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秋红 《人民论坛》2010,(10):106-107
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桂林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色食品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桂林市可以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特色食品产业,进而推动桂林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对促进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桂林市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敢为人先闯出一条旅游发展新路子,推动桂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志明 《思想战线》2000,26(5):21-24
小城镇建设对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实践上看,云南民族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商贸型、旅游型、交通枢纽型、工业型和综合型.云南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一靠政府推动,二靠市场机制的拉动.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战略决策,强调要以旅游和农林为主导,发展桂北区域经济,对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桂林地市合并后,为桂林市今后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建设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一、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定位和现实意义桂林,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将桂林建成国际旅游名城,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旅游区域不断扩大,一个以桂林为核心,辐射四周的大桂林…  相似文献   

5.
市县传真     
《当代广西》2013,(7):58
桂林: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建设美丽桂林、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今年,该市将主推七大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升级,引导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桂林市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我国著名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1973年开放以来,经过37年的发展,桂林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响当当的名牌,是中国旅游经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规划纲要等政策落地,一幅桂林山水旅游画卷徐徐展开,桂林会展业迎来了绽放的春天。自2010年以来,桂林市依托国际旅游名城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平台,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下称"旅博会"),架起了全球旅游业合作的桥梁。旅博会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会展业的一流品牌,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会展之星产业大奖"2013-2014年度中国十佳创新特色展会",桂林市也凭借在会展产业  相似文献   

8.
谷昀凌 《桂海论丛》2014,(4):129-132
桂林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利用其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旅游区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长远的社会效益。但是,桂林市红色旅游起步晚、发展慢,在基础配套设施、景区统筹规划、管理体制、景点旅游功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明确景区统筹规划、健全管理体制、丰富旅游功能等方面来探寻桂林发展红色旅游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6月22日上午,由农工党桂林市委会、桂林市文化局共同举办的"同心·家园"画展开幕式在桂林市花桥展览馆举行。中共桂林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兆泉,市人大副主任鲁圣发,市政协副主席容作信、党组成员余秋平,农工党广西区委会副主委、桂林市委会主委、桂林医学院院长雷迅,中共桂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广惠,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唐建林,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蒋伟,桂林文联副主席张  相似文献   

10.
桂林旅游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燕 《当代广西》2010,(7):M0002-M000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使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桂林市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在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着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蝴蝶谷瑶寨     
《传承》2009,(9):2-2
桂林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桂林市西面,距桂林市区42公里,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位于桂林至龙胜的旅游黄金线上,是集观瀑、赏蝶、野外探险、峡谷漂流、体验民族风情、日光垂钓等项目为一体的大型  相似文献   

12.
桂林市,以其优美的山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而名扬四海,誉满天下,年均到桂林旅游观光者逾千万,其中境外游客达百万,是国家旅游局向世界推荐的“京西沪桂”中国四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新世纪,面对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如何充分利用名城优势,发展名城侨务,这是桂林市侨办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5,(19):28-29
桂林市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9月荣获全国首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之后,桂林市党政领导带领全市人民,把荣誉当作新的起点,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向更高的目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构建和谐桂林发起了冲刺。几年来,桂林市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进一步唱  相似文献   

14.
<正>为促进广西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具体指出要建设桂林、南宁、北海、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发展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加强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5.
苏星  唐沐林 《当代广西》2013,(11):2-M0001
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了保持甲天下的山水和人居环境,多年来,桂林市坚持实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两大工程,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旅游业及循环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还是全国最佳旅游城市,抑或是正在打造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胜地,桂林都借着这一个又一个平台,不断地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品位和综合管理水平,为生活在漓水秀山畔的百姓营造最美的生活环境。桂林用自身发展的历程证明:山水与发展能够完美融合,齐头并进。图为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梦幻般的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6.
正情景重温桂林的水上游览兴于唐,盛于宋,当时的桂林湖塘密布,乘一叶小舟便可尽赏城中美景,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古护城河的环城水系江湖阻断,支离破碎。1998年9月18日,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桂林市环城水系的构想,通过建设"两江四湖"工程,力争从根本上改善桂林市生态环境、开创桂林旅游游览新方式。2002年6月2日,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2012年11月,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体系中最基础的层次 ,其建设发展对于推进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近年来 ,官渡区在围绕昆明中心城市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 ,官渡区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市场带动型 ,工矿服务型 ,交通枢纽型 ,农副产品加工型 ,连接四甲、云溪、金刚的小城镇 ,将重点发展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另外 ,还存在诸如行政管理型、综合发展型等小城镇类型。可以说 ,当前官渡区小城镇建设所形成的模式是功能多样、各呈优势。如何进一步加快其发展速度呢?第一 ,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官渡区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更大重视。发展小城镇 ,推动农村城镇化 ,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农村改革的必然延伸 ,对农村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 ,对于小城镇的建设 ,各级决策者要克服片面的认识 ,抓住小城镇的内涵和本质 ,形成通过建设小城镇 ,带动经济发展 ,进而促进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已经明确将小城镇建设确立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桂林属于发展中的中等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桂林旅游就失去了自身的品牌优势和竞争力。桂林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大力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健全产业链条,加强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生态工业,实施清洁生产,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这对于桂林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促进桂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利明 《传承》2009,(13):7-9
桂林是国民党桂系集团的老巢和统治中心。11月7日,人民解放军揭开了广西战役序幕。在桂林周边农村地区,中共桂北地工委领导的桂北人民解放总队对敌人展开更加迅猛的武装斗争;在桂林城内,中共桂林市城工委全力展开护城斗争,迎接桂林的解放。在桂北总队的配合下,解放军17日解放全县(今全州),22日解放广西省会桂林市,这是解放军入桂作战后解放的第一座县城和第一个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唐天生 《传承》2012,(9):3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个少数民族分散分布,相对聚居的地区,这里集聚和沉淀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与美丽山水相映辉,使桂林变得更加神奇和富有吸引力。由于多种原因,桂林民族文化正在弱化。在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进程中,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