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纵横》2009,(9):112-112
1日,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因病去世,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菲全国哀悼10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阿基诺夫人逝世致电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总统收受赌博贿金遭弹劾 电影明星出身的总统埃斯特拉达最近被他的密友南伊罗戈省省长辛森揭了他收受非法赌博业主贿赂的老底.辛森本是菲律宾民间非法赌博的幕后老板,而埃斯特拉达总统转而支持另一位密友发展一种合法的赌博彩票,导致肥水自辛森处流入他人田.  相似文献   

3.
序言 1975年12月7日,星期天,珍珠港事件后三十四年。这一天,美国的电视安排观众看到福特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乘坐在菲律宾总统的沋艇上前往科雷吉多尔岛,福特总统和马科斯在那里悼念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勇牺牲的菲律宾和美国的战士。虽然把花圈摆在菲、美阵亡战士纪念碑前是一项庄严的典礼。但是,两位总统的随从人员的大部分(钅井)头却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用菲律宾外交部长卡洛斯·p·罗慕洛的话来  相似文献   

4.
致力扶贫的菲律宾总统强调,将专注改善民生,让人民居者有其屋,扫荡贪贿及进一步吸引外资。他谴责排华言论,并认为菲股市的风波是成长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自1998年高票当选总统以来,埃斯特拉达这位“贫民总统” 正处于民望最低点,面临经济振兴乏力、股市鬼闻、澳门赌王何鸿燊投资引发争议及出现排华言论等问题的困扰。亚洲周刊日前为此独家专访埃斯特拉达,以下是访谈摘要: 一些菲律宾政客、红衣主教辛海棉及报章对澳门赌王何鸿燊的批评引发争议,您对此有何看法?仍然欢迎何为菲律宾投资? 菲律宾是奉行民主原则的国家,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与其他投资者一样,只要何先生遵守做生意的规章制度,他来菲律宾投资是受欢迎的。 另一项争议是最近对最佳世界股价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1~31日)●1日,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因病去世,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菲全国哀悼10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阿基诺夫人逝世致电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慰问。●4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在北京会见  相似文献   

6.
2016年5月30日,菲律宾国会参众两院召开联席会议,宣布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为新一届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现年71岁,来自菲南重镇达沃市.他以1660多万张选票高票当选总统,比排名第二的执政党自由党候选人、前内政部长罗哈斯(Manuel Roxas Ⅱ)多出了660多万张,成为此届总统大选的最大赢家,加之其个性鲜明,口无遮拦,一时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6月30日,杜特尔特将宣誓就职菲律宾第16任总统,他将带领菲律宾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7.
1992年5月的选举不是菲律宾政治的转折点。这次选举如期举行而且是在比较自由和诚实的气氛中进行;尽管拉莫斯在众多候选人中仅取得微弱的胜利,但人们还是完全遵照宪法程序让他出任总统——所有这些足以说明菲律宾的民主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但人们对选举进程的演变——候选人过多,同时进行全国和地方选举的混乱,对有争议的问题不予注意,开支(包括贿选)浩大——还是不乏微词的,因而很难说5、6月的事情是众多选民和分析家企盼已久的真正的“民主的加强”。这种加强现在要取决于拉莫斯总统如何使用其权力和如何卓有成效地处理菲律宾许许多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年62岁的菲律宾现任总统埃斯特拉达曾是银幕上倾倒过无数女孩的英俊小生.他最初是作为电影演员留在菲律宾人的印象中的.这位24岁时跃上银幕的性格演员,常常饰演劫富济贫的英雄,多次获得最佳男演员称号.埃斯特拉达的演艺成就甚至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1999年4月,在埃斯特拉达生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菲律宾大学主办了一次埃斯特拉达主演的电影展,重现这位总统的昔日银幕风采.纵情一曲诉衷肠  相似文献   

9.
浩瀚太平洋中犹如一叶孤舟的岛国菲律宾,近来成了世界瞩目的社会焦点.继曾在国际社会酿成轩然大波的菲律宾绑架国际游客人质事件之后,近日,菲律宾政坛又风起云涌.总统埃斯特拉达因涉嫌收受赌博集团贿赂的"黑金"而遭到42名众议员联名提出弹劾.弹劾风暴正呈愈演愈烈之势,总统埃斯特拉达是否因此而被赶下台虽尚未明朗,但其负面影响已导致菲律宾经济日益恶化,政治危机日益严重,各界人心动荡不定.曾以"风流人物"闻名于世的埃斯特拉达,如今已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他这个"风流人物",确是难看今朝了.由演员成功竞选当上总统的埃斯特拉达,其五彩斑斓的经历曾为各种媒体津津乐道,而身陷"黑金"弹劾风暴中心的突变风云,又使他成为新闻的高度聚焦点.  相似文献   

10.
●2~6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率团对菲律宾进行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访菲期间,曹刚川先后会见了总统阿罗约、众议长德贝内  相似文献   

