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堃  王晖 《楚天主人》2012,(1):47-48
十年前,这里一如阳新的边远山村,村民喝的是田间水,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短短十年,是谁把昔日穷山沟变成了今天的"桃花源"?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边远山村的群众提供诉讼便利,使当事人不出村寨就能解决矛盾纠纷,贞丰县人民法院的“巡回”、“便民”法庭,用法槌——敲响了乡村的和谐之声。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省林州市处在豫、晋、冀三省交界之地,有110万人口。林州是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最明显的城市符号就是红旗渠以及红旗渠精神。上世纪60年代,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和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在这过程中孕育了非常宝贵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  相似文献   

4.
周玉祝 《当代广西》2011,(18):32-32
曾德贵是兴安县严关镇清水村委地楼自然村人,地楼是一个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边远山村,至今都还没有通车。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教育严重滞后,从来没有一个山外的正规教师到教,代课老师也因为条件的艰苦来了一个又走一个。1982年,曾德贵高中毕业了,成了村民们眼中的“秀才”。正当他踌躇满志的准备走出大山去外面闯一番的时候,村里原来的代课老师不干了。  相似文献   

5.
<正>10月18日一大早,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西岭镇新合村党支部书记邓水发家。走进屋里,一群身着瑶族盛装的男女老少济济一堂等候在电视机前。西岭镇新合村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较边远的山村,居住的全是瑶族群众,瑶族文化元素保存完好。邓水发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恭城新合富瑶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靠党的好政策致富的典型,山里的群众都非常敬佩和尊重他。今天党的十九大召  相似文献   

6.
<正>变输血为造血,为群众出实招,办好事;由群众上访到干部主动下访,服务基层,面向群众;由群众"找"干部办事到干部"等"群众办事。2014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零公里"服务中心建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临高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为实现临高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为探索  相似文献   

7.
电话的变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整个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电话的变迁。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住在信息闭塞的边远山村。我在外  相似文献   

8.
刘长顺 《群众》2014,(3):60-60
<正>近来,基层群众反映,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这就是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水果蔬菜从产地到百姓餐桌经历很多程序,往往"最后一公里"坐地涨价,老百姓苦不堪言。再比如,如何解决好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9.
马原 《今日海南》2015,(2):20-21
<正>临高经验关键在于抓住一个"做"字,突出一个"情"字,交出一个"心"字,落到一个"实"字。临高模式的成功,说到底在于各级党员干部把群众放在了最高位置,摆正了自身服务位置,赢得了群众心中位置。临高把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紧结合起来,在全县176个行政村推广"零公里"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架起党群连心桥,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临高"零公里"服务的成功经验,可概括为15个字:以"三转四化"实现"两下一升,两零一暖"。"两下一升,两零一暖"是服务目标,具体为:权力下放,服务下沉,群众满意度上升;服务零公里,干群零距离,基层暖心里。两零一暖,从数字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19日上午,天飞毛雨,为海南的冬天添上几分寒意,但临高县调楼镇抱才村委会大楼却是人头攒动,暖意涌流。随着抱才村"零公里"服务中心揭牌,临高县投入375万元建成的176个行政村(社区)"零公里"服务中心同时正式挂牌成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零公里"服务中心建设,延伸为群众服务的手臂,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临高县正在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群众平台和手段,不断深化"我们都到基层去"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党的基层党支部真正有抓手、服务有手段,和群众始终保持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10月10日,国庆长假刚结束,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10名医学专家就齐聚我省安阳林州,用他们精湛的医术为太行山区的群众义诊,赢得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修建者及其后人们真诚的赞誉。这10位上海的名医,是应省政协邀请专程赴林州免费义诊的。组织省内医药卫生界的人士义诊,是省政协开展了多年的爱民惠民活动,数以万计的群众已从中受益。十一届  相似文献   

