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续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是重要的时代使命。从传播力的视角考察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需要兼顾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的双重维度,既要肯定多元化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媒介和丰富资源对传播力的建构,也要正视复杂传播环境、分散的传播主体、单一的传播手段、僵化的传播内容和错误的受众观等因素影响红色文化传播力。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要致力于消除传播环境中的阻力、建构传播主体合力,增强传播艺术吸引力、传播内容认同力和对受众的影响力、引导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移动手机、数字报刊等新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建构多元、立体、有效的传播体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话题.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建构红色文化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国家级主流媒体与地方媒体的互动合作;创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加强多种符号要素的立体运用.它们在建构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实施数字化传播策略,表达红色文化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借助红色文化来形塑大学生国家信念、培育大学生社会意识、锻造大学生个人品质,进而有效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升华,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和创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借助融媒体传播优势,红色文化传播实践路径需从其逻辑构成出发,即策划、内涵、传播三个方面动态把握,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奋进的真实写照。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在文化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红色文化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形式多样性等多种特点。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个人休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红色文化教育进社团和构建网络发展平台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红色场馆应深入理解和把握自身作为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引擎""体验空间""传播媒体""合作枢纽"的复合角色与作用,进一步开展符合当前社会及观众需要的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红色基因传承的活动,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8,(12)
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东北儿女革命精神和实践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互联网时代,网络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红色文化传播、实现文化育人的主要载体。在新时期如何利用互联网将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扩大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1,(7)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不断书写着红色与英雄的历史,创造了大量红色文化资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铸就了优秀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应充分发挥城市红色基因在价值引领、文化塑造等方面的时代价值,积极探索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路径,切实做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相似文献   

9.
上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能传承优良革命传统,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坚定远大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为提高上海红色文化的育人成效,要用现代艺术手法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寓红色文化教育于市民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学界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兴起阶段;研究逐步规范化阶段;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阶段;在新时代继续前行阶段。通过长时期、宽领域、多视角的研讨,学者们在分析红色文化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主要从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及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视角对红色文化展开研究。新时期,学界应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时俱进研究红色文化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对于红色文化的新认知、新境界,提升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力与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