顾富家通过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有感触地说,人大工作一定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当好“三个代表”,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03,(7):29-38
记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作为行动指南被写在党的旗帜上。这是党的十六大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这一决策高度评价,衷心拥护。中央最近同意印发了中宣部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一本重要的辅助材料,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  相似文献   

9.
冯建新 《创造》2001,(4):49-49
结合中央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精神,应当树立“四个观点”,从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树立服务的观点。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谋人民所谋。树立权力民授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践…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统一战线是“和谐”理论的最好实践。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围绕大目标、实现大团结,当前它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不仅得到了广大港澳同胞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然而,为了对抗统一,无论是过去的李登辉,还是现在的陈水扁当局,都多次表明台湾不是港澳,港澳模式不适用于台湾。陈水扁今  相似文献   

12.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清醒坚定走好“赶考”之路,实质要义在于准确审题、竭力答卷、人民评分,彰显了党治国理政的先进性、前瞻性、创新性、全局性,有益于把握战略机遇、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清醒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需要正确看待战略机遇期,将人民群众的满意与期待作为“试金石”,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筑牢制度基石。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20日上午8时许,20多名扶沟县群众代表敲锣打鼓来到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院内,把两面分别写有“人大代表尽职责,群众衷心感谢”和“政府倾力改善民生,百姓信任拥护”的锦旗,送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县长手中,感谢人大代表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4.
安大钧 《前进》2000,(10):13-14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涵义深刻,不但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而且是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和任务的最新概括我们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国体的意义上看,我国政权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国家政权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就表明,我们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由于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相似文献   

15.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党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做出的论断,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高度概括,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长期以来,我们党在统一战线实践中,以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殷礼”与“宗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书勇 《求索》2008,(1):150-152
周初文献记载有“殷礼”与“宗礼”,历来学者有不同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铜器铭文、文献所载“成王周公之命祀”及封建诸侯等史实作了新的考察,认为“殷礼”指殷人之礼,“宗礼”指周人之礼,这有利于对周初相关史实作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统一论坛》2006,(2):54-57
非洲2006年2月28日,莫桑比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华侨华人代表在中国驻莫桑比克使馆召开专题座谈会,强烈谴责陈水扁“终统”。大家一致认为,“终统”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衅,是在“台独”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大家一致拥护中台办、国台  相似文献   

19.
依据台湾“宪法”中关于“中央政府体制”和“总统”权力的安排 ,从制度面来看“双首长制”应该是比较合宪的 ,但是现实政治运作却继续贴近“总统制”。陈水扁上台以来 ,对其“总统”权力机制的建构 ,从对“行政院院长”的任免权、“行政院”的实际控制权、国安会及国安局、“府院党”的协调沟通机制等方面入手 ,已有所进展。  相似文献   

20.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能。目前台湾“宪政秩序”塑造的焦点在于:“行宪”和“宪改”哪个更迫切,“宪改”本质上到底是“修宪”还是“制宪”?不同的“宪政秩序”的塑造途径将会产生对民众的不同“国家认同”导向,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倾向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