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是中国自然灾害极为严重的一年,包括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害,中国政府在应对巨灾过程中充分运用已经形成的灾害救援机制,又进行了多方面自然灾害救援政策和体制性创新,取得灾害救援的巨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随着"9·11"事件、SARS、禽流感、金融危机和日本核泄漏事件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接踵而至,人们开始意识到风险社会已经来临。我们必须正视风险,把应对社会风险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以阶级、战争、革命、治水等为切入点来探讨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这些学说及其延展研究都已成为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比,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之间还难以达致良好的沟通与融合。自然灾害不仅促成了早期国家的生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传统国家的合法性。灾害频发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灾害风险要求以主权和合法性为特质的现代国家必须对自然灾害之"暴力"负责。实际上,现代国家在救灾领域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我们需要突破灾害研究与国家理论之间的隔膜,在灾害研究中找回"国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各国面临各种自然和非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威胁,而我国是世界上受各种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明显制约。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进一步恶化,如何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将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对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经进入高风险社会,自然灾害的高风险便是其中一个维度,它包括三方面的变化:一是风险总量的增加,二是风险结构的变化,表现为风险的社会属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三是风险后果的不确定."2008年南方雪灾"是高风险社会中自然灾害的一个典型案例,它是近些年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中的一例,其社会后果也远超雪灾本身,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复合了人口、环境、技术、社会经济结构等诸多变量的影响,是一次系统性风险.因此,在高风险社会中,自然灾害管理首先需要进行综合风险管理,一要进行"全灾害管理",二要整合管理策略,三要延伸管理过程.其次,还要优化应急预案,基于地方实际进行风险分析,兼顾风险的社会属性,这样才能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提高自然灾害管理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当前自然灾害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协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致使我国灾害治理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为此,结合我国灾害治理需求,引入协同政府理论,以岷县5·10雹洪灾害为例,具体阐述灾害治理过程中多部门协作机制缺失现象,提出构建多部门协作的治理框架,以期实现灾害管理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金磊 《瞭望》1999,(36)
联合国于本世纪90年代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随着20世纪的落幕也即将结束。然而,全球严重的灾害形势没有出现根本改变,国内外减灾的科技与企业、城市与社团等继续在呼吁强化灾害管理。无疑,在新世纪安全减灾依然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主题。今年6月中旬,自然灾害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江泽民主席在贺信中强凋:‘冲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我们确立了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方针,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作用,为世界的减灾事业作出自…  相似文献   

8.
灾害,是造成人群伤亡、财富毁损和生态破坏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灾害按其成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自然灾害里包括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灾害,人为灾害里包括机械性因素引起的灾害.人类自从产生以来就同灾害作斗争,但时至今日,各种灾害的发生仍然十分频繁.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灾害的可能及类型还在增加.目前,发生在农业生产中的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水、冰雹、雷电、滑坡、地震、溃坝、沙侵、碱荒、虫灾、鼠害、海啸和龙卷风等;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灾害有:坠机、翻船、爆炸、倒塌、泄漏、电击、碰撞、井喷、卷轧、中毒和核辐射等;特别是各种火灾和交通车祸明显上升,对全社会都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发展与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往往是遭受自然灾害的主要区域,农村居民成为受灾主体。而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灾害救助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本文从简要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出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的现状进行剖析,从理念、立法、资金、管理等方面分析当前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制度的发展提供建设动因和对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有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森林火灾.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分布着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现今,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频发期,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必须正确理解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时如何使政府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从近年来我国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实例中找出政府能力低的本质原因,从而评估,最终找出修正现行效能不佳的政府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1.
水灾是清代辽宁地区最为主要的自然灾害,尤其到了清代中后期,水灾爆发更加频繁,危害也更大。为了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水灾,清政府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救灾程序。鉴古知今,目前水灾仍然是辽宁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深入探讨清代中后期的水灾应对,对于当今防灾救灾具有借鉴意义如下:不断提高灾害意识;加强防灾救灾的制度建设;加强救灾过程的监管;注重生态建设,重视灾害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后,关于自然灾害治理的社会科学研究增多。分析发现,在对灾害的研究过程、灾害类型、治理主体类型、内容分类和研究视野维度的量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但在趋势上,研究结构和状态已经逐渐由失衡向均衡转变,由零散向整体发展;多学科、跨学科灾害治理交叉研究趋势明显;从制度到技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但结构性和规范性因素对研究领域仍有较大的制约,对宏观的灾害结构—制度与微观的过程—事件衔接仍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未来关于自然灾害治理研究应更加关注灾害治理"整体政府"和"社区减灾"视角下的灾害基本问题的共识研究,形成灾害治理研究的共同学术话语体系。注重实证主义取向的有效性研究和地方性知识积累,注重资料与数据积累以及数据库建设,借鉴国际灾害治理经验,构建我国本土化灾害治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在过去的十年中,自然灾害风险信息沟通已经成为应急管理的重要问题(de Moel等,2009)。危机沟通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危机沟通是应急管理的前提条件和过程保障。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集成战略需要综合考虑应急管理各个参与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沟通效果,风险沟通已成为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治理的重要因素,(Bradford等,2012)。然而,学界在自然灾害应急  相似文献   

14.
灾害的发生常常给经济社会带来沉重的打击。据有关调查,近30年来,灾害发生的频率、受灾人数和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迅速增长。在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财政收入的1/6至1/4,严重地阻碍和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从经济角度研究灾害发生和对经济的影响规律、抵御灾害风险和降低灾害损失的经济措施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丽 《学理论》2008,(15):77-78
5·12是一个惨痛的日子,是国殇的日子。这一天,在我国的汶川一带,顷刻间,山崩地裂,血肉横飞,此时人间不是地狱,胜似地狱。汶川大地震震动了中国,也震动了世界。但灾害无情人有情,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国人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灾害留给人类的记忆是惨痛的,但也留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6.
印曰 《瞭望》1995,(14)
人类须认真对付自然灾害印曰1995年新年伊始,日本神户大地震在1月17日一刹那以直接经济损失960亿美元创下近年灾害损失之最,死亡人数达5000多;1992年夏安德鲁飓风横扫美国佛罗里达和东南各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1991年春热带气旋和...  相似文献   

17.
抵御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课题,重大自然灾害防治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并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呈现历经风雨却始终充满活力的面貌。基于历史性、整体性视角,从组织理论的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敢于斗争的风险自觉”“高效权威组织领导”“灵敏应变的能力建设”等四个维度系统分析党成功防范各个时期重大灾害风险实践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展望防范应对重大灾害风险的前景,推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闵捷 《瞭望》1999,(13)
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张国民主持的项目叫作“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他的话题就从地震说起:“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在全球所有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地震占了一半以上。从我们国家来说,建国50年来,自...  相似文献   

19.
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之一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作为危机事件的当然管理主体,地方政府是实现灾害救治重任的最直接的担当者.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然灾害的频频爆发,对地方政府治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应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变革政府治理方式,以更好地应对灾害.  相似文献   

20.
梁林 《学理论》2010,(9):119-120
由于我国对民众进行防灾防害常识方面的教育不足,因此,大多数人对防灾防害方面的知识还知之甚少,以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不应有的灾害事件发生。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此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防灾防害常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知必会的常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开设防灾防害常识的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