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作为一种与修辞相关的性别写作策略,易性写作承担了性别书写和叙事伦理上的双重意义:一方面性别主体意识的转变使得易性写作在新世纪文学中呈现与此前不同的样貌,由"两性对抗"走向"两性沟通",部分女性作家表现出了"两性和解"的诉求;同时依然存在少量性别鲜明的表达,但由被动抵抗转为创作主体从自身性别立场出发构成对异性想象的消解力量。另一方面,易性写作由于经验上的隔膜造成叙事上的裂隙,由此暴露出易性写作在叙事伦理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魏源除了主张"开眼看世界"之外,也注重主体的道德修养。在知行关系中,魏源非常重视行,并提倡在修身中要谦虚,多为"受攻之玉",少为"攻玉之石"。应淡泊宁静,以"复其心",实现心中之诚。魏源道德修养论在对行的重视以求知的过程中,这个行又同时改造了客观外部世界,重视躬行与儒家的内圣到外王的路线是一致的。他提出的谦的修养态度以及"复心"的理论,在儒家的道德修养论中是很有特色的,但也存在时代条件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9,(24)
<正>《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史上的重要文献,被称为"培养合格的成熟的共产党员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刘少奇同志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等著作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写作时代环境相比,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环境更加复杂,但《论共产党员的  相似文献   

4.
超越“实用”之思——孔子诗学思想之再释与重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子林 《思想战线》2011,37(2):78-85
刘若愚、李泽厚等学者认为孔子的诗学思想是"实用理论",这是囿于时代意识的成见。"《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孔子诗学思想中最系统、最集中、影响也最大的诗学命题,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意见是《诗》"可以兴",即审美的优先性。孔子的诗学思想是重视人格修养之人生实践的生命诗学,追求理想的人格精神和生命存在的完美境界,是其最高旨趣。这是一种"内在目的"论,而不是"外在目的"论。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如果只对事不对人,或者只对人不对事,都不能真正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胡总书记说到的这"六观",意味深长,很值…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力求其意义和价值最大化,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现代性的隐忧"、主体"去语境化"、公共性的漠视等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并使其趋向黯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当代社会中正遭遇严重的"意义危机",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时代焦虑"的"无意义"治疗、主体"话语自由"的缺乏对"话语意义"的禁锢、主体间"话语间距"隔绝"意义共享"等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世界遭遇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主话语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意义共生"的旨归、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性话语"的解构,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义危机"。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力求其意义和价值最大化,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现代性的隐忧"、主体"去语境化"、公共性的漠视等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并使其趋向黯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当代社会中正遭遇严重的"意义危机",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时代焦虑"的"无意义"治疗、主体"话语自由"的缺乏对"话语意义"的禁锢、主体间"话语间距"隔绝"意义共享"等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世界遭遇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主话语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意义共生"的旨归、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性话语"的解构,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义危机"。  相似文献   

8.
"自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精髓,自古以来被诸多思想家、政治家所推崇。毛泽东在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对权力、地位、利益、成绩以及错误不断地进行着回顾、认识和反省。他的"自省"思想是对传统"自省"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他的"自省"思想对当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修养,在"自省"中"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三会一课"的长效机制,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其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三会一课"长效机制主要强调了实用性和长期性两大方面,其中实用性需要有效强调,做到这两点,"三会一课"制度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在具体措施方面,需要坚持理论、政策、业务、党员个人修养的"四个结合",坚持包括会议形式、会议流程和服务意识在内的"三大创新",注重党支部书记素质的"一大素质",才能真正建立"三会一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对他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给予充分肯定,最终强调要"积小善为大善"。这里的一句"积小善为大善"是以哲学的观点,讲明了思想修养的重要性,确立道德观的程序性,树立为民观的渐进性,形成价值观的长期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抨击"四风"转变作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形  相似文献   

11.
群众思想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重要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站在唯心史观的基本立场上,以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身份出现,以人的理性为判断标准,来阐释其群众思想,试图通过和平途径实现所有人的解放,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群众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运用历史的、实践的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界定群众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揭示了群众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赋予了群众在历史发展和解放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目的性"价值,从而立足于"人的历史",发现并创立了唯物史观,立足于"人的劳动",发现并揭露了"剩余价值"及其秘密,立足于"群众的世界",建构了"人的解放"理论,遵循着"群众的世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路径,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找到了真正的历史主体。  相似文献   

12.
赵兴华 《理论月刊》2005,(11):36-40
现代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带来的是主体自身的失落.在拉康欲望理论的透视下,主体的存在只能显现为一连串的"征兆",作为"征兆合成人"来显示其生命的意义,主体面临着精神分裂的危险.人们曾做过形形色色的努力来换回主体的完整.有人要"以美启真",有人要"向死而生",有人告诉我们应当有信仰.本文选择了信仰作为论述的内容,在拉康欲望观的视域下分析了信仰对分裂主体的挽救作用,并用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简要分析了我们树立正确信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作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党的政治优势所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党要继续发挥这一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必须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即必须强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却是一贯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体。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是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写作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早就指出:“在写作中起决定作用的毕竟不是材料,不是技术,而是个人的修养。”所以,写作教学最可能也最应该率先引入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宪法",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民政系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为民解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加强自我修养,提升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官兵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个性差异日趋多样,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引入个性化教育理念。加强对官兵的"个性化教育",掌握其实施原则和方式方法,对于解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全伟 《传承》2011,(5):12-13,59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目标。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并对其作了科学论述。我们应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避免"两极分化",先富带后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加强宏观调控,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共同富裕思想对我们推进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兰培 《前沿》2006,(12):221-223
吴曾祺的《涵芬楼文谈》是近代一部较为完整的写作理论专著。本文试图从创作主体方面入手,发掘、概括吴氏以“识见、笔力、意匠、性灵”为核心的作家修养理论,探析其中的理论精髓与独创之处,希冀为今天的写作理论研究及创作提供借镜。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方哲学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构建了宏伟的"主体性哲学"大厦,然而因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其构建出的不过是一个思维"实体",从而引起现当代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也对这一主体哲学展开批判,但他认为主体性仍有其存在的合法性,这便是"价值主体"的维度,并指出"价值主体"应涵盖人的"自由性"、"目的性"和"责任性"。在当代语境中把握马克思的"价值主体"思想必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三重关系入手,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在三重关系中的目的性与责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郑高华 《传承》2010,(9):70-7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首要问题。如何理解"主渠道",为什么是"主渠道",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认识,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而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的理论前提,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建设及其成效。认识有了高度,行动才有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