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行知每天的提醒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  相似文献   

2.
加密生命     
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去年春节,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相似文献   

3.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4.
王东义 《学理论》2008,(20):91-92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个传奇的故事。美西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总统下令罗文中尉,将一封绝密信火速送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罗文接过信,没有问:“谁是加西亚?”“他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才能找到他?”“为什么非要我去?”“别人不能去吗?”而是历尽磨难、出生入死,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方成 《党政论坛》2011,(12):22-22
看上去像60岁,听说话像50岁,身体硬朗,童心不泯,这是外人眼中的我。有人问:“方老,您都90高龄了,还成天一副乐呵呵的样子,难道就没有烦心事吗?”我笑。“烦心事来了,你何不幽它一默?”  相似文献   

6.
蒋勋 《党政论坛》2014,(4):31-31
其实我不太爱说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词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了他的敏锐度,也难以激发创造力,所以需要出走.20世纪70年代我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琪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凤姐命人取来十个用黄杨木根雕成的酒杯。鸳鸯问刘姥姥:“这杯子是什么木的?”’刘姥姥看了看,回答道:“断乎不是杨木的,一定是黄松的。”惹得哄堂大笑。 刘姥姥自称“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对树木十分熟悉,为啥判断失误?由此,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被熟人欺骗后,叹息:“我对他太熟了,但没有真正了解他。”也想到,一些领导干部号称“我当某某长多少多少年了,对辖区情况不能再熟了”,但问其腐败怎么根除,下岗职工怎么就业,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什么措施解决,却往往答非所问,“熟悉…  相似文献   

8.
扁鹊是中国古代的名医,有一次他去见魏王,魏王问:“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谁的医术最高明啊?”扁鹊答日:“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魏王惊讶地问道:“那为什么你天下闻名,而他们俩人却默默无闻呢?”扁鹊道出其中的原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就是说在得病之人还没有显出征兆时,他就铲除病根。  相似文献   

9.
(一)当政工干部决二十年了,总的一个感觉:很累。认为我没有本事的人,有,但不多。自己曾被评为局标兵、局级拔尖人才;省煤炭行业劳模、优秀知识分子;在各级以上报刊发表数十篇论文,一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体会文章,还作过人家的教材,给人家讲过课。认为我有权势的人,可能有,但很少。企业的宣传部长不同于地方的宣传部长。记得一次为订阅报刊的事宜,地方宣传部门的一位同志听说我作不了主,生气地质问:“那你这宣传部长管什么?”我告诉他:“我这宣传部长什么都管,就是什么都拍不了板。”没本事,没权势,我自己这样认定自…  相似文献   

10.
六六 《党政论坛》2014,(16):22-22
乐嘉问我,明年你中欧毕业了做什么?我答:我去美国学一年英语。他诧异地问:“你英语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要学?”我离英语好还有很大的距离,顶多是对话没问题,涉及到灵魂与思想的沟通就显得很没有被教化。我对好几本英语原版的著作很有兴趣,可对它们的中译文本很不满意,我想学习后自己翻译。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侨园》2014,(2):6-6
“你别管我!”——过年是团聚的时刻,你可知道父母最想要什么?近日,有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喜欢儿女团聚。而最让父母伤心的话,则是“你别管我”!“我很忙,没有时间”排在次席,“你老了”和“别说了,没用”分列三、四位。  相似文献   

12.
刘博文 《党政论坛》2012,(20):59-59
在新加坡的道路上,我看到有一些红牌子的车,觉得奇怪,就问当地人,这是什么车?当地人告诉我,这是新加坡的“特权车”。他们还说,这里的“特权车”是“限行车”。  相似文献   

13.
田朴珺 《党政论坛》2014,(22):47-47
因为好奇,我问了褚时健先生一个问题,“褚老,您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 老先生的答案是:“别人认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我不快乐。”  相似文献   

14.
黄小平 《党政论坛》2013,(18):42-42
有一个小山村,十分闭塞,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山村。一日,一位旅人来到这里。旅人问村民:“你们知道你们的村庄在哪里吗?”村民们笑了,心想,自己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村庄在哪里呢?“你们说你们知道,那就说说到底在哪里呢?”旅入问。可轮到大家说时,都说不上来。  相似文献   

15.
愤怒     
刘正权 《党政论坛》2010,(18):18-19
王局长站在车库前,脸色很难看。“车呢?”王局长问司机小张。小张莫名其妙,伸手一指奥迪:“那不是吗?”“我是问那辆桑塔纳!”王局长鼻子里一哼,心说当我没长眼睛啊。“噢,那辆破车呀,卖了!”小张一点没注意王局长的表情。  相似文献   

16.
心想事定成吗?人们常喜欢用“心想事成”这一舶来品来祝福.我不曾反对过。但是,我自己从来不这么说。我总觉得这话太离谱。有人听了“心想事成”心花怒放,我听了“心想事成”心弦震颤。曾记否?“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报纸登过大标题,墙壁刷过大标语,可是到头来,劳民伤财,俄阵载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说到底,只不过是胆与产的关系。“心想事成”,其涵盖面之大,远非这“五八式”口号所能比拟。心想登上木星顶住星的撞击,就能骑自行车上木星,拉木星一把,成吗?心想到地心里斯洒走一回,就能一锹挖出口深井,赤…  相似文献   

17.
周放生 《党政论坛》2009,(16):22-22
演过一百部戏,一百个角色,最难演的角色却是自己。因为剧本得自己写,要写一个好剧本谈何容易。在我演艺事业最忙的时候,在我同时轧六部戏、演着六个不同角色的时候,我忘了演自己。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到的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孔。“我是谁?”我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我不喜欢做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  相似文献   

18.
寓言四则     
一个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禅师点头道:“有的。”他又问:“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禅师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掌指给他看,并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爱情线,这条斜线叫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就是将手慢慢地、紧紧地握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这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很了不起,我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世界上不少地方。有一次去大学讲演,有一个学生很厉害,他一下子把麦克风递到我面前,他问我:“您搞了一辈子外交,觉得最自豪的是什么?”我回答:“是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0.
金保善 《党政论坛》2013,(19):55-56
在当前进行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弄清“我是淮、来自谁、依靠谁、为了谁”这“四问四答”。“四问四答”弄清了、态度端正了、立场坚定了、作风转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