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成 《两岸关系》2001,(6):43-44
台湾当局“热热闹闹”推动的所谓“小三通”实施已经3个月了。期间,经由“不定期航线”从金门料罗港直航厦门只有10个航次,而由厦门直航到金门则只有2个客船航次、一个运送砂石的货船航次,“定期航线”则根本没有启动。而且,所有这些航次都是在“特殊背景”下进行的,一般台商想通过“小三通”捷径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1日,台湾当局开放所谓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小三通”,此举与两岸直接“三通”有何不同?台湾当局此举用意何在? 所谓“小三通”,即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的直接往来,它始自2000年3月21日台“立法院”通过的“离岛建设条例”。9月13日,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小三通”的评估报告,规划以渐进、局部的方式,有限度地开放金门-厦门、马祖-福州两地的货物、人员往来,并以“先货后人”、“一区一港”、“定点、定期、定线”为原则,人员往来则采取配额限制,暂不开放以金、马地区为两岸货物、  相似文献   

3.
台湾当局推动的所谓“小三通”在 今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一度成为媒体热点,也曾赢得不少掌声。时过半年,“小三通”成效不彰,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特别是限制其中转功能大大影响了“小三通”所应该有的积极意义,因此不断引来社会各界指责,要求台湾当局放宽限制,开放金门在两岸之间的中转功能,方便两岸之间的贸易与人员往来。 来多去少 “小三通”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金马地区与福建沿海的直航。据台湾“行政院”于2000年12月13日公布的“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只允许台湾船只申请经金马进入大陆。而禁止大陆…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内地媒体报道了一条由台湾“陆委会”发布的消息:台湾当局将实施金门、马祖“小三通”政策,自2000年12月起,采取“定时、定轮、定线”的方式,每天规定固定的时间、船班、航线。开放内地人员赴金门、马祖旅游观光。21世纪刚刚来临,台湾当局一手导演的“小三通”闹剧。以“海安号”首航失败而草草收场。与此同时,金门同胞却实现了直航厦门的梦想。 夜晚 10时30分,往常是金门人的入梦时分。但是,20世纪最后一个秋冬的深夜,台湾金城镇海滨公园却热闹异常。潮水退了。黑暗中,攒动的人头屏息以待。…  相似文献   

5.
1949年以来,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两岸关系互动态势的起伏而变迁。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两岸军事对峙时期,两岸在金门及其附近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和对抗,也因此型塑了金门长期以来的战地角色。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金门的战地角色逐渐褪去,随之产生了金门该如何在两岸关系中定位的问题,金门地方政府和民众也开始从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出发争取在两岸关系中的适当定位,但与台湾当局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小三通”实施以后,金门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先行者和试验者,在两岸关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重重限制,“小三通”对于金门地方的发展而言其实是象征意义多于实质意义。随着两岸三通直航进程的推进,金门未来只有跟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省、厦门市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6.
台湾当局4月30日宣布终止了本来就非法的“动员戡乱时期”,废除了早就应该废除的《临时条款》。这一举动虽然同台湾当局许多政策动作一样“慢半拍”,但仍不失为理智之举。这是台湾政局矛盾发展之使然。换言之,是台湾当局为摆脱当前“宪政”危机日益加深的需要,而并不是为了主动改善海峡两岸关系.不过,它在客观上,却对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戡乱期”的终止,海峡两岸关系将从长期以来的“军事对峙”状态转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阶段,按照台湾当局的提法,是“和平、对等、互惠”的关系。可是,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吹风     
最近,台湾当局领导人及有关方面表示,将以渐进、局部方式实施所谓“金马小三通”,即金门对厦门、马祖对福州以“定点、定期、定线”方式进行,初期先开放海运通航、并且以先货后人、一区一港为原则,人员往来则采取配额限制。至于在金马地区“中转”或“弯靠”问题,现阶段并不考虑,特殊需要的“特定项目”可以转核准云云。  相似文献   

8.
“小三通”是台湾当局对两岸“三通”试图以有限松动的新办法来守住其坚持分裂基本立场的对策之一。主要内容是:2000年12月13日台湾“行政院”通过“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草  相似文献   

