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伍正华 《学习导报》2013,(19):64-64
“你相信共产主义吗?”就这个问题,我探询过不少人,包括党员干部、马列学者。坚定称是者有之,断然摇头者有之,不置可否者有之,哑然失笑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2.
刘秀云 《党课》2008,(4):56-5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社会利益不断调整,信访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难、种类之多、情况之复杂是前所未有的。做好信访工作,维护信访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有关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要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  相似文献   

4.
李琛  周鹏飞 《先锋队》2010,(7):33-33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为了端正党风,我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求人人一身正气,个个两轴清风。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为什么党风问题迟迟不能有明显的好转,在不少地方与一些领域腐败之风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呢?  相似文献   

5.
蔡溪 《新湘评论》2014,(23):50-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今年以来,株洲市以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使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6.
历史与逻辑: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问题与主义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始终伴随着问题与主义之辩,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问题与主义之辩作历史检索和逻辑辨析,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而坚定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人民法院执行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强烈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它向社会诚信挑战,向法律的尊严示威,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2006年,温县人民法院举全院之力,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其势如疾风暴雨,席卷整个古温大地。这场规模空前的集中行动,速度之快,结案之多,震慑之广,影响之大,在温县的历史上留下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马小林 《理论建设》2012,(4):108-110
应该说,嫉贤妒能是对当前选人用人工作中危害较大、影响较坏的一个问题。如果说,“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违规用人”等问题是选人用人上的硬伤,那么,嫉贤妒能问题则是看似不显眼却危害极大的内伤。前者自有党纪国法来惩治,而后者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所谓嫉贤妒能,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恨。其出处见《汉纪·高祖纪三》:“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自古所谓“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嫌人贫恨人富”、“笑人之无,妒人之有”指的都是这种“红眼症”。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决策的一大法宝,是指导和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法。江泽民总书记精辟地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并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坚持发扬调查研究之风,这不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从当前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观点出发,这更是一个党性问题,政治问题。多年来,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始终坚持“大调研,大开发,大发展”的工作方针,兴调查研究之风,走求实创新之路,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之本、兴企之道,从而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平常讲到一个问题的重要,或者为引起重视,就说“极言之……”如何,如何。可见人们的思维习惯是要听要害之点,不愿听不痛不痒的套话。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4,(9):1-1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抓作风建设,关键就是要“言出必行。行之必果”。试想,如果查出问题却无动于衷,或者“雷声大雨点小、雨过地皮湿”,以致活动过后意见还是意见、问题还是问题,岂不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如果整改措施没有落实到神经未梢,“最后一公里”并未打通,群众就不会真正受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梁衡 《学习导报》2008,(9):51-52
我们平常讲到一个问题的重要。或者为引起重视,就说“极言之……”如何,如何。可见人们的思维习惯是要听要害之点,不愿听不痛不痒的套话。  相似文献   

13.
关键的问题是世界观的问题——民政厅靳建辉等人贪污受贿案引起的思考文/张宪臣陕西省民政厅领导贪污受贿70余万元一案,就其数额之大、涉及人员之多、影响之恶劣,为建国后陕西所罕见。这一案虽已查结,有关涉案人员也分别受到了惩治。但是,这一腐败的典型案件,留给...  相似文献   

14.
李敬泽 《党课》2011,(12):122-123
有一次孟子碰见告子,二子讨论了一个大问题:人性之本质。告子说:“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也就是说,人性如洪水急流,东边决了口就向东流,西边决了口就向西流。  相似文献   

15.
最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三个主要问题。用心之深,用情之切,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1,(25):64-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问题是,如何使之“融入”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追求,进而深入和内化到个体,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和内在追求。同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兴国之基,决定着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持续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问题是,如何使其“化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各领域,成为市场经济无形却无所不在、无声却潜移默化的道德调节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也是面向新世纪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在贯初《决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解决核心问题,保持血肉联系,最重要的,必须知民之苦,知民之忧,知民之盼,知民之情,知民之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知民之苦,在改善群众生存条件上下功夫。我们壶关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受自然条件限制,一些乡村特别是边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指出:领牙子邪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根本上讲,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讲白了,就是执政者如何同人民价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问题,就是执政者能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问题,这是重大的政治久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的原则问题。众所周知,为政之要在于“安民”,民安了,国也就“泰”了。所以,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摆正自已向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民是根,我们是枝叶,枝…  相似文献   

19.
刘修春 《党课》2012,(22):74-75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识人。”但识人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识人之难,连千古一帝唐太宗都感到困难。为什么识人如此之难?因为在用人的问题上,用了忠臣,百姓幸福,社稷安宁;用了奸臣,百姓遭殃,社稷哭泣。可见识人用人之难。崇祯皇帝在大明帝国灭亡时说过一句名言:“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之方式展开的大变量、正能量,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伟大壮举。其意义无比深刻,其内涵无比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