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许多学者指出:这个观点是“贯穿于对台工作论述的主线”;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战略构想”;“未来对台工作将以和平发展为纲”;“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指导思想”;“和平是基调”;“和平发展的新思维贯穿在两岸关系的论述之中”。这个论述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六、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制造“两个中国” 李登辉无视台湾同胞要求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无视两岸交流给台湾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一再干扰和破坏两岸关系。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拓展其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实质是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谋求“台独”。  相似文献   

3.
重温两岸关系发展史,中国领导人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坚持一贯的国家统一方针,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台独”分裂势力却逆势蠢动,不断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主要的力量,紧紧把握两岸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努力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坚决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4.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擘划两岸关系发展方向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了国共两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确立了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两党共同体认到: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相似文献   

5.
孙云 《两岸关系》2005,(12):11-13
2005年是我对台政策成效显著的一年。大陆不断推出对台新举措,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连宋郁访问大陆,两岸出现了新一波的交流热,台湾民众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了更新的体认和期许,长期主导两岸的对抗性结构有所松动。两岸互动的这种新局面,必将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两岸互动新局面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推动“一边一国论”、“公投”、“制宪”、“正名”及文化教育上的“去中国化”等“台独”活动,不断挑衅两岸关系,使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不断受到破坏,两岸关系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台独”活动的加剧,大陆也把遏制“台独”…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06,(7):1-1
6月20日,陈水扁在发表电视讲话时大言不惭地说,他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没有倒退。陈水扁在面临严重执政危机之际,极力掩盖其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大搞“台独”分裂的行径,向台湾民众辩白,他对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努力,事实果真是如此吗?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是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一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这个基础,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在发展两岸关系这个事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大问题上,陈水扁始终扮演的是“麻烦制造者”的极不光彩角色,其“台独”本质已暴露无遗。上台伊始,他还信誓旦旦地…  相似文献   

7.
王建民  陈险峰 《台声》2008,(5):11-13
备受海峡两岸高度关注的“胡萧会”,成为台湾“大选”之后两岸关系的标志性事件,将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经贸合作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两岸关系正处于敏感时期,“台独”言论猖獗“台独”分子极其露骨地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中国人民绝不会任由“台独”分子为所欲为。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是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人的共同心愿,搞“台独”,全世界华夏子孙不会答应。本刊特转发3月21日《北京青年报》的“两岸关系十问”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过去4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下简称“大选”),2012年“大选”选民出现了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要投票取向的新特点,“统独”认同投票被经济投票取向所取代.这说明台湾民众的政治热情已由激情、狂热过渡至理性、成熟,也展现出支持“九二共识”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的主流趋势.同时,经过4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岛内民众对大陆的态度出现向好转变.未来,随着台湾民众所获两岸关系和平红利逐渐增多,推动两岸关系继往开来的民意基础必将不断厚植.但因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依旧未提升,两岸关系长远深入发展仍面临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5月30日,台当局召开“第三次大陆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在两岸关系中、“放弃正统、法统、中国代表权之争”的思路框架,采取“回避政争、加强交流及务实协商”的策略,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文化交流作为未来大陆政策的核心,强调“以经贸为核心的两岸关系已经来临”。 台湾“第三次大陆工作会议”主题是“因应两岸关系情势,凝聚大陆工作共识”。“行政院院长”连战应邀在会上发表了《为建构21世纪的两岸关系而努力》的讲话,同时“陆委会”主委萧万长、“国安局局长”殷宗文、“新闻局局长”胡志强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1.
陈云林 《两岸关系》2007,(1):F0002-F0002,1
回首2006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持续增强,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年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进“台独”分裂路线,强行“终统”,挑起两岸对抗、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谴责;其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受到遏制。一年来,祖国大陆着眼于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引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一年来,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间的交流与对话持续深入,先后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推动落实有  相似文献   

12.
瑞砚 《统一论坛》2012,(1):70-71
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九二共识”无疑是此次台湾大选的最热门议题。大选前国民党不断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绩,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的基本保障:民进党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通过“十年政纲”和“台湾共识”的“空心”论述,淡化、回避两岸议题。  相似文献   

13.
两岸的分歧     
目前两岸在目标、定位、现状认定及民意上存在严重分歧,未来两岸关系是否恶化,将取决于三项重要因素,也存在五项足以制约“台独”的因素,遏制“台独”、避免战争将是两岸关系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反对“台独”,就是促统,只要“台独”无法冒险,两岸关系必能渡过危机,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4月17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就两岸关系问题召开座谈会。会上强调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就是平等协商未来中国和平统一目标及步骤,共同协调“三通”。 针对台湾地区选举民进党上台后的两岸关系,前“行政院”长孙运璿说,要改善两岸关系,就不应再讲“两国论”,因为和“台独”太像。前“侨委会”委员长曾广顺说,他主张两岸应回到“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不要再坚持“两国论”。前“国大”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09,(1):29-30
贯彻胡锦涛讲话精神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首先回顾了2008年两岸关系。他指出,2008年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台独”分裂势力推动举办的“入联公投”遭到挫败,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杨毅周 《台声》2004,(8):30-31
“台独”的发展,使两岸关系的形势非常严峻,它从两个方面对两岸关系造成破坏。一方面“台独”势力通过制宪,可能会出现破坏一个中国原则,实现法理“台独”的重大“台独”事变。另一方面,“台独”通过国家认同的塑造,在台湾岛内形成“台独”意识,从而以所谓民意对抗统一,实现“台独”。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不管是从近期还是从长远看,“台独”都是破坏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阻碍  相似文献   

17.
<正>赖清德是台湾政坛“深绿”势力代表,历任“国大代表”、民意代表、台南市市长、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蔡英文执政副手,号称“台独金孙”,受到“台独基本教义派”支持。赖清德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作为民进党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抛出系列两岸关系主张作为竞选政策纲领。综合分析赖清德从政言行,其两岸政策立场和主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赖清德始终否认“九二共识”事实存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价值,与蔡英文一道偷换概念,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重新执政周年两岸关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在台湾重新取得执政权一年来,两岸关系呈现“总体形势大幅好转”。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两岸繁荣稳定、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理性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仍面临一些变数。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7,(Z1)
1月17日,国台办举行2007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新任发言人、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杨毅主持。杨毅首先向广大的台湾同胞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按照惯例对两岸关系进行回顾和展望。杨毅说,2006年的两岸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三个特点”。“一个主题”就是和平发展。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进一步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三个特点”是:第一,“台独”分裂势力挑起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谴责;第二,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有了更深切的认识,相互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共同利益更为…  相似文献   

20.
胡凌炜 《两岸关系》2011,(12):17-18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英九执政团队摒除了陈水扁执政时期的“烽火外交”路线,积极追求台湾对外关系的实质利益,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确立了“活路外交”政策,希望借助两岸关系的改善推动台湾对外关系的发展。2011年,两岸关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台湾社会再次面临领导人选举和“立委”选举,在两岸关系、台湾政局及国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