9.
正"小三通"航线自2001年1月开通以来,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台湾同胞民生福祉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2020年2月以来,台湾当局以防控疫情为借口,单方面关闭"小三通",限缩两岸航班航线,钳制两岸人员交流往来,严重损害金门、马祖、澎湖地区民众切身利益。民进党当局为遂行"台独"图谋,千方百计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大搞破坏两岸关系的政治操作,不得人心,也无法得逞。一"小三通"历经20年发展,"从单方到双向、从临时营运到定期航班、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但回顾这一历程,不能不令人深感其中仍存在着重重的障碍,尤其是从去年8月开始,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关系提出“戒急用忍”的政策,为两岸经贸合作蒙上了阴云.新年伊始,台湾“经济部”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经济部”  相似文献   

11.
刘红 《统一论坛》2003,(3):45-47
断定两岸“三通”会影响台湾“军事安全”,一直是台湾当局的基本立场。随着近来两岸“三通”在海峡两岸掀起一波一波的高潮,“直航”会影响、危及台湾“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12.
台湾当局在多次推迟日期之后,终于在7月5日发布了难产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综观全文,观点陈旧,内容杂乱,皂白混淆,了无新意.但是,“说明书”里重申了“坚决主张‘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承认海峡两岸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一国内部’或‘中国内部’的性质”;并表示不在国际上与大陆竞争中国代表权等观点,值得肯定.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多次否认曾经说过“一个中国”,公开表示“阶段性两个中国”,明显地在“一个中国”立场上倒退了.现在,“说明书”里白纸黑字写着“坚决主张‘一个中国’”,是一个进步.希望台湾当局言必行,行必果,不要出尔反尔.海峡两岸关系如能遵守“一个中国” 的原则办事,一定会取得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外政策在台湾当局的各项基本政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对外政策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国际环境的变化,而且也取决于台湾当局面对海峡两岸关系变化而做出的政治抉择。对外政策影响到台湾社会的稳定。1979年以来,由于岛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台湾当局的“总体外交”政策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对外关系体制也基本形成。当前,虽然台湾当局官方的对外活动空间已极为有限,但非官方的活动却相当活跃,并且带有不同以往的政治目的。本文拟就1979年以来台湾当局“总体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台湾对外关系的影响,作一概要的  相似文献   

14.
“公投”一词近期以来多次出自于台湾当局某些政要之口。继2002年8月3日,陈水扁抛出海峡两岸“一边一国”的谬论,提出台湾前途、命运、现状要经过公民投票来选择后,9月8日,陈水扁在当局高层的“三芝会议”上再次叫嚣,要推动当局的“政府”改造工程以及“公民投票”的“立法”等。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热潮持续高涨.据台湾“经济部”公布的统计资料,目前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项目已超过2万项,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00亿美元.这一情况引起了台湾当局的不安,担心台湾在经济上对大陆的依存度会越来越高,导致其产业日益“空洞化”,从而失去与大陆抗衡的筹码.去年下半年,台湾当局正式推出了“南向政策”,极力引导台湾厂商把东南亚国家作为投资与贸易的重点地区,其目的在于分散台商对外投资的地点,给不断高涨的台商“大陆投资热”降温,减少台湾在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性,从而获取其在两岸经贸关系中的主导权.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实施已过一年,效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统一祖国是海峡两岸十一亿中国人的共同愿望,而实现统一无疑靠两岸当局的诚心与合作。因此,了解台湾当局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政策,对于求同存异、为缩小乃至消除分歧积极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至今,台湾当局有关国家统一的政策,经历了由坚持“反共复国”的所谓“基本国策”和“三不”政策到开放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以来,一直否认1992年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近一个多月来,在他的带领下,台湾当局以及“台独”分裂势力再次掀起一股否定、攻击“九二共识”的逆流。他一改往日羞羞答答的态度,罔顾起码的事实,十分蛮横地声称“根本没有两岸九  相似文献   

18.
台湾当局领导人从李登辉的“两国论”到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都是公然践踏海峡两岸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和切身利益,顽固对抗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正确主张,在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直接三通”等各个领域设置种种障碍,其“去中国化”和“台独”的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19.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受到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李登辉及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鼓动如簧之舌,竭力为“两国论”辩解、补台,提出所谓“大陆政策不变”、“特殊意指无先例可循”、“一个中国是指未来”、“争取对等地位”等说法,意在为“两国论”找到一套“体用兼备”的说辞,以减轻岛内外压力。但这些漏洞百出的狡辩,掩盖  相似文献   

20.
为方便海峡两岸同胞联系、往来,祖国大陆方面在1981年就提出“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主张,但台湾当局一直要求台湾民众搭乘飞机往来两岸时,必须经停港、澳或其他第三地,实际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至少需要辗转一整天。目前,两岸每年往来达300万人次,台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