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成坚固的统一战线,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八日)毛泽东同志们:今天是开“九一八”纪念大会,九一八事变已经八周年了。“九一八”这一天,是我们一个痛苦的纪念日;“九一八”这一天,是亡东三省开始的一天;“九一八”这一天,是全国亡国危险开始的一天...  相似文献   

2.
历史,作为岁月的留痕在人们的记忆中是很难抹去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采取欲盖弥彰的卑劣行径炮轰沈阳北大营,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而挑起了侵华战争。这一天,从此成为了中华民族遭受耻辱的日子。时光荏苒,“九一八事变”时隔已经80年。可是曾经遭受过巨大苦难的中国人民一时一刻也不敢忘记那段屈辱不堪的岁月。在每年的9月18日这一天,各地的人们都会举行撞钟仪式和拉响警报,以此告诫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4.
“七七”炮声,震慑中华大地。但洪水决堤非一日之功。这是日本长时期以来实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更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政策的直接归宿。做为日本“势力范围”的福建省,“九一八”事变后深受其害。本文就“九一八”至“七七”期间日本对福建的侵略作一粗略介绍。一、军事暴行  相似文献   

5.
关于抗日战争史的开端问题,有以下几种不同意见。一、“九一八”为始说。其依据是:第一,从日本方面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必先征服满蒙”战略的实现,可以这样认为.作为按侵略计划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开始.以后发生的“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则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推进.第二,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看,“九一八”事变也成为抗日的开端。“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党政府奉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但中国人民却没有因此而停止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6.
张学良 《新湘评论》2007,(12):61-61
各位听众,各界同胞们: 东北沦亡已经五年多了,华北也几乎名存实亡,西北的危机,也一天比一天的加深。“九一八”后政府所签订的几次协定,实在是断送了许多的主权。日本施行一贯的大陆政策,整个中华民国眼见就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了!  相似文献   

7.
刘乃新 《世纪桥》2000,(2):22-2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14年的残酷统治和压迫,然而,广大的东北人民从没有屈服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14年的艰苦抗争,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贡献。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是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东北各界人民群众掀起了爱国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最前列,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接着9月22日,又作出了《关于日本…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此时此刻,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那场劫难和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历程及取得的伟大胜利。1931年9月18日深夜,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了进攻,四个多月内,东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1937年7月7日,日本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  相似文献   

9.
倒下的炸弹     
在“九一八”事变博物馆的院内,有一硕大的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炸弹尾翼形状的纪念碑.这是当年日本关东军为庆祝所谓的“柳条湖事件”的“功绩”而建立的.如今已被胜利的中国人民掀倒,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罪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抗战起点研究述评○宋力关于抗日战争起点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史学界的一个热点所在,争论甚为激烈。笔者不吝浅陋,拟就此问题进行述评,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一、观点简述(一)“九一八”说中国抗战应以“九一八”为起点,这是近年来出现的并已为较多人所接受的观点。理...  相似文献   

11.
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直接卷入了战争。为了利用中国战争来打击、牵制日本南下,美国与中国结盟,联蒋抗日,然而到1944年,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对美国已不在重要的情况下,美国从今后独霸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出发,走向了扶蒋统一中国的道路.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史迪威事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吞并中国东三省,美国对此采取不干涉政策,不愿因中国而得罪日本.“七七”事变后,中国上下全面抗战.美国政府中立观望的立场依然如此。但随着中国战场形势的恶化,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突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后…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的8月15日,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八年抗战胜利了。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全面爆发。其实,日本的侵略野心早在几年前就已暴露无遗:1931年9月18日,日本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从“七七”事变到“九一八”事变,从占领  相似文献   

13.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与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和意味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八一五”纪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国耻纪念日,77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炮击沈阳,同时进攻吉林、黑龙江各个城市,而20万东北军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陆续撤往山海关内。  相似文献   

14.
有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抗日歌曲,名为《松花江上》,歌中唱道:“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  相似文献   

15.
樊璠 《世纪桥》2001,(5):9-9
70年前的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整个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东北人民在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活中饱受凌辱和磨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顽  相似文献   

16.
在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后十五年中,东北抗日联军的牺牲奋斗,最为惨烈。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无耻之极。在东北广大沦陷区,高举爱国旗帜,为中华民族的尊严而奋斗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条件非常困难,重要干部大批牺牲,但是没有投降的,没有一天倒掉中华民族的神圣旗帜,一直到取得胜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业绩。中国人民因此自  相似文献   

17.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报快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三千万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人民没有放弃斗争.而黑龙江广大青年学生则更是报国情怀激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黑龙江人民及东北人民一道,对日本侵略者及其祛西斯统治,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投笔从戎,武装抗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人民起来开展游击战争。一时,抗日义勇军、救国军、游击队风起云涌,抗…  相似文献   

18.
1931年9月18日夜,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5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各党派爱国人士、爱国民众团体的倡导和响应下,迅速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浪潮。  相似文献   

19.
辛培林 《世纪桥》2001,(5):18-21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的辽、吉、黑三省,建立了傀儡政权及伪满洲国,并实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给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大帅府。在张学良卧室的保险柜里,日军发现了一张收据,上面写有“收到现大洋五十万元整”的字样,署名是“赤冢、鹤见”,日期是“一九二九年九月”。这张收据导致了日本政坛的一次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