12.
一、北碚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成绩 北碚区幅员面积75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8万,辖17个镇街,119个行政村.2005年,北碚区交通局对全区农村公路进行了普查,农村公路里程为1024.741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2%.其中,县道215.508公里、专用公路32.23公里、乡道163.57公里、村道613.433公里.近年来,在市交委的正确领导下,北碚区交通局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视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3.
乡情之一:梦里小村我的家乡湖南省辰溪县桥头溪,一个只有十几户村民的边远小山村。曾清楚地记得,自己以前写了一篇文章,投稿某刊,编辑回信曰:从你的地址看,你住在那么一个偏僻封闭的山村,能做出如此“大手笔”的文章?一定是抄袭了别人的!偏僻的山村、闭塞的山村,你不但让我蒙羞  相似文献   

14.
一个是我国最著名、最受人尊敬的"村官",做了48年村支书,带领乡亲建成了"中国第一村";一个虽做村支书还不到6年,但把千万资产捐赠集体,正带领村民建设全国一流的"山村都市"。他们是如何对待金钱的?他们凭什么让群众信服?  相似文献   

15.
正扎根边远山区31年,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对黎族群众悉心关怀,有求必应。海南东方市原天安乡派出所所长吴春忠被当地黎族群众誉为"好括侬"。"括侬"是黎族话亲民爱民的意思。吴春忠这位从东方市黎族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括侬"好民警,以自己31年的无私奉献感动了当地群众。几十年来他曾先后在东方市东河、公爱、天安乡等地履职,直到积劳成疾,因肝癌生命停止在了2013年元宵节的午夜。吴春忠去世后,当地数百群众自发前来为他送行和举办追悼会,人们用哭声和泪水悼念心中的"括侬"。  相似文献   

16.
祖言 《今日浙江》2014,(6):30-30
正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任务。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最后一公里"是一切工作的神经末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贵在拆除党群干群间的"隔心墙",使党员干部同群众心相通、情相联。观照当下,由于心不通造成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不鲜见: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不上门、通话不见  相似文献   

17.
5月8日,笔者到当阳市双莲乡严河村采访时,了解到驻该村的宜昌市本届人大代表龚菊香心中的一桩苦恼事:当阳市双莲乡金星村是当阳市偏远山村,与宜昌县鸦鹊岭镇接壤。金星村有一条通往鸦鹊岭镇的土公路,长4公里。其中,1.5公里在鸦鹊岭镇境内。这条路是当市金星村2000多农民商品外运的重要通道。然而,位于鸦鹊岭镇境内的1.5公里路面因种种原因长年失修,造成路面大坑小槽,无法通行。1997年5月,龚菊香在出席宜昌市人大二届一次会议时,根据群众的强烈呼声,向大会提出了一份建议,要求宜昌市政府协调解决双莲乡和鸦鹊岭镇人民群众行路难问题。同年8月25日,宜昌市政府某部门给龚代表寄来一纸答复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广大农民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然而,基础薄弱以及发展的不平衡,也给山村的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走惠农、利农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省福特基金会项目领导小组联系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嘉禾乡明子山村的扶贫试验示范点,坚持扶贫到户与基地开发建设相结合。国际国内资金相结合、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开发基础产业,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走向市场,成效显著。1990年初,在国务院扶贫开发办的帮助下,经与福特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官员实地考察,开发试验示范项目推广点选定了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明子山村。明子山村坚持8年努力,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成功之路。明子山村,土地资源丰富,这里是气候炎热,雨量充足,云雾多日照少的边远深山区。全村辖6个生产合作社,124户,8…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的林县是一个缺水、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的地区,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吃水问题,为什么在20世纪60年代能够解决?为什么当时10万人苦干能够修成红旗渠?1944年林州解放后,共产党让林州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他们对共产党的信仰、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促使他们奋不顾身地支持各种党组织的活动和抗日活动,从此这个地方的人就产生了一种红色精神,在血脉里面种下了红色的基因。20世纪60年代初,老书记杨贵带着林县县委一帮人,宁可苦干不可苦熬,在太行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1500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