11.
●12月2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据报道 ,此次阿罗约总统访日主要就正在进行的菲日自由贸易协定 (FTA)谈判等综合经济合作协定 (EPA)问题与日方进行磋商。她表示 ,鉴于日本劳动人口逐年减少 ,菲律宾希望通过谈判 ,督促日方进一步扩大接受菲律宾劳动力的领域。●12月2日 ,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在河内会见了中国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他率领的中国政府卫生代表团 ,宾主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12月5日 ,据《人民日报》报道 ,菲律宾军方和警方近日联合成立“外交官安全特别部队…  相似文献   

12.
卡特总统正在形成的亚洲战略(突出地表现在他决定从南朝鲜撤出地面部队和推进与共产党中国最后实现全面的外交关系)引起了两个涉及菲律宾的问题。在卡特的计划中,这个美国的前保护国和长期的盟友将扮演什么角色?美国在菲律宾的两个主要军事基地对卡特的战略是否重要到必须接受马科斯所提出的菲律宾必须对基地的管理拥有更大发言权的要求的程度呢?  相似文献   

13.
●6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了该国第一部反恐法案,称这一法案将帮助菲安全部门加大打击恐怖活动的力度。阿罗约表示,颁布反恐法案是菲律宾“与邪恶势力斗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埃斯特拉达:菲律宾特色民主的产物与替罪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被罢黜总统埃斯特拉达(以下称埃氏)是菲律宾历届当选总统中得票率最高的“民选”总统,曾被菲律宾人评价为继50年代马克赛赛总统之后最受群众欢迎的总统。然而,在执政后仅一年多便遭致来自各派势力的激烈反对,并成为亚洲第一位遭受弹劾的总统,最终在民变、政变、军变的压力下黯然交出了政权。埃氏作为民选总统,政治生涯在任期仅二年半期间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其中缘由值得深思。本文试图从菲律宾特色民主为出发点,探索埃氏这位民选总统倒台的原因,并对菲律宾特色民主“EDSA第二次人民力量”的后遗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新总统埃斯特拉达丁胜吴秀慧5月11日,在菲律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选举中,菲律宾爱国民众战斗党候选人、副总统埃斯特拉达战胜所有竞争对手当选总统。6月30日,埃斯特拉达在巴拉索艾恩教堂正式宣誓就职,接替拉莫斯出任菲第13任总统。菲历史上第一位平民...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出版商们为推销书籍总是绞尽脑汁,频出奇招。一天,一位出版商送给总统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地征求意见,忙于公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就说:“这书不错!”出版商如获至宝,大作广告——“这是一本总统喜欢的书”,这本书很快被抢购一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他照方抓药,又送一本书给总统。上过一次当的总统这回学乖了,他说:“这书糟透了!”不料出版商又有办法———“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让好奇的人们争先抢购。第三次,总统对出版商送来的书干脆紧闭“金口”。但仍被出版商钻了空子,他作的广告是——“这是一本总统难以下…  相似文献   

17.
阿基诺夫人继任菲律宾总统之后,曾被马科斯总统下令遣配到台湾的《华侨商报》社长于长城和总编辑于长庚两位兄弟很快地就分别从美国和加拿大重返马尼拉,并于6月12日重新出版《商报》。最近菲律宾司法部长冈萨雷斯于9月17日宣布,阿基诺总统已下令取消对他们兄弟两人的驱逐令。正如阿基诺总统给《商报》复刊号的贺词中所说的:“于长城和于长庚的遭绑劫和被放逐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第一个凶兆”。这就是说,《华侨商报》案件是菲律宾民主力量与马科斯独裁统治的一场前哨战。七十年代末我同于长城先生在北京重逢,他送给我加思·亚历山大所写《无形的中国》("The Invisible China",by Garth Alexander,Macmillan Publishing Co,New York)一书的影印件,这里所载的就是该书的第七章译文。于长城先生说,这篇报道大致如实地介绍了这个案件的经过及其来龙去脉。现将此文译出,以飨国内读者。本文的标题和文内小标题是我加上去的。  相似文献   

18.
6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了该国第一部反恐法案,称这一法案将帮助菲安全部门加大打击恐怖活动的力度。阿罗约表示,颁布反恐法案是菲律宾“与邪恶势力斗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菲律宾阿基诺三世当选总统后完整执政的一年。在经历了2010年由选举推动的7.3%的高经济增长率后,菲律宾2011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差强人意。本文从菲律宾实体经济、就业、通胀和贫困、货币金融政策与财政的视角考察了菲律宾2011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情况,介绍了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后采取的主要经济措施,并预测菲律宾2012年的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杨武 《东南亚纵横》2005,(12):15-18
2005年3月以来,菲律宾一些媒体陆续刊登现任总统阿罗约的丈夫和儿子从非法赌博行当中获利的消息;6月,反对派又抛出一份电话录音,称其中录有阿罗约在2004年总统选举后与一名选举委员会官员的谈话内容,反对派以此作为阿罗约在选举中舞弊的证据,在菲律宾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7月13日,至少3万人聚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最繁华的马卡蒂金融商业区示威游行,要求阿罗约立即下台.7月25日,菲律宾反对派议员对阿罗约总统提出弹劾,对阿罗约提出贿赂、渎职腐败、严重违宪和违背公众信任等四项指控.本文就菲律宾此次发生"政治风暴"的原因及政局前景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