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网络暴力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普遍娱乐方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根据潜网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培养分析理论,本文试图破解网络暴力游戏成功麻醉青少年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滋生和助长了以正义之名实施的网络暴力,网络上任意诽谤、侮辱他人、践踏他人隐私,演化为多数人的“暴政”与“狂欢”,网络的非理性表达实质上是言论自由的异化和“道德民兵”的审判。遏制网络暴力,要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增强网民的分辨能力和抵御低俗文化的免疫力,也要规范网络语言,引导真正的良善和正义,同时加强平台把关责任,落实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网络暴力是具有网络暴力动机的网民在缺乏网络监管者与保护者的情况下实施针对他人的言语攻击、道德审判,甚至侵犯、暴露个人隐私的行为。网络暴力现象与网民自身素质、平台监管力度、法律法规完善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日常活动理论来看,网络暴力的治理应当从减少具有网络暴力动机的网民、加强对网络用户与被网络暴力者的保护以及建立合理的监管控制体系入手,促进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日益增多的网络舆论暴力事件,侵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正当权利。如何治理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在网络言论自由与个人权利保护之间形成制衡机制,从而实现民众诉求与监管政策之间的平衡,是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期代表话题关注如何治理网络舆论暴力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1,(11):40-40
侯瑞雪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6期撰文认为,公民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心理基础,网络暴力和侵权的最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网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要认清网络暴力的本质并有效预防和治理网络暴力问题,必须厘清网络暴力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特质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孺 《求索》2010,(12):140-142
互联网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已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网络社会里,政治参与方式、传统的权力结构与分配机制都发生了转变,这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渠道,公共生活的议事模式也由此从相对"精英主义"的架构转为了一种相对"大众主义"的结构,整个议事过程中的草根性与"年轻化"得以凸显。然而,网络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有悖于德性的甚至违法的言论或行为显现并迅速传播,"网络暴力"由此形成。"网络暴力"侵犯了当事人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当事人造成心理伤害或精神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网络监管部门的重视。我们无意解决网络暴力的监管问题,本文的要旨在于分析"网络暴力"行为的主体特征,为监管部门的相应决策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网络暴力之形成,主要是一些网民将现实挫折感和失落感转移到网上进行宣泄,语言文字刻薄、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给事件当事人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白净 《人民论坛》2020,(11):98-100
从网络赋予网民对话与沟通的那一刻起,网络暴力便已存在。网络暴力的传染性更强、传播性更广、危害性也更大,给个人、群体以及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我国针对网络暴力的立法,分散在未成年人保护、人格权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当中,网络暴力的存在形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动态变化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上的揭发“花花公子”事件,颇有些现世现报的味道。有人在网上社区连续发布帖子,号召女性勇敢地站出来,公开那些见异思迁的“花花公子”的真实姓名、住址等信息。数十位“负心人”上榜,候选者大有人在。估计不少人会斟此心怀忐忑,担心榜单的下一条纪录和自己相关。  相似文献   

11.
网络暴力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网络社会正常发展的突出现象,但是对这一现象如何定性始终含混不清,原因在于其概念未能得到准确定义。在对学术界关于网络暴力的概念定义进行深入辨析的基础上,认真考察了"网络暴民"的自我辩护,把网络暴力定义为网民对当事人或者组织实施的以制造心理压力为手段,以迫使当事人或者组织屈服的网络攻击性行为的总称。网络暴力是一把"双刃剑",不能简单地视为贬义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即时性、互动性微博的普及,近年来:“网络暴力”有愈演愈烈之势。从谩骂、挑衅,到抹黑、恶搞,再到人肉、约架,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治理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要加大网络文明宣传力度。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一个真正好的社会,既不允许少数人的专横,也不允许多数人的暴行。不过,“人肉搜索”作为众口铄金的现代版本,似乎并不能简单地贴上专横或暴行的标签,其背后复杂的经济和文化机理,几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无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审判”作为国家机器缺场下的网络互动行为,在法理、司法程序、舆论传播等研究方向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但该现象身后潜藏的社会性生产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究。符号暴力的“动力/工具机制”用来剖析“网络舆论审判”体现了很好的恰适性:一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在维序社会结构稳定、编织社会成员行动逻辑的同时,同样可能在网络议题中以符号暴力的形式,指导民众在自我规训下投入“网络舆论审判”的建构与再生产;另一方面,凭托于网络社会之扁平化、脱域性等空间特性,“网络舆论审判”可能在信息技术的符号化实践中流变为僭越法理、消解权威的失范行为展演。针对“网络舆论审判”于政治制度、空间秩序以及社会心态等领域所展现的风险特征,亟须将其纳入国家社会治理体系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规范引导与文化矫正干预。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简称“两高一部”)于2023年9月25日联合出台《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以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  相似文献   

17.
频繁出现网络暴力问题,并非因为相关法律的缺失或缺少匹配的法律资源,既有法律条款适用的强化,是遏制网络暴力的主要途径。已有的为数不多的经由法律途径解决的网络暴力案件,其责任类型主要是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追究极少。民事公益诉讼作为民事自诉的补充,在网络暴力行为追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寓于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设计元素暗合了青少年好奇心强、争强好胜等显性心理特征,青少年极易误读暴力游戏中存在的人类"原始意象",文化规范理论从文化的规范性透析即网络亚文化对主流价值观的侵蚀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犯罪与网络暴力游戏的关系,而社会控制理论则另辟蹊径地把原因解释为控制犯罪力量的薄弱,为理论论争提供了新的场域。  相似文献   

19.
网络暴力近年来频繁发生,对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网络伦理道德造成了强烈冲击。治理网络暴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网络道德的缺失是网络暴力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构建网络道德体系,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公民的网络道德教育是治理网络暴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因遭暴力袭击导致伤亡的情况频繁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危害了警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对国家公权力的公然挑战,是对国家法律的严重亵渎。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本文首先对暴力袭警的内涵作了全面的界定,分析了暴力袭警事件的特征,并且在对暴力袭警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暴力袭警的预防对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止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