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孝道、孝行与孝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伦理规范,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孝道强调的是孝的理论层面,孝行侧重的是孝的实践层面,然而有时二者是合二为一的,孝道即孝行,孝行也即孝道。孝文化的基本内容均由孝道与孝行引申而来,亦是对孝道与孝行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同时也是将孝道、孝行的内涵与外延加以扩展、泛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董婧  巩丽 《青年论坛》2011,(3):70-72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推进社会安定的基础,开展孝文化讨论,提高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和道德认同,抓住时机,创造教育情境,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道,抓住生活中奉行孝道的典型事例,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道德迁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3.
4.
邢千里 《前沿》2013,(2):48-50
高校孝道教育载体是增强高校孝道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构件,高校孝道教育的载体主要包括课堂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及环境载体等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有效开展孝道教育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芳  王兰文 《前沿》2014,(1):56-58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对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原因,提出从大众传媒、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对策,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孝"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邢千里 《前沿》2012,(14):187-189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家庭道德,又包含有若干社会道德元素,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根本原则.高校的孝道教育是当今社会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孝道教育的含义、意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总结出高校孝道教育可以采纳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诸德之首。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我们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并赋予新的诠释,构建现代孝道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论土家族哭嫁歌的孝道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家族哭嫁歌中蕴涵着丰富的孝亲内涵,它是出嫁女子要求孝敬自己双亲的真实反映,也是新娘的家人对她孝敬公婆的婚前教育。在以哭为喜,以哭定才德的心理下,哭也是出嫁女子对父母尽孝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儒家孝道观为例证,以现代人的伦理困惑为依据,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孝亲敬老教育,不能简单地诵读经典或照搬传统孝文化故事,必须通过扬弃,赋予孝道以敬为先,不以愚顺;以养为本,不以葬显;以护为要,不以守论;以正己为则,不贻亲羞;以及人之老,不独其亲等全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李小丽 《传承》2014,(3):144-145
如今,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不论社会公德还是家庭私德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衰退现象。部分大学生孝道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既有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原因。总的来说,大学生孝道缺失是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几个方面做得不足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1.
徐向群  胡鸣 《求索》2008,(11):109-111
曾子继承孔子孝道思想以及春秋以前的孝观念,将孝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以敬为判断标准,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的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调查2873名青少年到老年被试,考察了孝道代际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思慕亲情、事亲以礼、奉养双亲、祀之以礼、敬爱双亲等的认同度达90%以上,而顺从双亲、继承志业、随侍在侧、为亲留后等的认同度仅为25.4%~40.6%。孝道观念具有一定城乡和性别差异,如农村被试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都显著高于城市,以及男性的权威性孝道显著高于女性。绝大多数孝道观念都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权威性孝道的发展轨迹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而互惠性孝道则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成年早期是互惠性孝道的最高点和权威性孝道的最低点。在不同代际群体里,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职业都是影响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模式具有较大的代际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促进现代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就是要实现孝从传统道德的核心基础地位向现代家庭道德规范的回归;从强调角色义务意识的孝道观念向注重感情互动的转换;从单向度的义务规定向权利与义务并行互益的转换;从单一性孝道实践模式向多样化的转变以及从他律为主向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传统孝道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是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传统孝道教育既蕴含着生活化德育的理念,又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情怀,并且符合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淑春 《前沿》2010,(8):55-57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孝道,是基于人有最长的幼儿依赖期这一生理基础的,今天这一生理基础已经得到了科学家的验证。"孝"不仅是一切伦理规范的出发点,在协调家庭关系,尊老敬老,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人民对国家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道德价值观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从价值目标、价值动机、价值手段三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的孝观念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人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些论述要求,为我们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方向,指出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长期发展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伦理孝道观。宗教伦理孝道观认为孝是宗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伦关系之首,主要体现在善事父母、尊敬父母、顺从父母等方面,但传统孝道观与宗教伦理孝道观对"至孝"的理解存在差异。宗教伦理孝道观对改善当前社会的代际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些论述要求,为我们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明确了方向,指出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素有“崇孝之乡”美称的上虞,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孝文化资源,以“孝”辐射整个社会,培养全社会孝心,弘扬孝德,力推孝文化,以此为基点,在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