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秦龙 《行政论坛》2007,(1):90-92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了改革政府的热潮。从西方国家改革的实践看,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按照新公共管理的要求展开的: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将“掌舵”和“划桨”分开;运用市场原则,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强调顾客导向。西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可供我国借鉴的特点是:改革目标上的效率和质量取向;改革措施上的分权趋势;改革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性世界政治。资本主义是现代性世界政治的最核心要素。18~19世纪,西方国家在完成国内政治资本主义化的同时,开始了全球政治的资本主义化,即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进程。伴随这一过程,19世纪出现了为论证殖民统治合法性的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即白人优越论。20世纪的自由主义民主普世价值论的实质依然是以一种文明取代其他文明。其间虽然遭遇到社会主义和民族自决权的反向运动,但由资本主义和白人优越论构成的过程性结构所演绎的结果,便是不平等性、霸权性的现状性结构,即所谓的国际制度。战后西方社会科学基本上是在以学术形式论证这种现状性结构的政治合法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则把美国式学术当成了学问。中国的崛起将形成从中国出发的世界政治体系,相应地,这种从中国出发的过程性结构也正是建构自主性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张扬 《党政论坛》2014,(4):40-41
新殖民主义手段转基因种子主要垄断于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因此,将之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是很自然的.印度反绿色革命先锋人物席娃博士就形容,转基因种子是经济强权对第三世界的“新殖民主义”手段之一.非洲也是反对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及其前途的理论,着重论述以下一些马克思的观点:古代和中世纪的殖民扩张与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则区别,殖民地国家在科技方面取得的进步与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则区别,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命运本质上的一致性,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与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在联系及东方前殖民地国家非资本主义化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洁  冯静 《理论视野》2010,(3):56-58
近年来,随着中非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展开,西方一些国家散播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抢占非洲就业机会、摧毁非洲传统经济的“新殖民主义”论调,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发展的忧虑和担心。西方诬蔑“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既不符合中非关系历史,也不符合中非交往的现实,更不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趋势。中非关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共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关系和南南合作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 本届带领俄罗斯走向新世纪的政府。一如20世纪初所建立的政府,恐怕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政府。普京等新一届俄罗斯领导人基本上是在苏联剧变后才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与原来共产党政权没有多大关系。在思想倾向上,他们属西方派,认同和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富裕,当人们问普京关于俄罗斯的国家属性是欧洲、欧亚,还是一个亚洲国家时,普京明确说,俄罗斯不单是一个欧洲国  相似文献   

7.
肖林 《党政论坛》2007,(2):17-19
一、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与古典自由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理论都不否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宏观调控出自西方经济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下,以凯恩斯理论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凯恩斯革命"倡导国家干预主义,强调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至关重要作用,这是对18世纪中期即资本主义的初期阶段,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先驱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8.
《民主》2021,(5)
正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型的工业化国家。其背景则是知识经济来临,因知识经济重在强调创新。与之相对应,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让一些学有余力、禀赋较好的学生获得更好发展,一些国家或地区开始实施"英才教育",或者通俗地说就是"神童教育"。  相似文献   

9.
持续500多年的西方殖民主义扩张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在当代世界留下了"西方文明"的绝对主导地位。文章通过对15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重新审视,对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全球扩张历程进行一系列新的总结,并对"西方文明"扩张背景下的人口跨国界流动作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全球化时代人口跨国界流动的视角出发,对中国未来的对外战略提出了若干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西方7国首脑非正式会议达成共识,将取消36个最贫穷国家的700亿美元债务,与此同时又地制了一系列“标准”,强调减免穷国债务必须要同这些国家的所谓“人权状况”、“民主化”程度挂钩。很多发展中国家指出,富国减免穷国债务不是恩赐,而是对双方都有利,因此,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殖民主义掠夺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外债剧增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民族经济得以很大发展,但同时外债不断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到1980年底已达639C亿美元,1990年底…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兴盛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注重反思批判性,强调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其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遍及教育、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后现代教育观为当代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调整学生教育管理定位、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探索教育管理方法、优化教育管理关系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如何正确处理经济自由与政府调控的关系的深入讨论.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大多数西方学者和政要过分地夸大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抑或说强调极端的经济自由.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方国家过分推崇强调经济自由,完全依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弊端开始暴露.20世纪初的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引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了经济危机,为资本主义的重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及其衍生工具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证券、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管,任凭其随心所欲地自由泛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把自由规范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健康有序,什么时候自由离开了必要的限制,就会引发灾难.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对东西方颇有影响的、在历史上早已存在的西方政治思潮——自由主义的发展与变种,即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活跃起来,它不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拉美部分国家曾造成灾难性后果,在80年代末和整个90年代对原苏联东欧国家曾造成亡党亡国的惨局,而且对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亚洲国家,尤其是对东南亚国家也曾造成过很大的冲击,即使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也带来不小的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并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和科学态度,认认真真地对待之。 新自由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践问题,而是发展成为既含有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又含有国际政治学(属政治学范畴)和媒体新闻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庞杂思想理论体系和实践活动。它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  相似文献   

14.
马俊华 《学理论》2010,(24):13-14
20世纪8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随后国内也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本文对近年来协商民主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5.
非洲不是西方的政治实验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不是西方的政治实验场●本刊特约记者陈启民内罗毕专电非洲,这个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不到1/3世纪的古老大陆,曾几何时,又从冷战角斗场变为西方的政治实验场。进入90年代,冷战的尘埃尚未落定,西方就向非洲发起了“民主”攻势。它们组织了一个什么“非...  相似文献   

16.
谢长安 《政治学研究》2022,(5):85-98+154-155
当代西方国家的困境是透视世界大变局的一面镜子。探究当代西方国家困境的根源,需要省思资本和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演进历史与逻辑。自西方进入资本统治的时代,资本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演进大体可以划分为嵌合与分离两大阶段。嵌合阶段对应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资本出场与民族国家建立的时期,西方兴盛的基本前提得以奠定;第二个时期是资本扩张与世界体系形成的时期,西方的世界霸主地位得到确立。分离阶段对应第三个时期,表现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去国家化”为重要特性的国际垄断资本产生后,西方不同资本集团乃至整个社会发生分化,国家由辉煌的高位不断下滑,进入相对衰落阶段。研究当代西方国家的困境,对于理解西方近些年变幻的政局及其在全球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第三条道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于西方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反映了西方左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努力尝试,其理论观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众多领域。在社会政策领域,"第三条道路"对福利国家及其改革作出重新反思,提出"无责任即无权利",倡导积极的福利观和建立社会投资性国家,标志了西方社会政策新的转型。而西方社会政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道德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品格教育的复兴。以强调个性特质培养为核心的"品格教育运动"(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在这一时期兴起,品格教育公司是其主要倡导者和思想库。这一运动  相似文献   

19.
李恒 《理论探索》2003,(5):27-28
人类以往所有的历史 ,莫如 2 0世纪光怪陆离、难以琢磨。殖民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与此同时 ,殖民地人民拿起殖民者手中的武器 ,赢得独立 ,走上富强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来水火不容 ,但在 2 0世纪中后期 ,却在某些方面实现了相互借鉴 ;科技进步是人类幸福、社会前进的福音 ,但在 2 0世纪却带来空前的灾难。这就是 2 0世纪的全球性悖论。  相似文献   

20.
西方治理理论引入的社会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治理理论,源于西方学术界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既看到了市场的失效,又看到了国家的失效。治理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政府与市场二分的一种超越,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是治理在西方的盛行,必须存在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或者说是载体。因此,在没有对引入治理理论的社会条件加以客观理性分析之前,不要把治理理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方,更不要盲目引入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